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09339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1811537175.0
申请日:2018-12-1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实时观察和处理悬浮细胞的微流控芯片,包括有微流控通道的上层基片以及与该上层基片封合的下层底片;所述上层基片中的微流控通道由双乳化液滴产生区、双乳化液滴缓冲存储区、双乳化液滴锚定区、多余液滴排出通道、锚定液滴排出通道组成;所述下层底片由玻璃片及涂覆在玻璃片表面的高分子材料薄膜组成。本发明的微流控芯片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热稳定性和气体通透性,适宜对于细胞进行处理;适宜采用显微镜技术和荧光染色技术,实时动态观察细胞。本发明的微流控芯片可以通过外部泵提供驱动力对流体进行精确操控,实现悬浮细胞、培养基、缓冲液和用于对悬浮细胞处理的生化试剂的输入的时间和空间控制。本发明的微流控芯片可以实现悬浮细胞的单细胞处理及实时观察。
-
公开(公告)号:CN112890876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299227.0
申请日:2021-03-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核酸自助登记及初筛系统运行方法、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显示装置、语音提示装置、身份信息采集装置、体温检测装置、条码打印装置、采样包提供装置,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用于核酸采样的自助登记及初筛系统。本发明通过自助式方式完成被采样人员的身份信息登记并发放核酸采样包,有效减轻了用于采样的人力资源消耗,提高了核酸采样的工作效率;同时自助登记过程全程可避免被采样人员之间、被采样人员与采样人员之间相互接触,并且通过体温检测方式初筛排除发热人员,有效避免因为这些发热人员与其他健康人员同时进行鼻、咽拭子等核酸采样可能造成的交叉感染。
-
公开(公告)号:CN112185491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199243.4
申请日:2020-11-0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G16H10/40 , G16H40/20 , E04H1/12 , B25J21/02 , G01J5/00 , G01J5/02 , G01K1/02 , G01K13/00 , B01D46/00 , B01D46/54 , A61L2/22 , A61B10/02 , A61B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接触智能化咽拭子采集工作站及其使用方法,由智能终端和工作站主体组成,智能终端由连接至工作站的电子屏、身份证感应器、条码打印装置、咽拭子供应口、红外体温监测装置组成,工作站主体由工作站框架、站外置物架、样品回收口、手套操作口、感应式消毒喷雾、观察窗、站外公示电子屏、新风过滤系统、密封门、采光窗、站内显示屏、照明灯管、时钟、视频监控、空调、站内置物架组成。本发明通过无接触式身份认证、体温初筛、自助式咽拭子获取及存放、感应式喷雾消毒等方式,使得被采样者与其他被采样者之间在咽拭子采样过程中全程无接触,避免被采集者之间可能的交叉感染。
-
公开(公告)号:CN112608841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512726.5
申请日:2020-12-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肿瘤类器官培养和药物实验的微流控系统及使用方法,系统包括第一外部泵、第一外部泵,用于产生药物浓度梯度的第一微流控芯片,用于进行类器官培养的第二微流控芯片和用于收集废液的离心管,所述第一外部泵、第一外部泵分别通过软管连接第一微流控芯片输入端,所述第一微流控芯片、第二微流控芯片、离心管依次通过软管连接。本发明的微流控系统能够可控地向肿瘤类器官灌注培养基或者药物,同时调节药物的浓度以及其对肿瘤类器官的作用时间,实时调控肿瘤类器官所处的液体环境,实现肿瘤类器官的批量培养及进行药物效用测试实验,并且通过配合显微镜能够实时、持续地对于肿瘤类器官的生长、药物响应等进行观察。
-
公开(公告)号:CN113651030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1025724.8
申请日:2021-09-0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B65G15/58 , B65G65/32 , B65G69/20 , B65G43/08 , A61L2/10 , A61L2/22 , A61L2/24 , G06K9/00 , G06F16/29 , G06K7/10 , A61L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无接触核酸样品运输系统及其工作方法,系统包括核酸采样管登记及收纳装置,导航寻路机器人递送系统,无人机转运系统,样本盒回收及保存系统。通过核酸采样管登记及收纳装置实现了核酸样品管的自动传送、检测登记、消杀处理以及样品管装入核酸样品盒,同时装有样品管的核酸样品盒依次通过导航寻路机器人递送系统、无人机转运系统最终传送到样本盒回收及保存系统,中间避免了人员接触,全程实现核酸样本盒自动转移、运输,且全程各个转运环节均自动消杀,有效减轻核酸样品运输过程中的人力资源损耗,最大限度保护参与人员健康,避免交叉感染,提高核酸样品处理及运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900928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155687.6
