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熵合金粉末的制备方法以及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6219254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419543.6

    申请日:2023-04-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熵合金粉末的制备方法以及产品,属于高熵合金粉末合成领域,首先,制备高熵合金前驱体,将合金前驱体作为电极设置在具有通孔的中空容器内,接着在电极位于中空容器通孔外的部分处连接射频匹配器,射频电源与射频匹配器连接,在中空容器外壁处环绕接地电极,然后,通过中空容器的又一通孔向中空容器内通入保护性放电气体,并控制气体流量,最后,开启射频电源,对电极施加射频功率,电极处会产生等离子体,并在中空容器内壁处获得高熵合金粉末。本发明还提供了如上方法制备的产品。以上方法无需昂贵设备,工艺过程简单,无需化学试剂,环保无污染,成本低廉,得到的高熵合金粉末球形度和流动性良好。

    一种钛氢化合物粉末中氢含量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97617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0176459.6

    申请日:2023-02-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氢含量检测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钛氢化合物粉末中氢含量的检测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测定数种不同氢含量的钛氢化合物样品粉末的核磁共振氢谱,对核磁共振氢谱进行解析,得到奈特位移;S2、绘制奈特位移与氢含量相对应的散点图,进而拟合出标准曲线;S3、测定待测钛氢化合物粉末的核磁共振氢谱,并解析得到对应的奈特位移;进而结合标准曲线,得到钛氢化合物粉末的氢含量。对于钛氢化合物,奈特位移反映了传导电子在氢原子核附近的超精细耦合场,对氢含量的变化极其敏感,本发明巧妙地运用此特点来定量测定钛氢化合物的氢含量,能够大大提高氢含量检测精度,具有操作简单,定量分析精准、重现性良好、无损检测等特点。

    一种高温核磁共振探头的冷却装置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161438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416784.9

    申请日:2019-05-20

    Inventor: 彭亮 于尧 柳林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温核磁共振探头冷却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高温核磁共振探头的冷却装置及其应用,其包括上冷却单元和下冷却单元,上冷却单元包括外筒结构和内筒结构,外筒结构套装在内筒结构的外部,且两者紧密配合,外筒结构的内表面或内筒结构的外表面上开设有多条均匀分布的蛇形通道,内筒结构上设有多组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蛇形通道的两端导通;下冷却单元设于上冷却单元底部,包括彼此紧密配合的上盖和下盖,上盖或下盖内设有多条冷却通道,下盖上设有与冷却通道导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应用时,冷却装置包裹在高温核磁共振探头的外部。本发明可对高温核磁共振探头实现全方位的冷却降温,保证其检测准确性及使用寿命。

    一种脱合金方法、多孔金属的制备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947423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1336222.1

    申请日:2022-10-28

    Inventor: 于尧 陆安康 柳林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多孔金属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脱合金方法、多孔金属的制备方法及系统。对合金前驱体施加射频功率,使保护性气体放电形成大气压射频等离子体,利用大气压射频等离子体对合金前驱体进行脱合金处理;脱合金处理过程中,一方面通过所述大气压射频等离子体对所述合金前驱体快速加热使得所述合金前驱体发生非平衡熔化,使合金形成固液共存状态;另一方面,利用所述合金前驱体表面的等离子体鞘层所产生的强电场,将该合金前驱体熔化的部分从该合金前驱体中分离出,达到脱合金的目的,同时制备得到多孔金属。该方法简单易行,省时高效,设备成本低廉且可大规模处理。

    一种大气压下等离子体容性耦合放电镀铜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23893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111116628.4

    申请日:2021-09-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中硅通孔(Through Silicon Via,TSV)加工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大气压下等离子体容性耦合放电镀铜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中线圈环绕于柱状绝缘管的外壁;线圈的一端与匹配器连接射频电源的负极的一端相连接,线圈的另一端为自由端;铜丝穿过柱状绝缘管的中心通孔,铜丝的一端与匹配器连接射频电源的正极的一端相连接,铜丝的另一端为自由端;该装置工作时,所述铜丝的自由端位于待镀铜试件的通孔内,以铜丝为蒸发溅射源,在待镀铜试件通孔内壁镀上铜膜。采用该装置在硅晶圆通孔内壁镀铜,不需要化学镀、电镀等工序。该方法科学合理,简单易行,具有环保高效、产业延伸性强等特点。

