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80848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011117038.9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7D513/20 , C07D513/04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喹啉并噻唑两性离子盐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异喹啉并噻唑两性离子化合物结构如通式(Ⅰ)所示,式中各取代基的定义见说明书;异喹啉并噻唑两性离子衍生物结构如通式(II)和(III)所示。本发明通式(Ⅰ)化合物对浮萍表现出优良的抑制活性,通式(I),(II)和(III)对肺腺小细胞癌A549表现出良好的抑制活性,表明这些化合物可用于制备农林业领域中防治草害药物的潜在用途,可用于医学领域抗肿瘤药物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2194634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010944657.9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7D235/28 , C07D233/84 , C07D249/12 , C07D471/04 , C07D473/34 , C07D405/06 , C07D235/24 , C07D233/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二氟甲基咪唑硫(硒)脲衍生物的制备方法。N‑二氟甲基唑类硫(硒)脲衍生物,包括N‑二氟甲基苯并咪唑硫脲、N‑二氟甲基咪唑硫脲、N‑二氟甲基三氮唑硫脲、及其相关N‑二氟甲基硒脲衍生物。将咪唑衍生物或三氮唑衍生物、单质硫粉或硒粉、催化剂加入反应管,在反应管中加入有机溶剂,加入BrCF2CO2Et,在加热条件下反应获得所述N‑二氟甲基咪唑硫(硒)脲衍生物。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条件温和,便宜经济;提供的化合物在农药、医药、有机功能材料中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512037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301617.7
申请日:2021-03-2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 广州汇标检测技术中心
IPC: C07D471/04 , C09K11/06 , G01N21/64 , G01N21/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吡啶并吡嗪酮离子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吡啶并吡嗪酮离子化合物结构式如式(I)所示,吡啶并吡嗪酮离子化合物具有优异的蓝色荧光和黄绿色荧光性能。其中化合物I‑8对不同pH值有特异响应性能,可以作为pH探针应用于相关领域检测;同时对铁、铝金属离子有特异性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109020897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810648408.8
申请日:2018-06-2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7D235/28 , C07D405/06 , C07D233/84 , C07D249/12 , C07D471/04 , C07D235/24 , C07D233/66 , C07D473/34 , C07D249/10 , A01N43/653 , A01N43/52 , A01N43/50 , A01N43/90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唑类硫(硒)酮衍生物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唑类硫(硒)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为:称取唑类化合物、单质硫或硒中的一种、催化剂亚硫酸盐,在反应容器中加入有机溶剂,注入卤代烷烃,在加热条件下反应获得相应的硫酮或硒酮衍生物即获得所述唑类硫(硒)酮衍生物。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艺简单,条件温和,便宜经济,高效的制备唑类硫(硒)酮衍生物的方法;本发明所述的唑类硫(硒)酮衍生物具有优良杀菌和抑菌活性,对柑橘青霉菌、小麦赤霉菌、香蕉炭疽菌、荔枝炭疽菌具有抑制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369538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452050.8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7D235/28 , C07D233/84 , C07D249/12 , C07D471/04 , C07D473/34 , C07D405/06 , C07D235/24 , C07D233/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二氟甲基唑类硫(硒)脲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N-二氟甲基唑类硫(硒)脲衍生物,包括N-二氟甲基苯并咪唑硫脲、N-二氟甲基咪唑硫脲、N-二氟甲基三氮唑硫脲、及其相关N-二氟甲基硒脲衍生物。将苯并咪唑衍生物、咪唑衍生物或三氮唑衍生物、单质硫粉或硒粉、催化剂加入反应管,在反应管中加入有机溶剂,注入卤代烃,在加热条件下反应获得所述N-二氟甲基唑类硫(硒)脲衍生物。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条件温和,便宜经济;提供的化合物在农药、医药、有机功能材料中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316938B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610657089.8
申请日:2016-08-1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7D213/76 , C07D239/69 , C07D277/52 , C07D235/30 , C07D263/5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和磺胺类药物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对氨基苯磺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对硝基苯二硫醚和杂芳胺化合物在催化剂、氧化剂和溶剂条件下反应,制得对硝基苯磺酰胺;将对硝基苯磺酰胺在还原剂和溶剂条件下反应,得到对氨基苯磺酰胺化合物。本发明采用廉价的锆盐和铜盐作为催化剂,直接用稳定低毒的二硫醚作为磺酰化试剂,直接对胺进行磺酰化,常压下即可完成,避免制备磺酰氯这一步骤,也就避免了氯气和二氯亚砜等强腐蚀性物种的使用,方法更加简单、环保,符合当前世界发展绿色化工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477342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111474623.9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2F1/00 , C02F1/66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除水体中氨氮的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清除水体中氨氮的复合制剂主要由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组成:75%~90%改性氮化碳、8%~20%的改性钛白粉、2%~5%的硅藻土、1%~2%的硫酸钠。本发明所述清除水体中氨氮的复合制剂可处理中低浓度氨氮水质,制备工艺简便,去除率高,同时具有pH调节功能,复合制剂经过简单处理后可以重复使用,适合用于水产养殖场中氨氮的清除。
-
公开(公告)号:CN11765253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438794.5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果蔬贮藏保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橘叶提取物的制备及其应用。所述橘叶提取物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将橘叶清洗、晾干表面水分,于阴凉处干燥、粉碎并过筛后得橘叶粉末;将橘叶粉末用乙醇超声浸提,得到浸提液;将浸提液浓缩,得浸膏;浸膏用乙醇溶解后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浓缩,再得浸膏,即为橘叶提取物。本发明的橘叶提取物的原料来自自然界,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制备方法简单,对设备要求低,能用于防治柑橘青霉病和绿霉病。
-
公开(公告)号:CN117322416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48725.8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靶向纳米农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植物遭受病虫侵害时,植物体内信号分子向为害部位定向积累的特点,开发一种智能靶向治疗的纳米农药,以实现农药在植物体内的靶向运输和定向积累,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使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300079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011222204.1
申请日:2020-11-0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7D235/24 , C07D405/06 , C07D417/06 , C07D473/34 , C07D233/90 , C07D233/66 , C07D401/06 , C07D249/10 , C07D401/04 , A01N43/52 , A01N43/78 , A01N43/90 , A01N43/653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二氟甲基唑类硒脲衍生物或农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及其用途。N‑二氟甲基唑类硒脲衍生物结构如通式(I)或通式(Ⅱ)所示,式中各取代基的定义见说明书。本发明通式(I)或通式(Ⅱ)化合物对农林业和其他领域中的害虫都显示出杀虫活性,同时通式(I)或通式(Ⅱ)化合物作为杀虫剂的用途,即通式(I)或通式(Ⅱ)化合物用于制备农林业或其他领域中防治害虫的药物的用途。特别地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甜菜夜蛾(S.exigua)以及斜纹夜蛾(S.litura)等鳞翅目(Lepidoptera)咀嚼式口器害虫具有优良的杀虫活性。#imgabs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