申请日:2021-02-0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E04H1/12 , E04B1/343 , G05D23/19 , G01N35/04 , G01J5/00 , F24F7/003 , F24F7/007 , F24F8/108 , F24F8/20 , F24F8/30 , F24F13/28 , F24F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自助式一体化核酸采样亭及其工作方法,由采样亭主体、自助式初筛登记系统、采样管运输机器人组成,采样亭主体由可移动岗亭框架、采样操作窗口、自动消毒喷雾器、正压通风过滤系统、温控系统、视频监控组成,自助式初筛登记系统搭载于采样亭主体左侧外部墙壁表面,由身份证读卡器、人脸识别及测温装置、标签打印机、外部显示屏、语音提示系统、内部平板电脑、自助式采样包取用装置、感应式消毒喷雾组成,采样管运输机器人由采样管计数系统及自动巡航系统组成。本发明为采样人员形成有效隔离防护的同时提供舒适的采样工作环境,延长工作时间减轻工作负荷,提高人群的核酸采样效率,保持与被采样人员之间无接触,避免交叉感染。
-
公开(公告)号:CN115199089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098296.X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E04H1/12 , E04B1/343 , F24F7/003 , F24F7/007 , G07F9/02 , G07F17/00 , A61L2/22 , A61L2/24 , A61L2/10 , A61L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酸采样与检测一体式工作站及其工作方法,工作站包括采样室、检测室和操作室,采样室的后侧外表面与检测室的前侧外表面贴合连接,操作室的前侧外表面与检测室的后侧外表面贴合连接;采样室和操作室的内部设置有折叠组件,折叠组件的侧端设置有限位件,折叠组件通过限位件与检测室之间为活动连接,折叠组件与采样室和操作室之间为活动连接。本发明通过采样室、检测室和操作室的配合,使用者可通过折叠组件将采样室和操作室展开,配合检测室形成工作区,可短时间内搭建形成一个密封的核酸检测工作平台,可对突发情况进行及时且有效的应对,可一体式完成样品采集、转移、检测,安全性好、检测效率高、智能化水平高、舒适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168220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068192.1
申请日:2020-10-0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B10/00 , C12Q1/6804 , C12Q1/70 , C12R1/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自发富集病毒的微针拭子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微针模具的制备;(2)病毒抗体的载入:配置病毒抗体溶液,并将其加入到所述微针模具中;(3)微针阵列的构建;(4)病毒富集微针拭子的构建。本发明利用微创的微针技术,结合上特定的病菌抗体,构建了可以自发富集病菌的微针系统,并且将其组装到医用拭子末端。所构建的微针拭子能够穿透口腔粘膜,达到深层组织,并且通过抗原和抗体的相互作用,更高效地捕捉病菌,增加了阴性样品和阳性样品的差别,减少了检测过程中的假阴性结果。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简单、高效、生物相容性好、重复性好,提升病菌的检出效率与准确度,具有较高的临床转化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608841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011512726.5
申请日:2020-12-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肿瘤类器官培养和药物实验的微流控系统及使用方法,系统包括第一外部泵、第一外部泵,用于产生药物浓度梯度的第一微流控芯片,用于进行类器官培养的第二微流控芯片和用于收集废液的离心管,所述第一外部泵、第一外部泵分别通过软管连接第一微流控芯片输入端,所述第一微流控芯片、第二微流控芯片、离心管依次通过软管连接。本发明的微流控系统能够可控地向肿瘤类器官灌注培养基或者药物,同时调节药物的浓度以及其对肿瘤类器官的作用时间,实时调控肿瘤类器官所处的液体环境,实现肿瘤类器官的批量培养及进行药物效用测试实验,并且通过配合显微镜能够实时、持续地对于肿瘤类器官的生长、药物响应等进行观察。
-
公开(公告)号:CN112168220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11068192.1
申请日:2020-10-0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C12Q1/6804 , C12R1/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自发富集病毒的微针拭子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微针模具的制备;(2)病毒抗体的载入:配置病毒抗体溶液,并将其加入到所述微针模具中;(3)微针阵列的构建;(4)病毒富集微针拭子的构建。本发明利用微创的微针技术,结合上特定的病菌抗体,构建了可以自发富集病菌的微针系统,并且将其组装到医用拭子末端。所构建的微针拭子能够穿透口腔粘膜,达到深层组织,并且通过抗原和抗体的相互作用,更高效地捕捉病菌,增加了阴性样品和阳性样品的差别,减少了检测过程中的假阴性结果。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简单、高效、生物相容性好、重复性好,提升病菌的检出效率与准确度,具有较高的临床转化潜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