    一种大气压下等离子体容性耦合放电镀铜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23893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116628.4

    申请日:2021-09-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中硅通孔(Through Silicon Via,TSV)加工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大气压下等离子体容性耦合放电镀铜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中线圈环绕于柱状绝缘管的外壁;线圈的一端与匹配器连接射频电源的负极的一端相连接,线圈的另一端为自由端;铜丝穿过柱状绝缘管的中心通孔,铜丝的一端与匹配器连接射频电源的正极的一端相连接,铜丝的另一端为自由端;该装置工作时,所述铜丝的自由端位于待镀铜试件的通孔内,以铜丝为蒸发溅射源,在待镀铜试件通孔内壁镀上铜膜。采用该装置在硅晶圆通孔内壁镀铜,不需要化学镀、电镀等工序。该方法科学合理,简单易行,具有环保高效、产业延伸性强等特点。

    一种银纳米线焊接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513959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174031.4

    申请日:2016-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纳米线焊接方法,属于纳米焊接技术领域,其包括如下步骤:(1)将氦气导入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中,接着对氦气施加高压脉冲电压以使氦气生成室温常压等离子体,然后将室温常压等离子体经由导管导出,获得室温常压等离子体射流;(2)将银纳米线薄膜置于室温常压等离子体射流下方,以使被等离子体射流辐射到的区域内的银纳米线交叉点处发生纳米级焊接;(3)在二维平面内移动银纳米线薄膜,以实现更大面积焊接。本发明方法可有效地将彼此分离的银纳米线在交叉点处焊接在一起,且不会对银纳米线原本的线状结构造成任何破坏,其焊接过程简单易行、省时高效,设备成本低廉,并且可实现大规模焊接。

    一种石墨烯图形化掺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10759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692748.8

    申请日:2013-1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图形化掺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氦气与掺杂气体混合作为工作气体导入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中,施加高压脉冲电压,在工作气体中放电产生室温常压等离子体,将形成的等离子体由引导管的喷嘴导出,形成微等离子体射流;(2)将喷嘴对准石墨烯薄膜的指定位置,用微等离子体射流对石墨烯薄膜进行辐照,将工作气体的活性原子掺入到被辐照的区域,在二维平面内移动微等离子体射流或石墨烯薄膜,实现对石墨烯的图形化掺杂。该方法可有效地将杂质原子掺入到石墨烯的骨架位置上,且不会对石墨烯的原本结构产生破坏,掺杂过程简单易行,设备成本低廉,可实现大规模生产。

    一种用于高温高压的核磁共振探头

    公开(公告)号:CN11827595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460832.5

    申请日:2024-04-17

    Inventor: 于尧 吴军 柳林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核磁共振探头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温高压的核磁共振探头,其包括加热系统、冷却系统、密封组件和核磁共振单元,其中:加热系统包括上隔热层、下隔热层和加热件,上隔热层和下隔热层之间形成加热空腔,加热件用于为加热空腔内部提供热量,核磁共振单元设置于加热空腔中;冷却系统包括上冷却单元和下冷却单元,上冷却单元和下冷却单元包覆于上隔热层和下隔热层的外部;密封组件设置于上冷却单元和下冷却单元之间,用于使核磁共振探头内部形成密闭空间;核磁共振探头还包括增压件。本申请通过冷却系统全方位对核磁共振探头整体冷却,同时密封组件提高核磁共振探头的密闭性,使该核磁共振探头能够适用于内部的高温高压环境。

    一种钛氢化合物粉末中氢含量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9761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76459.6

    申请日:2023-02-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氢含量检测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钛氢化合物粉末中氢含量的检测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测定数种不同氢含量的钛氢化合物样品粉末的核磁共振氢谱,对核磁共振氢谱进行解析,得到奈特位移;S2、绘制奈特位移与氢含量相对应的散点图,进而拟合出标准曲线;S3、测定待测钛氢化合物粉末的核磁共振氢谱,并解析得到对应的奈特位移;进而结合标准曲线,得到钛氢化合物粉末的氢含量。对于钛氢化合物,奈特位移反映了传导电子在氢原子核附近的超精细耦合场,对氢含量的变化极其敏感,本发明巧妙地运用此特点来定量测定钛氢化合物的氢含量,能够大大提高氢含量检测精度,具有操作简单,定量分析精准、重现性良好、无损检测等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