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口径的增材制造装置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4951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583658.9

    申请日:2023-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口径的增材制造装置及控制方法,所述装置包括进料机构、可变口径出料机构和四轴运动机构,进料机构设置在四轴运动机构上;可变口径出料机构包括上连接盘、下连接盘和旋转盘,上连接盘、下连接盘和旋转盘采用同轴心的装配方式以实现旋转盘在上、下连接盘之间绕中心轴转动;上连接盘套连在进料机构上;进料机构的输出孔下端所在平面与旋转盘上表面重合,旋转盘中央设置的中心孔与输出孔的中心同轴,旋转盘通过转动改变中心孔与输出孔的角度以改变中心孔与输出孔的重叠面积以使挤出材料的口径发生变化;四轴运动机构用于配合口径的变化以实现任意位置的变径打印。通过本装置能够精确调控挤出材料的口径,提高了打印精度。

    基于机器学习的增材制造金属材料逆向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8097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51663.9

    申请日:2023-06-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增材制造金属材料逆向设计方法,包括:根据历史数据建立源域、目标域数据集;建立并训练源域性能预测模型;迁移模型参数,建立并训练目标域性能预测模型;建立并训练成分设计模型;输入目标性能与要求,得初始材料成分;将初始材料成分输入目标域性能预测模型预测性能;判断预测性能与目标性能的误差,若不在允许范围,重新建立模型,反之,材料成分设计完成;按所设计成分制备所需形式材料,通过金属增材制造技术成形并验证性能。本申请通过机器学习技术在现有金属成分及性能数据较少时,挖掘材料“成分—性能”之间的隐式复杂关系,实现面向性能要求的增材制造金属材料设计,提高新材料的研发效率。

    一种容积适应型眼眶轻量化修复体及其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17191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794034.7

    申请日:2022-07-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容积适应型眼眶轻量化修复体及其成型方法,该修复体包括多孔承托固定结构以及微孔局部加厚结构,多孔承托固定结构安装于患者眼眶内,为一曲面,其上开有若干小孔;多孔承托固定结构不与骨接触的一侧设置有微孔局部加厚结构,其上表面为一曲面,该曲面与多孔承托结构所包围空间采用多孔结构进行填充。本发明通过个性化设计实现修复体与原眼眶骨结构配合的优化,通过加入微孔结构为结构提高生物相容性与细胞长入性能,在结构和生物学两方面实现修复体与骨折部位的良好整合。另外,本发明采用微孔局部加厚及轻量化多孔结构的设计,实现了眼眶容积填充及修复体的减重,达到了符合术后美观要求且质量较轻的效果。

    一种空间超声高能束成形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88301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421218.9

    申请日:2022-04-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超声高能束成形装置与方法;包括激光器、超声振子和成型基板;超声振子以阵列形式,安装于矩形框架四周的安装槽内,形成一由超声振子围成的矩形超声通道;矩形框架由丝杆机构驱动其沿安装基台的Z方向直线移动,其垂直平面的水平和竖直方向分别为X方向和Y方向;超声振子在XY方向上的平面阵列排布,两个超声振子相对组成一组驻波发生模块,两组处于同一XY平面上相互垂直的驻波发生模块构成一组XY驻波位移模块;材料供给系统将材料送至矩形超声通道的超声驻波波节处,材料在超声驻波作用下悬停于其中;超声发生控制器控制超声波的频率和相位,实现材料在驻波发生模块连线方向上的运动,实现材料在XY平面的移动和传送。

    一种自循环供料3D打印机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11590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110423204.6

    申请日:2021-04-20

    Abstract: 一种自循环供料3D打印机,包括旋转平台、旋转模块、刮刀模块、打印模块和供料模块;旋转平台上开有凹槽,凹槽的底部开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打印模块包括可升降的打印平台,供料模块包括可升降的供料活塞,打印平台嵌入第一通孔内并与第一通孔滑动连接,供料活塞嵌入第二通孔内并与第二通孔滑动连接;旋转模块安装在旋转平台上,刮刀模块包括用于铺覆打印材料的刮刀,旋转模块与刮刀模块连接并带动刮刀旋转,从而刮刀在凹槽内将供料活塞上的打印材料铺覆在打印平台上。还涉及一种自循环供料3D打印机的控制方法,采用上述自循环3D打印机。本发明对打印材料的利用率高,且打印速度快,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