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7976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93726.3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子叶在蜡梅中进行VIGS基因沉默的方法,该方法包含:将含有TRV2‑CpCHLD载体的重组质粒转入农杆菌GV3101中,用含有卡那霉素和利福平的LB液体培养基分别对含有TRV2‑CpCHLD或TRV1的农杆菌进行过夜活化培养,之后离心收集菌体,弃上清液后重悬菌体;将TRV2‑CpCHLD重悬菌液与TRV1重悬菌液混合,于室温、避光下静置,最后注入蜡梅子叶、幼叶和成熟叶的背面刻伤处。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未曾在蜡梅中实现VIGS高效基因沉默的问题,首次实现VIGS技术在蜡梅中的应用,用于注射侵染的最佳器官是蜡梅子叶,用于注射侵染的农杆菌菌液最佳OD600为1.2~1.5。
-
公开(公告)号:CN117546780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311780867.9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大白杜鹃芽苗壮苗培养基配方,该培养基的配方如下:WPM培养基、ZT(玉米素)0.5‑1.0mg/L、NAA(α‑萘乙酸)0.5‑1.5mg/L和GA3(赤霉素)0.5‑1.5mg/L;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先称取蔗糖15g、WPM培养基1g、PVP K‑30 0.75g、加入NAA,加入去离子水溶解,并定容至500ML;步骤2:然后调整PH至5.4~5.6,加入3.5g琼脂,用封口膜密封住三角瓶瓶口,并用细绳扎进防止崩开,放入高温灭菌锅中进行灭菌;步骤3:灭菌结束后降温至45℃左右在超净工作台中加入ZT和GA3,分装在组培瓶中冷却凝固备用。本发明通过采用ZT、NAA、GA3配置培养基,对比目前大白杜鹃壮苗,能更快的生长到预定生根高度,缩短壮苗时间,平均25d即可达到预定高度,同比节省约20d左右,同时芽苗的生长状态及质量更好更健壮。
-
公开(公告)号:CN11664921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718196.7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羊踯躅组织培养技术体系的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外植体的消毒;步骤2:防褐化剂浓度筛选;步骤3:种子萌发;步骤4:带腋芽茎段培养;步骤5:增殖培养;步骤6:壮芽培养;步骤7:生根培养;步骤8:炼苗移栽;步骤9:愈伤组织诱导。本发明选取了2个羊踯躅优良单株,以叶片、带腋芽茎段、种子为外植体,对羊踯躅外植体的消毒方法、防褐化方法、继代增殖、生根移栽等各方面都进行了细致的探究,提出了新的外植体消毒方法和降低叶片褐化率的方法,建立并优化了羊踯躅的快繁体系,为羊踯躅的快速繁殖和工厂化育苗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成功诱导下胚轴产生愈伤组织,为羊踯躅的再生体系和遗传转化研究提供了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776999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078943.X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IPC: A01G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云南杜鹃芽苗壮苗培养基,该培养基的配方如下:WPM培养基、ZT 0.3‑0.7mg/L和NAA 0.01‑0.1mg/L;配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称取蔗糖15g、WPM培养基1g、PVP K‑300.75g、加入NAA,加入去离子水溶解,定容至500ML;步骤2:调整PH;放入高温灭菌锅中灭菌;步骤3:灭菌结束后降温至45℃左右在超净工作台中加入ZT,分装在组培瓶中冷却凝固备用。本发明通过采用ZT玉米素、NAAα‑萘乙酸配置培养基,可以使云南杜鹃芽苗平均30d即可达到预定高度,同时芽苗的生长状态及质量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546780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780867.9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大白杜鹃芽苗壮苗培养基配方,该培养基的配方如下:WPM培养基、ZT(玉米素)0.5‑1.0mg/L、NAA(α‑萘乙酸)0.5‑1.5mg/L和GA3(赤霉素)0.5‑1.5mg/L;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先称取蔗糖15g、WPM培养基1g、PVP K‑30 0.75g、加入NAA,加入去离子水溶解,并定容至500ML;步骤2:然后调整PH至5.4~5.6,加入3.5g琼脂,用封口膜密封住三角瓶瓶口,并用细绳扎进防止崩开,放入高温灭菌锅中进行灭菌;步骤3:灭菌结束后降温至45℃左右在超净工作台中加入ZT和GA3,分装在组培瓶中冷却凝固备用。本发明通过采用ZT、NAA、GA3配置培养基,对比目前大白杜鹃壮苗,能更快的生长到预定生根高度,缩短壮苗时间,平均25d即可达到预定高度,同比节省约20d左右,同时芽苗的生长状态及质量更好更健壮。
-
公开(公告)号:CN11668671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831579.5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丁香杜鹃组培再生体系的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筛选最适消毒方式;步骤2:基因型、TDZ和NAA对茎段增殖的影响;步骤3:研究不同浓度ZT对壮苗的影响;步骤4:生根探究:瓶内生根筛选培养基、激素种类、蔗糖浓度和活性炭浓度。瓶外生根最适生根液、培养液和生根基质;步骤5:TDZ、2,4‑D和水解酪蛋白(CH)对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萌发的影响,步骤6:数据分析。本发明通过建立木本花卉‑丁香杜鹃组织培养快繁体系,通过外植体的选择、增殖培养、壮苗培养、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萌发和生根诱导等阶段,为低海拔杜鹃花属植物的快速繁殖及大面积工厂化育苗做出高效可行性的理论依据和配套技术体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