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103107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1911362695.7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M7/02 , G01M7/08 , G01M13/00 , G01R31/3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调峰储能装置的试验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属于储能电池系统领域,包括试验箱、试验台、电子负载器、水冷机、冲击波发射器、撞击试验装置、针刺试验装置和挤压试验装置等;试验台设置在试验箱内,用于放置储能电池;热成像仪和红外监测探头均安装在试验台的上方,用于监测储能电池;气体测量仪安装在试验箱的内部顶部,鼓风机、氮气罐和压缩机均设置在试验箱的外部且均与试验箱的内部连通,温度调节器安装在试验箱的内部底部;电子负载器、水冷机、冲击波发射器、撞击试验装置、针刺试验装置和挤压试验装置用于对储能电池进行试验。该试验系统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可进行针刺、振动、撞击等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8584064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068875.5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烟气污染物测量方法及装置,涉及污染物测量技术领域。在执行所述方法时,先获取多个测孔的测孔位置,再分别在多个测孔的深度方向上布置多个测点,然后确定多个测孔分别对应的平均通量以及多个测孔在深度方向上的多个测点分别对应的通量,最后根据多个测孔分别对应的平均通量以及多个测孔在深度方向上的多个测点分别对应的通量,确定多个测孔分别对应的等效测点,以利用多个测孔分别对应的等效测点,对烟气污染物进行测量。这样,通过多个测孔分别对应的平均通量以及多个测孔在深度方向上的多个测点分别对应的通量确定等效测点,利用等效测点对烟气污染物进行测量,可以提高对烟气污染物进行测量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03458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67701.9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及方法,包括湿法脱硫设备、碳酸化反应设备、煅烧反应设备和二氧化碳收集设备;所述湿法脱硫设备的烟气输出端、所述碳酸化反应设备、所述煅烧反应设备和二氧化碳收集设备依次连通,以形成二氧化碳捕集通路;所述煅烧反应设备具有固态物回收部;所述湿法脱硫设备的烟气输出端通过第一管路组件依次连通所述固态物回收部、所述碳酸化反应设备的输入端,以形成所述碳酸化反应设备的原料第一供给支路;所述湿法脱硫设备的烟气输出端还通过第二管路组件与所述碳酸化反应设备的输入端连通,以形成所述碳酸化反应设备的原料第二供给支路,具有充分吸收烟气中二氧化碳以降低系统碳排放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59424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575842.3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开发区分公司
Inventor: 杜振 , 严新荣 , 刘博 , 冯前伟 , 王东振 , 赵冰 , 李森 , 罗聪 , 张立麒 , 朱文韬 , 喻江 , 晋银佳 , 李壮 , 黄裕栋 , 李晶 , 晏敏 , 郭栋 , 张杨 , 江建平 , 杨用龙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N+M级固体床固体吸附CO2捕集系统及运行方法,包括N+M个反应器、烟气总管及出气总管,反应器均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反应器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均与烟气总管连通,相邻的两个反应器中,前一个反应器的出气口与后一个反应器的进气口相连通;反应器的出气口与出气总管的进气口连通;使用过程中,通过控制气体的流动方向,以使N个反应器同时进行CO2的N级吸附,M个反应器进行CO2的脱附。本发明能够有效避免循环过程中的磨损,同时通过N级吸附反应器和M级脱附反应器耦合配置,有效实现高效捕集,同时与燃煤机组凝结水系统耦合实现余热梯级利用,实现固体吸附低能耗、低损耗的CO2捕集。
-
公开(公告)号:CN11633781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88801.1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烟气中三氧化硫的在线监测装置,包括:采样枪,用于采集烟气;吸收装置,用于防止二氧化硫氧化和吸收烟气中的三氧化硫;混合箱,用于混合吸收液和沉淀剂,得到混合液;雾化器,用于雾化所述混合液;与雾化器连接的蒸发室,用于干燥混合液雾滴以形成干燥颗粒气流;与蒸发室连通的光散射测量室,用于对干燥颗粒气流进行光散射测量,得到颗粒质量浓度;控制装置,用于根据颗粒质量浓度确定烟气中的三氧化硫浓度。将三氧化硫气态转化为固体,利用光散射法测量三氧化硫浓度,具有准确性高、重复性好、测量速度快、能在线监测的优点,解决了目前三氧化硫监测只能采用离线监测法测量的现状。
-
