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55230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0321172.8
申请日:2023-03-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位化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导电的共轭配位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该共轭配位聚合物材料是以2,3,7,8‑四氨基‑1,4,6,9‑四醌酚嗪作为配体,以铜离子作为中心金属节点,形成的具有三维框架结构的共轭配位聚合物。本发明通过对共轭配位聚合物材料的组成、结构进行改进,得到的具有三维框架结构的共轭配位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结晶性,并且具有高导电性,粉末样品的导电率可达11S m‑1,晶体的导电率可达400S m‑1。本发明为高导电的共轭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及制备提供了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6355230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321172.8
申请日:2023-03-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位化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导电的共轭配位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该共轭配位聚合物材料是以2,3,7,8‑四氨基‑1,4,6,9‑四醌酚嗪作为配体,以铜离子作为中心金属节点,形成的具有三维框架结构的共轭配位聚合物。本发明通过对共轭配位聚合物材料的组成、结构进行改进,得到的具有三维框架结构的共轭配位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结晶性,并且具有高导电性,粉末样品的导电率可达11S m‑1,晶体的导电率可达400S m‑1。本发明为高导电的共轭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及制备提供了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2961163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110127627.3
申请日:2021-01-29
IPC: C07D487/14 , C07D487/22 , H01M4/60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离子电池电极材料领域,具体涉及高容量的金属离子电池有机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金属离子电池有机电极材料为含有六氮杂苯和醌式功能团的有机共轭化合物,该有机共轭化合物含有多个氧化还原活性位点,其理论容量大于500mAh g‑1。将2,3‑二氨基‑醌式化合物和环己六酮进行脱水缩合后得到该新颖的共轭有机电极材料。利用所得到的共轭有机电极材料用作水系锌离子电池时,其实现了高比容量的输出以及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在100mA g‑1的电流密度下容量高达430mAh g‑1。本发明所设计的共轭有机材料解决了现有有机材料作为锌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容量较低以及倍率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有望用于下一代环境友好、高能量密度的储能电池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2952198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110300882.3
申请日:2021-03-2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1M10/0567 , H01M4/62 , H01M10/4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储能电池及改善其倍率性能与循环稳定性的方法,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方法是向硫储能电池的正极和/或电解液中加入添加剂,所述添加剂用于与硫储能电池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多硫化物发生反应,使所述多硫化物转换为不溶于电解液的中间产物,从而抑制多硫化物的溶解与穿梭,改善硫储能电池的倍率性能与循环稳定性。本方法不需要对原有的体系施加其它多余的修饰策略,仅仅通过加入少量的添加剂,通过对多硫化锂从液相到固相的转化,抑制多硫化锂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溶解与穿梭。
-
公开(公告)号:CN11620737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002795.9
申请日:2023-01-0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1M10/36 , H01M10/38 , H01M4/60 , H01M4/38 , H01M4/02 , H01M10/54 , H01M50/105 , H01M50/109 , H01M10/04 , B09B3/70 , B09B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偶氮类有机锌离子电池、制备方法及回收方法。所述偶氮类有机锌离子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为偶氮苯或官能团取代的偶氮苯,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负载量为5~40mg/cm2,负极为锌基材料,水系电解液中溶质为锌盐。所述回收方法包括:将正极极片放入有机溶剂中,搅拌或超声处理后过滤,滤液在真空条件下去除溶剂或待溶剂挥发后获得回收的偶氮苯或官能团取代的偶氮苯,滤饼经酸处理和碳化处理后重新得到导电添加剂。本发明以可回收的偶氮苯或者官能团取代的偶氮苯作为小分子有机正极活性材料,并在高负载量的情况下实现高容量和优异循环性能,且有机材料可以通过简单的萃取法回收,解决了有机电极负载量低、缺少电池有机材料的回收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961163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127627.3
申请日:2021-01-29
IPC: C07D487/14 , C07D487/22 , H01M4/60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离子电池电极材料领域,具体涉及高容量的金属离子电池有机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金属离子电池有机电极材料为含有六氮杂苯和醌式功能团的有机共轭化合物,该有机共轭化合物含有多个氧化还原活性位点,其理论容量大于500mAh g‑1。将邻苯二氨基的醌式化合物和环己六酮进行脱水缩合后得到该新颖的共轭有机电极材料。利用所得到的共轭有机电极材料用作水系锌离子电池时,其实现了高比容量的输出以及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在100mA g‑1的电流密度下容量高达430mAh g‑1。本发明所设计的共轭有机材料解决了现有有机材料作为锌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容量较低以及倍率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有望用于下一代环境友好、高能量密度的储能电池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2952198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300882.3
申请日:2021-03-2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1M10/0567 , H01M4/62 , H01M10/4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储能电池及改善其倍率性能与循环稳定性的方法,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方法是向硫储能电池的正极和/或电解液中加入添加剂,所述添加剂用于与硫储能电池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多硫化物发生反应,使所述多硫化物转换为不溶于电解液的中间产物,从而抑制多硫化物的溶解与穿梭,改善硫储能电池的倍率性能与循环稳定性。本方法不需要对原有的体系施加其它多余的修饰策略,仅仅通过加入少量的添加剂,通过对多硫化锂从液相到固相的转化,抑制多硫化锂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溶解与穿梭。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