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871248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638057.2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B2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电子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可应用于超大行程检测的绝对式位置检测装置,包括多个检测标尺及传感器读头,每个检测标尺均包括RFID标签、鉴尺磁钢组、鉴隙磁钢组和位置检测磁钢阵列;传感器读头包括RFID读写器、鉴尺霍尔阵列、位置检测霍尔阵列和鉴隙霍尔阵列,RFID读写器用于读取所述RFID标签的信息,鉴尺霍尔阵列用于选择检测标尺的一段,位置检测霍尔阵列用于检测传感器读头相对检测标尺上标定点的距离,鉴隙霍尔阵列用于检测传感器读头与检测标尺间的间隙。本发明可得到传感器读头在检测标尺上精确的位置数据,辅以RFID技术实现传感器读头大行程运动的尺间位置数据检测,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均比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345427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899308.3
申请日:2016-10-1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4 , B01J20/043 , B01J20/28019 , B01J20/28047 , C02F1/28 , C02F1/281 , C02F1/2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形脱汞吸附剂的制备方法与产品及其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将浓度为0.2%~50%的海藻酸钠溶液滴入浓度大于0.001%的钙盐溶液中,并静置直至海藻酸钠与钙盐充分反应,获得直径为1mm~7mm的海藻酸钙凝胶球;将所述海藻酸钙凝胶球置于改性溶液中浸渍0.1h~4h,使得改性溶液中的HCO3-和CO32-与海藻酸钙凝胶球的表面和孔隙内的Ca2+共沉淀,在海藻酸钙凝胶球的表面和孔隙内生成CaCO3纳米晶体,获得所述球形脱汞吸附剂;在所述改性溶液中,HCO3-和CO32--的摩尔浓度之和为64.1mmol/L~256.4mmol/L。本发明通过对海藻酸钙凝胶球进行表面改性,由此改善吸附剂的吸附能力以及机械强度,具有商业化利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337442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103560.1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01J20/24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藻基及其制备与作为脱汞吸附剂的应用,属于水处理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以有机酸对微藻进行浸渍改性,有机酸释放的游离质子在浸渍改性过程中与微藻藻体内金属矿物元素发生离子交换,从而提高微藻藻体的孔容及比表面积,同时,有机酸提供的羧基与微藻表面的碱性基团发生作用,从而形成含氧酸性金属结合位点。本发明大幅提高表面活性官能团含量及有效比表面积,从而显著改善改性材料对汞的有效吸附载荷。本发明中获得的改性吸附剂对汞的吸附容量可达55~85mg/g,脱除效率可达85%~100%。
-
公开(公告)号:CN110646483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810682383.3
申请日:2018-06-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双层类脂质膜的用于乳制品青霉素G残留检测的纳米免疫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该纳米免疫传感器由工作电极、双层类脂质膜、Ag@Au核‑壳纳米粒子、青霉素G抗体组成,具有制备简单、灵敏度高、检测快速、特异性强、操作简便、能直接检测信号、且具有良好的检测限等优点,克服了现有用于青霉素G检测的生物传感器制备工艺繁琐、设备复杂、且没有足够低的检测限的缺陷,实现了采用无标记免疫电化学方法检测青霉素G的免疫传感器的构建。
-
公开(公告)号:CN110646483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810682383.3
申请日:2018-06-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双层类脂质膜的用于乳制品青霉素G残留检测的纳米免疫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该纳米免疫传感器由工作电极、双层类脂质膜、Ag@Au核-壳纳米粒子、青霉素G抗体组成,具有制备简单、灵敏度高、检测快速、特异性强、操作简便、能直接检测信号、且具有良好的检测限等优点,克服了现有用于青霉素G检测的生物传感器制备工艺繁琐、设备复杂、且没有足够低的检测限的缺陷,实现了采用无标记免疫电化学方法检测青霉素G的免疫传感器的构建。
-
公开(公告)号:CN106867594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073644.7