公开(公告)号:CN116227705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11408.2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7/1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温预测系统及使用方法,该烟温预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SCR脱硝反应器入口的数据;数据预处理单元,用于依据数据计算SCR脱硝反应器入口的SO3浓度与NH3浓度;烟温预测模型构建单元,用于依据SO3浓度与NH3浓度,建立烟温预测模型;预测模型计算单元,用于将SCR脱硝催化剂的运行流程导入烟温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得到SCR脱硝催化剂的开始供氨烟温、最低许用运行烟温、最低可连续运行烟温以及可逆反应烟温预测值。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准确、有效的预测SCR脱硝催化剂的开始供氨烟温、最低许用运行烟温、最低可连续运行烟温以及可逆反应烟温,进而指导燃煤电厂SCR脱硝装置的建设与优化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72206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511864.0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宽负荷脱硝系统及运行方法,包括锅炉、旋风筒、还原剂罐和缓冲罐;锅炉上部内壁设置有第一喷枪,旋风筒出口处管道内壁设置有第二喷枪;还原剂罐与缓冲罐连通第一进液管,第一进液管依次连通有第一控制阀和第一输送泵;第一喷枪和第二喷枪与缓冲罐之间分别连通有第二进液管和第三进液管,第二进液管连通有第二控制阀,第三进液管连通有第三控制阀,第一喷枪、第二喷枪、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和第一输送泵均与外部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此系统在低负荷下能够实现稳定NOx控制,从而实现循环流化床锅炉宽负荷运行时NOx的高效、稳定、精准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2446000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2011155680.6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速度分布的流场相似度评估方法,属于烟气治理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1、对待研究截面进行网格划分,用风速仪或皮托管测量不同工况条件下各网格中心点的速度,获取截面速度分布;2、计算不同工况条件下截面烟气流速的均值,按平均烟气流速为10m/s对不同工况条件下速度分布进行对标处理,求取差异矩阵;3、依据数理统计理论,分析给出联系度、集中度、相关系数指标;4、根据步骤3的3个指标建立相似度评估函数,并给出相似程度判据。本发明可评估不同运行工况条件下SCR烟气脱硝装置内部流场分布的相似度即流场的稳定性,为流场均化明确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09046780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808180.4
申请日:2018-07-22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协同冷凝湿式电除尘器及其工作方法,属于工业废气净化环保及能源领域。随着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工作的全面推进,常规污染物指标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如何有效解决微细颗粒物以及可凝结颗粒物的控制,成为当前燃煤烟气除尘领域的重要课题。本发明通过将湿式电除尘器与烟气冷凝装置有机结合,实现烟气中颗粒物的先冷凝后荷电,从而促进烟气中的可凝结颗粒物凝结以及微细颗粒物团聚,提升除尘器除尘效率与SO3等污染物协同脱除能力。本发明系统流程简单,运行稳定,投资与运行成本低,可操作性强,对新建燃煤机组或现役机组改造均具有适用性,因此具有良好的环保、经济效益与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386662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750781.6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利用脱硫灰进行烟气硫碳捕集的系统及方法,以半干法脱硫系统的脱硫灰作为硫、碳捕集吸收剂的原材料,整体系统以及方法实现脱硫灰固废利用、二氧化硫捕集、二氧化碳捕集、脱碳烟气高温余热利用等多重目的。通过利用富含钙质固体废弃物的脱硫灰生产钙基吸收剂,不仅能够显著削减吸收剂的原材料费用,还可以有效解决这些废弃物堆积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此外,由于脱硫灰的来源地靠近CO2排放源头,这为工业生产与资源循环利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通过将脱硫灰的生产接收以及含碳烟气回收利用等工艺环节进行集成和优化,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钙基材料的外采,根本上降低用于捕集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整体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