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05394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582969.8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
IPC: G05B19/409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旋盘加工的后置处理方法、涡旋盘加工方法及系统,属于数控加工领域,包括:根据待加工的涡旋盘的3D模型生成加工轨迹刀位点序列;对于每一个刀位点,计算可以使直线轴不反向的旋转轴可行坐标集{C}ifeasibility;旋转轴为机床的旋转轴;根据各刀位点处的旋转轴可行坐标集{C}ifeasibility生成相应的旋转轴可行范围,并以直线轴不反向且各机床轴运动均衡为目标,从中选取相应刀位点处的旋转轴坐标;将各刀位点处的机床系旋转轴坐标和工件系直线轴坐标重新编码为数控程序格式,并添加程序头和程序尾,生成实际加工的数控程序。本发明能够充分利用四轴涡旋盘加工机床中旋转轴的冗余特性,平衡机床负载、避免直线轴多次反向,并适用于不同的涡旋型线。
-
公开(公告)号:CN11844462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10709.X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
IPC: G05B19/4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控技术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满足工艺速度约束的多轴联动速度规划方法,包括:建立各运动轴相对插补导动路径的高阶样条关系;基于各运动轴的速度、加速度极限建立运动学约束模型,并以加工时间最优为优化目标,获得VLC曲线;基于VLC曲线,获得加速度超限区域,对超限区域进行速度规划,获得初步速度规划结果;将初步速度规划结果与工艺约束速度比较,将超过工艺约束速度的部分调整至工艺约束速度,并标记为匀速调整区间;在插补行程上对满足#imgabs0#关系的区段进行标记,获得敏感区间;获得匀速调整区间和敏感区间的交集,获得匀速段超限区间,对匀速段超限区间进行速度规划获得目标速度规划曲线。
-
公开(公告)号:CN11782670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866333.8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19/406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控机床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接入工业现场总线的机床防碰撞检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S1对于数控机床的加工程序G代码,将整个加工过程的G代码划分为多段,以此形成多段待检测程序;S2按顺序对于一段待检测程序,在该待检测段程序中的起点和终点之间选取多个采样点,记录每个采样点的坐标;S3逐个判断在每个采样点处加工过程中机床部件之间是否发生碰撞;当第一次判断获知某个采样点处机床部件之间发生碰撞时,数控机床在该采样点处减速直至停止;否则,不发生碰撞,返回步骤S2,直至完成所有待检测程序的碰撞检测。通过本发明,实现数控机床的碰撞检测功能,解决低硬件配置下碰撞检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594348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496814.8
申请日:2023-05-0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5B19/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控加工过程中的刀位点轨迹实时优化方法及应用,属于数控技术领域;包括:将整条刀位点轨迹划分为多个预处理区间后,分别对每一个预处理区间中的刀位点轨迹进行优化;本发明无需修改CAD模型或者修改CAM参数,通过对刀位点轨迹进行加工时的在线优化,减少了生产加工时的操作环节,具有更短的加工周期和更高的使用便捷性,能够以较高的效率实时优化刀位点轨迹,从而得到均匀的刀位点。除此之外,本发明在转接光顺前对刀位点轨迹进行均匀化处理,使转接光顺结果不受原始程序段刀尖点单元长度的限制,能够提升系统在后续速度区间划分过程中的灵活性、准确性,进而提升加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515091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110359418.1
申请日:2021-04-0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5B19/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拐角平滑样条的轨迹实时插补方法和装置,属于数控机床加工领域,所述方法包括:S1:建立拐角平滑样条对应的弦高误差优化模型;S2:将弦高误差估算方法代入弦高误差优化模型得到采样参数序列和采样点序列,利用采样点序列计算采样弧长序列;S3:利用采样参数序列和采样弧长序列建立最小二乘拟合方程;实时求解最小二乘拟合方程建立弧长参数映射模型;S4:将拐角平滑样条的样条参数输入弧长参数映射模型,获取下一插补点对应的样条参数和坐标,以实现轨迹实时插补。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快速计算出高精度的样条参数,进而得到高精度的插补点坐标,以减少进给速度波动。
