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放大和检测微弱光信号的有机光电探测器阵列

    公开(公告)号:CN114122054B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111267019.9

    申请日:2021-1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放大和检测微弱光信号的有机光电探测器阵列。该阵列由基底、第一电极、界面层、光吸收活性层、界面层和第二电极依次层叠构成,在衬底上制备出多于两个基本器件单元,通过将器件单元用导线依次串联,形成一串联式检测阵列。在工作条件下,该阵列中的所有器件单元能将检测到的微弱光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并实现光电压幅度的倍增,倍增数与串联的基本器件单元数大致相同。由此方法获得的有机光电探测器阵列,可以在不需要额外电信号放大器或系统的情况下,直接将微弱光信号检测、转换成电信号放大输出,从而大幅度缩小探测器阵列占用的几何尺寸,简化了产品设计,在可穿戴电子设备领域有很强的通用性和兼容性。

    一种串联结构的低噪声有机光探测器

    公开(公告)号:CN115802777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96177.3

    申请日:2022-1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串联结构的低噪声有机光探测器。有机光探测器的器件结构,由基底衬底、第一电极、第一电荷阻挡层、第一本体异质结光敏层、第一中间连接层、第二中间连接层、第二本体异质结光敏层、第二电荷阻挡层和第二电极依次层叠构成。在光照条件下,有机探测器的第一光敏层和第二光敏层均可吸收光子并转化为电子被两端电极吸收,完成光电转化过程;在暗态条件下,器件的中间连接层起到阻挡电荷传输的作用。由此方法得到的具有串联结构的有机光探测器,既能在拓宽响应光谱的情况下保证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又能抑制电荷注入引起的噪声电流,从而实现低噪声、高精度的光探测器件。

    双S,S-二氧-二苯并噻吩并五元环单体及其制备方法与聚合物

    公开(公告)号:CN105001233B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510200637.X

    申请日:2015-04-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双S,S‑二氧‑二苯并噻吩并五元环单体及其制备方法与聚合物。所述双S,S‑二氧‑二苯并噻吩并五元环中双砜基的存在更加有利于提高分子的电子亲和势,在五元环上引入烷基链可以显著改善单体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同时也可以避免烷基链的位置对聚合反应带来的位阻影响。较大的共轭平面可以提高聚合物的空穴和电子传输性能。双S,S‑二氧‑二苯并噻吩并五元环单体通过Suzuki、Stille、Yamamoto聚合反应可获得均聚物或共聚物。该系列聚合物在有机溶剂中有良好的溶解性,适合于溶液加工。在有机发光显示、有机光伏电池以及有机场效应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2,7-烷基取代菲并[9,10-b]吡嗪衍生物单体及其制备方法与聚合物

    公开(公告)号:CN103724283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310698966.2

    申请日:2013-12-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2,7-烷基取代菲并[9,10-b]吡嗪衍生物单体及其制备方法与聚合物。所述的2,7-烷基取代菲并[9,10-b]吡嗪衍生物单元具有大π共轭刚性平面和较强的电子亲和势。2,7-烷基的引入在提高该类单体或相关聚合物的分子量、溶解性、可加工或自组装等方面的性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2,7-烷基取代菲并[9,10-b]吡嗪衍生物单体的合成通过菲醌的溴化、还原、羟基保护、2,7-烷基化、发烟硝酸氧化脱保护和关环等步骤,合成纯化容易,原料价格低廉,有利于大量生产。2,7-烷基取代菲并[9,10-b]吡嗪衍生物单体通过Suzuki、Stille或Yamamoto聚合反应可获得均聚物或共聚物。该系列聚合物在有机溶剂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适合于溶液加工,在有机平板显示、光伏电池以及有机场效应晶体管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聚合物本体异质结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83221B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0910036821.X

    申请日:2009-0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合物本体异质结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聚合物本体异质结太阳电池由玻璃衬底、阳极、阳极缓冲层、光活性层、阴极界面层和阴极依次层叠构成,所述阴极界面层采用含有极性基团或离子性基团的极性单元的共轭聚合物,或者其对应的聚电介质构成。所述方法将作为阴极界面层的聚合物溶于极性有机溶剂中制备成溶液,溶液浓度为0.0001-0.05克/立方厘米;并将该溶液采用旋涂、刷涂、喷涂、浸涂、辊涂、丝网印刷、印刷或喷墨打印方式在光活性层(4)上形成阴极界面层(5)。本发明可大幅提高聚合物本体异质结太阳电池器件的性能,尤其是开路电压这一重要指标;采用溶液加工技术,制备工艺简单,制作成本低。

    一种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53001A

    公开(公告)日:2009-06-10

    申请号:CN200810220664.3

    申请日:2008-12-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器件由玻璃衬底,阳极,阳极缓冲层,发光层和阴极依次层叠构成,所述阳极缓冲层(3)的制备过程包括:在金属电导率的阳极表面涂覆聚(3,4-二氧乙基噻吩)-聚(对苯乙烯磺酸)水悬浮液,形成厚度介于10-500纳米且具有高法向电阻率的阳极缓冲层;在聚(3,4-二氧乙基噻吩)-聚(对苯乙烯磺酸)水悬浮液中掺入多元醇或极性溶剂,再将该水悬浮液涂覆在所述具有高法向电阻率的阳极缓冲层上,获得法向电阻率介于1×105欧姆·厘米和2×106欧姆·厘米之间、厚度介于1-100纳米的阳极缓冲层。本发明制得的发光器件电流效率、功率效率和量子效率比常规器件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