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71351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196715.8
申请日:2023-03-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a‑Ca层状氢氧化物磷酸盐吸附剂及其两步合成方法;通过改变合成层状氢氧化物的金属离子,选择对磷具有较高选择性的La3+和成本低环境友好的Ca2+,采用两步法(共沉淀和水热反应),通过纳滤膜控制材料合成的反应速率并添加重氮盐作为辅助剂,合成了对水体中磷磷酸盐具有优良吸附效果的La‑Ca层状氢氧化物吸附材料。本发明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合成材料的磷吸附容量高、磷吸附速率快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06926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71441.6
申请日:2023-08-24
IPC: C02F3/30 , C02F1/58 , C01B25/34 , C02F101/16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生物处理技术与资源回收领域,公开一种基于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耦合镁磷结晶实现厌氧消化液脱氮同步磷回收的系统及方法。本发明的系统包括:原水池、亚硝化反应器、中间池、厌氧氨氧化反应器、镁盐溶液储备罐;其中,原水池、亚硝化反应器、中间池、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之间通过水泵与管道依次相连,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包含有回流管和回流水泵构成的回流装置,镁盐溶液储备罐通过水泵和管道与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底部连接。污水进入本发明系统后依次经亚硝化反应、厌氧氨氧化反应耦合镁盐沉淀,解决了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中污泥易随气泡上浮流失的问题,同时实现了污水中氮磷脱除效果分别达85%和7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560484A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910039771.0
申请日:2009-05-2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藻菌混合微生物制剂及其制法和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微生物制剂由无菌纯栅藻、烷烃降解菌GS3C、菲降解菌GY2B、芘降解菌GP3混合制备。烷烃降解菌和芳烃降解菌组合对石油污染物中的主要组分烷烃和芳烃物质有非常好的互补降解作用。藻能为细菌提供代谢原油所需的O2,同时产生的CO2又被藻利用生长。该混合制剂能非常高效的降解修复石油污染物。在初始体积浓度为0.3%原油污染条件下,7天能较为彻底的除去烷烃中直链和难降解支链烷烃,对芳烃中萘、芴、菲及其同系物去除率分别达96%、58%、61%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002466B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0910213819.5
申请日:2009-12-1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石油污染物的颤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藻丝呈蓝绿色,单条,无鞘,无伪分枝,横壁处不收缢,顶端藻细胞钝圆,无帽状体,藻丝由圆柱形细胞组成,细胞顶部具气囊。本发明所提供的单种颤藻可高效的降解去除石油污染物,在初始体积浓度为0.3%原油条件下,3天可以基本除去正构烷烃,5天可以基本去除长链环己烷,7天能较为彻底的除去长链烷基苯,7天对多环芳烃中萘系列、芴系列、菲系列去除率分别达98%、85%、8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560484B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0910039771.0
申请日:2009-05-2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藻菌混合微生物制剂及其制法和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微生物制剂由无菌纯栅藻、烷烃降解菌GS3C、菲降解菌GY2B、芘降解菌GP3混合制备。烷烃降解菌和芳烃降解菌组合对石油污染物中的主要组分烷烃和芳烃物质有非常好的互补降解作用。藻能为细菌提供代谢原油所需的O2,同时产生的CO2又被藻利用生长。该混合制剂能非常高效的降解修复石油污染物。在初始体积浓度为0.3%原油污染条件下,7天能较为彻底的除去烷烃中直链和难降解支链烷烃,对芳烃中萘、芴、菲及其同系物去除率分别达96%、58%、61%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6371351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310196715.8
申请日:2023-03-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a‑Ca层状氢氧化物磷酸盐吸附剂及其两步合成方法;通过改变合成层状氢氧化物的金属离子,选择对磷具有较高选择性的La3+和成本低环境友好的Ca2+,采用两步法(共沉淀和水热反应),通过纳滤膜控制材料合成的反应速率并添加重氮盐作为辅助剂,合成了对水体中磷磷酸盐具有优良吸附效果的La‑Ca层状氢氧化物吸附材料。本发明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合成材料的磷吸附容量高、磷吸附速率快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002466A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0910213819.5
申请日:2009-12-1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石油污染物的颤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藻丝呈蓝绿色,单条,无鞘,无伪分枝,横壁处不收缢,顶端藻细胞钝圆,无帽状体,藻丝由圆柱形细胞组成,细胞顶部具气囊。本发明所提供的单种颤藻可高效的降解去除石油污染物,在初始体积浓度为0.3%原油条件下,3天可以基本除去正构烷烃,5天可以基本去除长链环己烷,7天能较为彻底的除去长链烷基苯,7天对多环芳烃中萘系列、芴系列、菲系列去除率分别达98%、85%、8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4920441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622754.5
申请日:2022-06-02
IPC: C02F11/147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涉及污泥脱水领域,公开了一种阳离子型淀粉基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先将淀粉、短链醇、浓度为10mol/L以上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均匀,后向体系中加入环氧丙烷,搅拌使体系充分溶胀;(2)向步骤(1)的体系中加入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溶液,加热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经过洗涤、中和、干燥得到产品,获得阳离子絮凝剂。该方法工艺简单、可靠,且成本低,所得阳离子絮凝剂具有安全高效,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