-
公开(公告)号:CN112731865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011548092.9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5B19/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插补数据的多轴加工轮廓误差预补偿方法,属于数控机床加工优化领域,包括:将工件G代码输入数控系统后,进行如下迭代过程:使数控系统空载运行,对于多轴加工,则在插补过程中同步确定各指令插补点处的旋转轴角度,运行完成后,计算各实际插补点处的轮廓误差矢量,若满足精度要求,则预补偿结束,否则,基于轮廓误差矢量对指令插补点进行修正;对于每一个G代码段,对其中所有修正后的指令插补点进行样条拟合,得到对应的样条曲线,拟合过程中,维持G代码段端点对应的旋转轴角度不变;将各样条曲线以及刀位点对应旋转轴角度作为数控系统新的输入,开始下一轮迭代。本发明能够简化轮廓误差补偿过程,并提高补偿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809402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011622313.2
申请日:2020-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大型双驱龙门铺丝一体化成型设备的龙门架体装置,包括工作台、龙门横梁;龙门横梁采用封闭式箱形结构,其中工作台的两侧旁均设有立柱,其中龙门横梁的底部两端均连接固定横梁滑座;每个所述横梁滑座均与立柱滑配连接固定;其中卧式回转工装固定在工作台上,其中所述龙门横梁的两端均通过横向滑轨滑动连接滑枕传动机构;其中所述滑枕传动机构上设有支撑框,其中支撑框内设有滚珠丝杠,其中溜板箱的一端与所述滚珠丝杠滑配连接固定;每个所述滚珠丝杠上连接第一传动电机,本发明形成高架桥式的总体布局,强度稳定性高并能满足控制振动的要求;适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成形加工,尤其适用于航空、航天轻质结构壁板要求等。
-
公开(公告)号:CN108663991B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810401524.X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5B19/4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镜像铣削加工的双通道同步加工方法,用于在镜像加工工件表面时,对执行镜像加工的刀具与支撑体的双通道编程轨迹的同步段进行同步处理,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以双通道其中一个通道的同步段编程轨迹为主,根据两个通道同步的几何关系,计算出另一个通道的编程轨迹,再将主通道与从通道的编程轨迹分别进行样条拟合,得到双通道同步段的加工代码;步骤2:建立双通道同步段的加工代码之间的同步关系,以使双通道同步段的加工代码同步开始和结束执行。本发明在代码层面实现控制指令的协同同步,具有普适性,广泛适用于多种铣削机床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9304543A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710828219.4
申请日:2017-09-1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23K26/044 , B23K26/24 , B23K26/7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双侧基准的双光束激光焊接控制方法,包括:接收对待焊接工件的三维模型中的要利用第一激光束和第二激光束进行成对焊接的第一焊缝链和第二焊缝链的选择,其中第一激光束用于焊接第一焊缝链,第二激光束用于焊接第二焊缝链;针对所述第一焊缝链和所述第二焊缝链上的每对焊接点,其中每对焊接点包括所述第一焊缝链上的第一焊接点和所述第二焊缝链上与第一焊接点相对应的第二焊接点:获取第一焊接点的第一焊接数据和第二焊接点的第二焊接数据;以及根据第一焊接数据和第二焊接数据计算用于控制发射第一激光束和第二激光束的激光焊接装置的位置和姿态;以及根据针对每对焊接点所确定的激光焊接装置的位置和姿态,控制所述激光焊接装置利用第一激光束和第二激光束对第一焊缝链和第二焊缝链进行成对焊接。
-
公开(公告)号:CN115593607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211275833.X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湖北三江航天红阳机电有限公司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大型凸凹曲面融合异形舱体宽带自动铺缠近净成型方法,隶属于复合材料结构设计、成型工艺领域。具体涉及到系列防隔热复合材料纤维网格布带,通过循环铺缠、往返铺缠、重叠铺缠等进行空间轴对称、面对称、非轴对称、异形凸凹曲面等各类复杂蒙皮结构件的铺放成型工艺方法。主要包含采用两种粘性不同的树脂分别铺放两种不同外形的凸凹曲面融合异形舱体的系列关键共性技术、大型凸凹曲面融合异形舱体近净铺放轨迹设计与优化。包含基于网格曲面轨迹规划与螺旋线面相交法轨迹生成与后处理技术、往复循环铺缠的最佳布带宽带及重叠量等铺缠关键技术参数控制、基于速度优化的加减速扰动控制的七轴RTCP优化控制思想与实现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