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3424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856351.8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4L9/40 , H04L9/14 , H04L9/08 , H04L9/00 , H04L67/104 , G06F30/13 , G06F1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BIM协同设计方法和系统,属于BIM协同设计技术领域。通过区分敏感组件BIMi和非敏感组件BIMj。对敏感组件BIMi,使用对称秘钥Ki将敏感组件BIMi进行AES对称加密后上传至IPFS网络并接收返回的唯一对应的哈希地址CIDi,使用公钥PKreceiver对哈希地址CIDi、对称秘钥Ki分别进行RSA非对称加密,生成加密地址ECIDi和加密密钥EKi。对非敏感组件BIMj,使用对称秘钥Kj将BIMj进行AES对称加密后上传至IPFS网络并接收返回的唯一对应的哈希地址CIDj。根据不同设计师的设计任务是否涉及对敏感组件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在任务发布和上传修改阶段,分别对敏感组件和非敏感组件进行差异化加密处理,由此解决了协同设计过程中BIM敏感数据保护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971555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593548.6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城市排污管道管理方法及系统,任务管理全节点将任务单上传区块链系统;任务执行轻节点获取任务单,并将执行结果信息发送给任务管理全节点;任务管理全节点将执行结果信息上传区块链系统;其中,上传信息的过程包括:采用随机密钥将信息加密成密文存入链外数据库;处理密文得到哈希值并上传至区块链系统;将随机密钥通过公钥加密后发送给接收方;获取信息的过程包括:利用私钥解密出随机密钥;将链外数据库中的密文进行哈希算法处理得到的哈希值与区块链系统中的哈希值进行匹配,利用随机密钥解密读取匹配成功的密文。采用链外数据库与区块链系统一一映射存储机制,保证区块链容量较小且避免数据篡改。
-
公开(公告)号:CN113190617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0436289.1
申请日:2021-04-2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隐蔽工程质量验收方法及系统,通过使施工方客户端、监理方客户端和建设方客户端三方在区块链的作用下进行交互,在可追溯的验收流程下进行签名验证,且对合规性审查或监理方客户端审查不合格的数据进行存证留存,为之后质量问题溯源,返修返工纠纷等提供经过三方共识的依据,电子存档可靠性较高;本发明使隐蔽工程中的利益相关方通过区块链参与到隐蔽工程质量验收流程中,使隐蔽工程验收过程更加安全;且本发明结合在隐蔽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物联网所收集的隐蔽工程的质量信息对质量信息表单进行审查,形成了对于难以二次验收的隐蔽工程的监测和凭证记录,将无第三方记录的人工旁站转变为电子旁站,使得审查更加透明。
-
公开(公告)号:CN113434902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740088.0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21/62 , G06F21/64 , G06F21/60 , G06F16/27 , G06F16/22 , G06F16/2458 , G06F16/28 , G06F16/2455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施工安全监测管理系统和方法,属于施工现场事故预防技术领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对施工现场的目标监测数据和资料信息进行采集;数据处理模块,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将数据和信息进行处理,获取事件关键信息并广播,然后对事件关键信息进行一致性验证和排序;监管预警模块,接收区块链上广播的节点信息,根据事故树模型和事实关键信息部署智能合约,进行预警和反馈;远程服务器模块,记录各个设备和操作人员的原始信息,并实时获取上传存储的节点信息,以供查询与事故责任追溯。本发明有助于保障施工数据的真实性,同时对施工升降机进行安全预警,及时发现安全风险,便于事故责任追溯,提高施工作业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90617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436289.1
申请日:2021-04-2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隐蔽工程质量验收方法及系统,通过使施工方客户端、监理方客户端和建设方客户端三方在区块链的作用下进行交互,在可追溯的验收流程下进行签名验证,且对合规性审查或监理方客户端审查不合格的数据进行存证留存,为之后质量问题溯源,返修返工纠纷等提供经过三方共识的依据,电子存档可靠性较高;本发明使隐蔽工程中的利益相关方通过区块链参与到隐蔽工程质量验收流程中,使隐蔽工程验收过程更加安全;且本发明结合在隐蔽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物联网所收集的隐蔽工程的质量信息对质量信息表单进行审查,形成了对于难以二次验收的隐蔽工程的监测和凭证记录,将无第三方记录的人工旁站转变为电子旁站,使得审查更加透明。
-
公开(公告)号:CN10921464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0750801.8
