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36754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1710365431.1
申请日:2017-05-2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L5/16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领域,并公开了一种能感知接触力和牵引力的六维力传感器,包括接触力传感器和牵引力传感器,接触力传感器包括第一弹性体、固定法兰、第一固支环和固定外壳;第一弹性体中的每条第一支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检测通孔和第二检测通孔,第一支梁的外壁上贴附有用于测量接触力的应变片;牵引力传感器包括受力外壳及设置在受力外壳内的第二弹性体和第二固支环;第二弹性体中的每条第二支梁上分别设置有第三检测通孔和第四检测通孔,第二支梁的外壁上分别贴附有用于测量牵引力的应变片。本发明具备同时感知人作用于机器人末端的牵引力及机器人末端执行器与环境之间接触力的能力,可实现接触力和牵引力的同时精确感知。
-
公开(公告)号:CN107036754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365431.1
申请日:2017-05-2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L5/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5/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领域,并公开了一种能感知接触力和牵引力的六维力传感器,包括接触力传感器和牵引力传感器,接触力传感器包括第一弹性体、固定法兰、第一固支环和固定外壳;第一弹性体中的每条第一支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检测通孔和第二检测通孔,第一支梁的外壁上贴附有用于测量接触力的应变片;牵引力传感器包括受力外壳及设置在受力外壳内的第二弹性体和第二固支环;第二弹性体中的每条第二支梁上分别设置有第三检测通孔和第四检测通孔,第二支梁的外壁上分别贴附有用于测量牵引力的应变片。本发明具备同时感知人作用于机器人末端的牵引力及机器人末端执行器与环境之间接触力的能力,可实现接触力和牵引力的同时精确感知。
-
公开(公告)号:CN206772483U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20572832.X
申请日:2017-05-2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L5/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感器领域,并公开了一种能感知接触力和牵引力的六维力传感器,包括接触力传感器和牵引力传感器,接触力传感器包括第一弹性体、固定法兰、第一固支环和固定外壳;第一弹性体中的每条第一支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检测通孔和第二检测通孔,第一支梁的外壁上贴附有用于测量接触力的应变片;牵引力传感器包括受力外壳及设置在受力外壳内的第二弹性体和第二固支环;第二弹性体中的每条第二支梁上分别设置有第三检测通孔和第四检测通孔,第二支梁的外壁上分别贴附有用于测量牵引力的应变片。本实用新型具备同时感知人作用于机器人末端的牵引力及机器人末端执行器与环境之间接触力的能力,可实现接触力和牵引力的同时精确感知。(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