申请日:2017-02-1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10K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体净化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低温冷凝焦油收集装置,包括焦油冷凝管、载冷剂保温罐、增压泵、载冷剂回收罐和焦油收集瓶,所述焦油冷凝管包括U型外管和U型内管,所述U型内管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进气支管和出气支管,所述U型外管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载冷剂进口支管和载冷剂出口支管,所述载冷剂进口支管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载冷剂保温罐连接,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所述增压泵,所述载冷剂出口支管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所述载冷剂回收罐;所述U型内管的底部设置有焦油排出支管。本发明通过低温的载冷剂能将焦油各成分进行冷凝,而且不会导致气体产品冷凝,从而达到高效的焦油收集和气体分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94326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769925.2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IPC: G16H20/30 , A61B5/11 , A61B5/00 , G16H50/70 , G16H50/30 , G06F18/22 , G06F18/21 , G06F16/78 , G06F16/735 , G06N20/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肌少症老人运动标识方法及老年肌少症运动APP,涉及运动标识技术领域,从动作视频库匹配动作视频,与定位贴片阵列通信,通过动作解析网络对动作视频进行处理,根据定位贴片位置目标时序信息对定位贴片位置时序信息进行异常动作标识,获得偏差位置标识时序信息后对动作视频进行分割获得指导动作视频,解决了肌少症运动辅助缺乏实时且个性化的运动指导,造成反馈延迟,且大多需在专业人士监督下进行,互动性差,使得运动效果和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增加受伤风险的问题,达到了提高运动准确性和安全性,增加运动辅助响应即时性、适应性和运动干预有效性,提高肌少症老人的运动质量和运动处方的依从性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212890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440337.0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2F3/32 , C12N1/12 , B01D53/84 , B01D53/62 , B01D53/60 , C11C3/00 , C10L1/02 , B01J20/24 , B01J20/32 , C02F1/28 , C12R1/89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藻能源高值化利用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步骤1,利用预处理后的工业污水培养微藻,同时向工业污水中通入燃煤烟气,所述燃煤烟气包括CO2、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步骤2,将经过步骤1培养后的微藻进行矿化处理,得到矿化微藻,采用共沉淀法在矿化微藻表面原位生成磁性颗粒,得到的矿化磁化微藻继续在污水中培养;步骤3,对矿化磁化微藻进行磁选收获,将磁选收获后的微藻与磁性纳米颗粒的混合液通过磁分离器分离,对磁分离器分离后的微藻进行液化,得到生物柴油;步骤4,对液化后微藻残渣进行改性处理,改性后的微藻残渣用于吸附工业污水中的重金属元素。实现了提高微藻产量的同时降低培养成本和工艺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08871248B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810638057.2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B2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电子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可应用于超大行程检测的绝对式位置检测装置,包括多个检测标尺及传感器读头,每个检测标尺均包括RFID标签、鉴尺磁钢组、鉴隙磁钢组和位置检测磁钢阵列;传感器读头包括RFID读写器、鉴尺霍尔阵列、位置检测霍尔阵列和鉴隙霍尔阵列,RFID读写器用于读取所述RFID标签的信息,鉴尺霍尔阵列用于选择检测标尺的一段,位置检测霍尔阵列用于检测传感器读头相对检测标尺上标定点的距离,鉴隙霍尔阵列用于检测传感器读头与检测标尺间的间隙。本发明可得到传感器读头在检测标尺上精确的位置数据,辅以RFID技术实现传感器读头大行程运动的尺间位置数据检测,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均比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801725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095968.3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制油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生物燃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磁分离器将微藻磁选收获后的微藻与磁性纳米颗粒进行分离;(2)亚/超临界条件下,将分离得到的残留有磁性纳米颗粒的微藻混合物放置于有机溶剂中进行液化;(3)将液化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并将固液分离得到的液体进行旋转蒸发以得到生物燃料。所述制备方法利用磁性收获过程中不易脱除的部分磁性纳米颗粒直接参与微藻‑有机溶剂的共液化反应,催化有机溶剂的加氢作用,获得了高效率、低含氮、高热值的生物燃料,且易实现、耗能更低,且不需要额外添加催化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