申请日:2018-07-1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工序约束的自动抽取和分类方法及系统,属于自然语言处理和建筑工程领域,该方法包括:采集建筑工程规范条文并标注工序约束模式;构建BI-LSTM-CRF模型,识别规范条文中的命名实体,并标记实体属性;构建LSTM-MLP模型,判断规范条文内含有的工序约束的模式类型,并对该工序约束进行结构化表达;利用已标注的训练样本,进行模型训练;利用已标注的测试样本,进行模型测试,分析测试结果与实际结果的误差值,并反馈修改模型参数。本发明的方法及系统采用BI-LSTM-CRF和LSTM-MLP模型,可实现建筑工程规范条文中施工工序约束的自动抽取和分类,并进行约束知识的结构化表达,有助于对施工工序约束知识的学习、查询与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038424A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711207164.1
申请日:2017-11-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信息化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适用于高空作业的视觉自动化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工地的视频监控来采集高空作业工人的图像数据以形成高空作业数据集;(2)对所述高空作业数据集内的图像数据进行标注,以用于高空作业工人的识别;(3)采用标注后的所述图像数据对高空作业的Faster R‑CNN模型进行训练,以得到能检测到高空作业工人的Faster R‑CNN模型;(4)将所述Faster R‑CNN模型与深度神经网络相结合来分类及识别高空作业人员是否佩戴安全带。本发明降低了成本,灵活性较高,适用性较强,且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69187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923314.9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7 , G06F30/28 , G06N3/006 , G06N20/0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优化的隧道喷射混凝土施工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基于隧道设计轮廓和隧道点云数据,进行质量偏差分析,确定隧道的超欠挖量;针对喷嘴的喷射轨迹,构建喷射混凝土的动态沉积模型,动态沉积模型用于基于喷嘴的喷射参数,确定喷射平面上任意位置的沉积厚度;通过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目标函数,获取喷嘴的目标喷射参数,目标函数以最小化沉积厚度与超欠挖量之间的差异作为优化目标,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是通过在粒子群优化算法中引入量子随机跳跃机制确定的;基于喷嘴的目标喷射参数,调控喷射设备。通过本申请,能够实现有效地对喷射混凝土的施工过程进行建模与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358539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111586254.2
申请日:2021-12-21
IPC: G06Q10/0639 , G06Q10/0635 , G06Q50/50 , G06F18/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运营安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风险的铁路运营安全判识方法,包括:划分成子系统;提取灾害事件,将相同类别的灾害事件归为一种事故;预设一级指标,从子系统挑选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合并形成铁路运营安全分析指标;根据铁路运营安全分析指标构建待测铁路的铁路运营安全判识模型;根据待测铁路的铁路运营安全判识模型求解待测铁路的韧性值,根据韧性值的大小是否超过预设值判断待测铁路的运营是否安全。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通过铁路运营安全分析指标分析待测铁路的运营情况,得到待测铁路的铁路运营安全判识模型,通过铁路运营安全判识模型求解得到铁路的韧性值,并判断和比较铁路的运营是否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7834247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311856351.8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4L9/40 , H04L9/14 , H04L9/08 , H04L9/00 , H04L67/104 , G06F30/13 , G06F1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BIM协同设计方法和系统,属于BIM协同设计技术领域。通过区分敏感组件BIMi和非敏感组件BIMj。对敏感组件BIMi,使用对称秘钥Ki将敏感组件BIMi进行AES对称加密后上传至IPFS网络并接收返回的唯一对应的哈希地址CIDi,使用公钥PKreceiver对哈希地址CIDi、对称秘钥Ki分别进行RSA非对称加密,生成加密地址ECIDi和加密密钥EKi。对非敏感组件BIMj,使用对称秘钥Kj将BIMj进行AES对称加密后上传至IPFS网络并接收返回的唯一对应的哈希地址CIDj。根据不同设计师的设计任务是否涉及对敏感组件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在任务发布和上传修改阶段,分别对敏感组件和非敏感组件进行差异化加密处理,由此解决了协同设计过程中BIM敏感数据保护困难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