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4764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60268.1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7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源荷储异质资源可调能力聚合的虚拟电厂优化调度方法及系统,涉及源荷储异质资源聚合与优化调度领域,该方法包括采集虚拟电厂辖区内源荷储各资源的物理特性参数;预测区域电网的分布式风电光伏出力和固定负荷;根据物理特性参数、分布式风电光伏出力和固定负荷,确定虚拟电厂内部资源的运行特性;根据虚拟电厂内部资源的运行特性,考虑网络运行约束,确定虚拟电厂的调控功率可行域和调控成本,并以虚拟电厂的总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构建虚拟电厂参与能量‑备用联合市场的投标决策优化模型;根据投标决策优化模型对虚拟电厂进行优化调度。本申请能够实现海量源荷储异质资源的聚合,为虚拟电厂运营商的优化决策提供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6611669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868286.4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30/0202 , G06N3/0442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需求侧资源可行域聚合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属于需求侧资源聚合领域,方法包括:根据历史居民用电行为数据、历史光伏出力及历史负荷数据对未来设定时段内的居民用电行为、光伏出力及负荷进行预测;根据需求侧资源的物理特性数据及居民用电行为预测数据建立虚拟电池模型,并采用半平面形式的凸多胞体表征虚拟电池模型,以得到各需求侧资源的灵活性可行域;采用闵可夫斯基求和方法对各需求侧资源的灵活性可行域进行聚合,得到需求侧资源聚合商可行域;根据需求侧资源聚合商可行域、光伏出力预测数据及负荷预测数据对各需求侧资源进行调度。本发明在保证聚合精度的同时提高了资源可行域的聚合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739306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0927710.8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7 , G06Q10/04 , G06Q10/067 , G06Q50/06 , G06F30/27 , G06N3/0442 , H02J3/0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泵负荷灵活性量化方法、系统及设备,涉及灵活性量化领域,该方法包括:采集热泵负荷聚合商内各居民热泵负荷的物理特性数据以及人为习惯数据,预测区域电网的日前分布式光伏出力以及固定负荷;模拟描述热水循环模式中热泵负荷的热量传递过程的等效热参数模型;建立热泵负荷的虚拟电池模型;建立热泵负荷聚合商参与日前调度的灵活性评估模型;根据所述热泵负荷聚合商参与日前调度的灵活性评估模型评估所述热泵负荷聚合商的灵活性,确定最终调度方案。本发明能够对温控负荷的灵活性进行统一量化,提高量化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73930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927710.8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7 , G06Q10/04 , G06Q10/067 , G06Q50/06 , G06F30/27 , G06N3/0442 , H02J3/0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泵负荷灵活性量化方法、系统及设备,涉及灵活性量化领域,该方法包括:采集热泵负荷聚合商内各居民热泵负荷的物理特性数据以及人为习惯数据,预测区域电网的日前分布式光伏出力以及固定负荷;模拟描述热水循环模式中热泵负荷的热量传递过程的等效热参数模型;建立热泵负荷的虚拟电池模型;建立热泵负荷聚合商参与日前调度的灵活性评估模型;根据所述热泵负荷聚合商参与日前调度的灵活性评估模型评估所述热泵负荷聚合商的灵活性,确定最终调度方案。本发明能够对温控负荷的灵活性进行统一量化,提高量化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61166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868286.4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30/0202 , G06N3/0442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需求侧资源可行域聚合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属于需求侧资源聚合领域,方法包括:根据历史居民用电行为数据、历史光伏出力及历史负荷数据对未来设定时段内的居民用电行为、光伏出力及负荷进行预测;根据需求侧资源的物理特性数据及居民用电行为预测数据建立虚拟电池模型,并采用半平面形式的凸多胞体表征虚拟电池模型,以得到各需求侧资源的灵活性可行域;采用闵可夫斯基求和方法对各需求侧资源的灵活性可行域进行聚合,得到需求侧资源聚合商可行域;根据需求侧资源聚合商可行域、光伏出力预测数据及负荷预测数据对各需求侧资源进行调度。本发明在保证聚合精度的同时提高了资源可行域的聚合效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