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37156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120844.0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江苏长三角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9K17/40 , C09K17/42 , C02F1/72 , C02F1/28 , B09C1/08 , B09C1/00 , B01J20/28 , B01J20/20 , B01J20/18 , B01J20/12 , B01J20/30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结构氧化剂缓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将多孔材料对氧化剂进行预吸附作为内核材料;(2)将氧化剂、海藻酸钠溶液与所述内核材料搅拌均匀,形成均一的悬浮液A;(3)将聚丙烯酸溶解在交联剂溶液中,形成固化液B;(4)将所述悬浮液A逐滴加入到所述固化液B中,得到核壳结构氧化剂缓释材料。本发明的核壳结构氧化剂缓释材料,氧化剂缓释性能稳定,当水体中三氯乙烯的初始浓度为40mg/L时,在10天内氧化剂缓释材料对三氯乙烯的降解率达到99%以上,在12天内可达100%。因此,本发明的核壳结构氧化剂缓释材料在原位修复地下土壤三氯乙烯污染物领域具有巨大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42563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751358.8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江苏长三角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壳结构的PRB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惰性材料为载体,在载体的表面、孔道中负载一层活性材料,活性材料由纳米零价铁、天然矿物材料和多孔材料组成,惰性载体为活性材料提供较高的机械强度,防止活性材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板结、破碎,纳米零价铁、天然矿物材料和多孔材料在载体上以涂层状态存在,接触面积大,渗透性好。本发明制备的核壳结构的PRB活性材料,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具备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42561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751513.6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江苏长三角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01J20/08 , B01J20/20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地下水污染修复的PRB填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沉积沉淀法,将LDHs材料均匀负载在生物炭上,同时,通过焙烧、浸渍、干燥的技术手段,将螯合剂阴离子插入LDHs材料的层间结构,最终制得PRB填充材料,用于地下水的重金属污染修复。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制备成本较低,具有优异的吸附、稳固化地下水中重金属的性能,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244742B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1710326579.4
申请日:2017-05-10
Applicant: 江苏长三角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工业污水中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的方法,包括:(1)、取化工厂工业污水,测试其初始氨氮浓度;(2)、将复合微生物菌剂加入工业污水中,再加入一定量的碳源,然后进行微生物的培育;(3)在化工厂工业污水中加入硅藻土,搅拌,抽滤,得到上清液;(4)在上清液中再次加入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和碳源,并进行培育;(5)将上清液进行离心处理后,得到上清液即为进行修复完的工业污水。本申请通过以已筛选出的高效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株,即拉乌尔菌和假单胞菌的复合菌剂为菌源,接种扩培后,应用于高污染的工业污水的净化处理,主要是超标氨氮浓度的降低。该复合菌剂处理工业污水,具有操作简便、效率高、处理效果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25966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827982.1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江苏长三角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修复治理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具有快速清洗能力的污染土壤治理系统及其方法,其中的一种具有快速清洗能力的污染土壤治理系统具体包括双轨轨道和料斗车辆组件,所述的双轨轨道首尾相连,所述的料斗车辆组件沿着双轨轨道依次经过上料工位、检测加药工位、修复室、抬升平台和清洗室,所述检测加药工位的正上方水平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左右连成一体并通过设置在底部的立柱进行支撑,第一支撑板的顶部从左往右设置有三个复配改性活化药剂配料存储箱。本发明利用料斗车辆组件可以将待处理的土壤运至检测加药工位,其可以通过添加复配改性活化药剂的方式来加快土壤脱水,提高了治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04757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127996.6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江苏长三角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 C04B38/08 , C04B16/08 , C04B20/02 , C04B111/40 , C04B11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直接空气捕集的吸碳自修复轻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该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400~500份胶凝材料、400~600份吸碳轻质骨料、20~25份外加剂、200~250份水。本发明采用轻质骨料制备混凝土,有助于减少结构自重恒载;增强其防火隔热性能;同时,通过混凝土对空气中浓度极低的CO2进行吸附,有助于从根源处缓解当前的气候变化问题;最后,直接利用空气中取之不尽的CO2作为混凝土自修复材料CaCO3的原料,将大幅降低混凝土自修复材料的成本,有助于增强自修复混凝土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41593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111157259.3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江苏长三角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型化高浓度污染土壤异位热脱附系统,包括回转窑、二燃室、除尘过滤器、换热冷却器和脱硫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冷却器内设置有第一换热管道和第二换热管道,所述第二换热管道的两端伸出换热冷却器并分别与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相连,所述的出气管道与六向阀相连,六向阀的第一出气口通过第一输送管道与回转窑的辅助进气口相连通,六向阀的第二出气口通过第二输送管道与二燃室的辅助进气口相连通,六向阀的第三出气口与热气外送管道相连。本发明利用换热冷却器对二燃室排出烟气的热量进行采集,并通过空气把采集的热量重新输送进回转窑和二燃室,此方式能够有效减少能源的损耗,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090949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813685.7
申请日:2020-08-13
Applicant: 江苏长三角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09C1/06 , B02C4/02 , B02C4/30 , B02C4/42 , F23G7/14 , F23G5/033 , F23G5/16 , F23G5/20 , F23G5/44 , F23G5/46 , F23J15/02 , F23J1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浓度污染土壤的高效节能异位热脱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回转窑、二燃室、布袋除尘器和脱硫塔,所述的回转窑一端的进料口连接有螺旋输送器,所述的回转窑的另一端以及二燃室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天然气燃烧器,所述的布袋除尘器的出气口通过第一管道与脱硫塔的进气口相连,所述的第一管道上安装有第一引风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粉碎箱体、上料机、料斗输送机构和换热冷却器,所述的预粉碎箱体固定在上料机左端的顶部,所述的料斗输送机构包括料斗、行走机构和牵引机构,所述的料斗通过行走机构悬挂在滑轨的下方,所述的行走机构通过传动杆与设置在滑轨上的牵引机构相连。本设计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实用高效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813059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589004.7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江苏长三角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京大学
IPC: C02F1/72 , B01J23/745 , C02F101/36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高纯氧化铁活化低浓度高铁酸盐降解卤代酚类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为:常温下,将高铁酸钾粉末溶解在硼砂或者磷酸氢二钾缓冲液中,配制Fe(VI)溶液;将Fe(VI)溶液加入含有卤代酚类化合物和高纯氧化铁的硼酸缓冲液中,搅拌反应进行降解。本发明纳米高纯氧化铁活化低浓度高铁酸盐降解卤代酚类化合物的方法,通过纳米α‑Fe2O3实现Fe(VI)的活化,通过具有尺寸效应纳米级颗粒物替代添加的铁盐原位生成铁氧化物在Fe(VI)溶液的活化角色,快速降解水体中微量的五氯苯酚,同时实现活化剂的循环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941593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157259.3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江苏长三角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型化高浓度污染土壤异位热脱附系统,包括回转窑、二燃室、除尘过滤器、换热冷却器和脱硫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冷却器内设置有第一换热管道和第二换热管道,所述第二换热管道的两端伸出换热冷却器并分别与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相连,所述的出气管道与六向阀相连,六向阀的第一出气口通过第一输送管道与回转窑的辅助进气口相连通,六向阀的第二出气口通过第二输送管道与二燃室的辅助进气口相连通,六向阀的第三出气口与热气外送管道相连。本发明利用换热冷却器对二燃室排出烟气的热量进行采集,并通过空气把采集的热量重新输送进回转窑和二燃室,此方式能够有效减少能源的损耗,降低了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