鉴定万寿菊单复瓣的共分离基因分子标记、检测引物及检测试剂盒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356071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372558.1

    申请日:2023-04-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鉴别万寿菊单复瓣性状的共分离分子标记、检测引物及检测试剂盒和应用。所述鉴定万寿菊单复瓣性状的基因分子标记在单瓣万寿菊中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其在复瓣万寿菊中的核苷酸序列分别为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检测所述基因分子标记的检测引物及其在万寿菊单复瓣检测中的应用。应用本发明建立的基因分子标记检测方法能直接利用PCR产物快速鉴别万寿菊的单复瓣性状,对万寿菊单复瓣进行准确区分。本发明检测方法在万寿菊单复瓣F2分离群体和24份万寿菊资源中的检测效率达100%,能够在苗期对万寿菊实生苗进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显著提高了育种效率。

    一种东方百合种球的再利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96700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182707.8

    申请日:2019-11-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园艺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东方百合种球再利用方法,尤其是二代种球的再利用方法。本发明的步骤包括:1)在一代种球的切花采收前7天用杀菌剂进行灌根处理,采收后保持土壤湿润,种球在田间生长2周以后采收;2)挖起二代种球,进行分级和清洗,然后用热处理对种球进行消毒杀螨,将鳞茎铺展于阴凉、通风处2~3d自然阴干;3)鳞茎表面用基质泥炭包裹,用扎有小孔的塑料袋包好以保湿;4)将种球放进冷库贮藏;5)根据种植需要,随时解冻,种植前对种球进行消毒刹螨处理。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解决了东方百合二代种球利用率低的问题,提供二代种球再利用的方法,具有安全、绿色和污染少的优点,能有效提高二代种球的利用率。

    利用染色体加倍改良万寿菊基因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66119A

    公开(公告)日:2010-07-07

    申请号:CN201010103440.1

    申请日:2010-01-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2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花卉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染色体加倍改良万寿菊基因型的方法。特征是,采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万寿菊雄性不育两用系的种子或茎尖,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为万寿菊的基因型改良提供育种的起始材料。本发明的步骤包括催芽处理、秋水仙素加倍处理、清水冲洗解除处理、栽培管理、染色体倍性鉴定等。优选的处理为对万寿菊萌动种子施加0.05%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泡3~6小时的为宜,植株的成活率高,加倍效率亦达到88.89%。本发明可以有效的控制种子萌发时的环境温度和湿度,试验的重复性高,且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本发明适用于万寿菊基因型改良。

    一种能提高扦插繁殖系数和鳞茎大小的百合鳞片扦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35584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39301.8

    申请日:2022-1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提高扦插繁殖系数和鳞茎大小的百合鳞片扦插方法,在扦插前将鳞片在PP333溶液中浸泡,之后将鳞片在PP333溶液配制的粘土中进行速蘸处理,然后利用埋片扦插的方式进行扦插,并将扦插好的鳞片在25℃条件下进行暗培养6090天。本发明采用PP333溶液处理百合鳞片,扦插小鳞茎的数量较对照组增加了54.47~63.96%,周径增大了8.17~30.77%;本发明的百合扦插繁殖方法,具有成本低、操作方便、繁殖系数高等特点,解决了百合鳞片扦插繁殖中小鳞茎数量和周径不可兼顾的技术瓶颈,有利于百合的规模化繁殖,为缩短百合育种周期和种球国产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鉴定万寿菊瓣型的CAPS分子标记、检测引物及检测试剂盒

    公开(公告)号:CN112921112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0333119.0

    申请日:2021-03-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鉴别万寿菊瓣型的CAPS分子标记、检测引物及检测试剂盒。本发明利用BSR‑seq技术获取与万寿菊瓣型紧密连锁的SNP位点筛选并转化为CAPS标记Marker 67,其在单瓣万寿菊的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其在复瓣万寿菊的序列为SEQ IDNO:2所示;应用该分子标记能对万寿菊复瓣与单瓣进行准确区分,在万寿菊单复瓣F2分离群体中检测效率达98.96%,在70份万寿菊商业品种和自交系中检出率达85.71%。本发明还提供了CAPS分子标记Marker 67的检测引物以及鉴定万寿菊瓣型的PCR检测试剂盒。本发明在苗期对万寿菊的实生苗进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有效提高了育种效率。

    一种利用离体叶片鉴定月季种质耐热性的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64212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1046543.1

    申请日:2018-09-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花卉育种和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离体叶片鉴定月季种质耐热性的测定方法。本发明主要包括月季植株的培养,月季离体叶片的选取与高温处理,月季离体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Fv/Fm值测定,离体叶片热害分级标准的应用等。本发明的特征为,在特定高温和一定时间处理下,不同耐热月季种质间离体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Fv/Fm值存在明显差异,能鉴定出月季的耐热性种质和热敏性种质参数。本发明操作简单、快速、能有效鉴定月季种质资源耐热性的方法,特别适宜于植株数量少或珍稀月季种质耐热性的鉴定,能极大地加快月季耐热育种和选择进程。

    防治植物灰霉病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46864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457777.6

    申请日:2023-1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防治植物灰霉病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对具有杀灭灰霉病菌活性的微生物农药以及化学农药进行了反复筛选,并对复配药剂的质量浓度比进行了反复配比实验,最终发现由咪鲜胺和氟硅唑组成的复配农药组合物对于各种灰霉菌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的防治功效;本发明进一步发现,在由咪鲜胺和氟硅唑组成的复配农药组合物的基础上加入枯草芽孢杆菌,使生防微生物在土壤生态环境中定植与竞争时形成优势种群,使其能够克服与土壤中习居微生物之间的排斥作用,这种复配协同具有用量减少、优势互补、防效增强等优点,能够显著抑制灰霉菌株的生长,降低其致病力,并且通过生防菌和化学药剂复配的形式,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鉴定万寿菊小苞片性状的共分离基因分子标记、检测引物及试剂盒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16614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22776.9

    申请日:2024-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鉴定万寿菊小苞片性状的共分离基因分子标记、检测引物及试剂盒和应用。所述鉴定万寿菊小苞片性状的共分离基因分子标记,其在无小苞片的万寿菊单株中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或同时具有SEQ ID NO.1和SEQ ID NO.2两个核苷酸序列,其在含小苞片的万寿菊单株中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检测所述共分离基因分子标记的PCR检测引物及其在万寿菊小苞片性状选育中的应用,采用本发明鉴定的共分离基因分子标记建立的检测方法能够直接利用PCR产物快速鉴别万寿菊小苞片的有无,在F2分离群体中检测效率达100%,能在苗期进行早期筛选,剔除不利性状,有效缩短育种周期并降低成本。

    百合专用切花预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26790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686668.7

    申请日:2022-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百合专用切花预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百合专用切花预处理剂由十二水硫酸铝钾,赤霉素,二氯异氰脲酸钠,聚乙二醇6000,蔗糖和水组成;优选的,各组分的浓度为:十二水硫酸铝钾50~110mg·L‑1,赤霉素50~100mg·L‑1,二氯异氰尿酸钠50~100mg·L‑1,聚乙二醇600050~100mg·L‑1,蔗糖5~20g·L‑1。本发明所提供的百合切花预处理剂对人体安全,对环境友好,富含营养,保鲜效果好,可显著延长百合切花冷藏保鲜处理后的瓶插寿命,有效提高百合切花冷藏保鲜处理后的观赏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