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46000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011155680.6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速度分布的流场相似度评估方法,属于烟气治理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1、对待研究截面进行网格划分,用风速仪或皮托管测量不同工况条件下各网格中心点的速度,获取截面速度分布;2、计算不同工况条件下截面烟气流速的均值,按平均烟气流速为10m/s对不同工况条件下速度分布进行对标处理,求取差异矩阵;3、依据数理统计理论,分析给出联系度、集中度、相关系数指标;4、根据步骤3的3个指标建立相似度评估函数,并给出相似程度判据。本发明可评估不同运行工况条件下SCR烟气脱硝装置内部流场分布的相似度即流场的稳定性,为流场均化明确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3378353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533814.1
申请日:2021-05-14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7/16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网格化测试的NOx通量分布相似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烟道截面划分网格,用皮托管和烟气分析仪分别测试不同工况下各网格的速度和NOx浓度,相应计算不同工况下的NOx通量分布;步骤2:计算不同工况下烟道截面NOx总通量以及NOx通量分布矩阵标准差,按总通量一致原则计算转换系数,求取点除矩阵;步骤3:依据数理统计理论,分别定义联系度、集中度和对比度3个指标;步骤4:结合上述指标建立相似度综合评估函数,并给出相似的判据。本发明通过构建NOx通量分布相似评估方法,评估不同运行工况下烟气脱硝装置内部烟气条件的相似性,为多工况协同优化和重构烟气条件提供了指引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1569647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08440.6
申请日:2020-05-14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SCR脱硝入口流场调节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调节装置包括导流板、调节控制器、传动调节连接装置和流速测量装置;传动调节连接装置设置在脱硝反应器上部烟气进口处;导流板采用多块弧形板,成排地均布在脱硝反应器上部烟气进口处,并和传动调节连接装置连接;流速测量装置安装在脱硝反应器下部烟气出口处,流速测量装置与调节控制器通信连接;调节控制器通过传动调节连接装置能使导流板进行转动调节。调节控制器作为系统调节核心,实时获取脱硝出口烟气流速分布、锅炉负荷及燃烧参数及锅炉参数历年运行大数据,综合判断烟气流场状态,在不同烟气条件下,自动通过传动调节连接装置调整导流板角度,使脱硝装置内烟气流场分布趋于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11103107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11362695.7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M7/02 , G01M7/08 , G01M13/00 , G01R31/3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调峰储能装置的试验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属于储能电池系统领域,包括试验箱、试验台、电子负载器、水冷机、冲击波发射器、撞击试验装置、针刺试验装置和挤压试验装置等;试验台设置在试验箱内,用于放置储能电池;热成像仪和红外监测探头均安装在试验台的上方,用于监测储能电池;气体测量仪安装在试验箱的内部顶部,鼓风机、氮气罐和压缩机均设置在试验箱的外部且均与试验箱的内部连通,温度调节器安装在试验箱的内部底部;电子负载器、水冷机、冲击波发射器、撞击试验装置、针刺试验装置和挤压试验装置用于对储能电池进行试验。该试验系统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可进行针刺、振动、撞击等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0064285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292685.4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高温且强化混合的高效SNCR喷射装置及其工作方法。传统SNCR喷枪存在高温变形、射流覆盖面积小及混合效果差等缺陷。炉内还原剂管道设置在炉内冷却管道内部,炉内还原剂管道采用多种布置形式实现射流在锅炉内的全覆盖,强化混合装置设置在还原剂射流区域的上游或者下游。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其一,冷却系统能够保证炉内喷射系统连续稳定运行。其二,炉内喷射管路布置形式多样化。其三,强化混合装置能够强化烟气与还原剂的混合,提高脱硝效率。其四,还原剂喷射方向的多向性能,能够提高一套喷射系统的多工况适应性。综上,本发明改造工程量小、运行稳定,无需专人操作,只需停机期间检查维护即可,设备及运行维护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1744672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010517642.4
申请日:2020-06-09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百叶窗的圆弧形阳极板除尘器,属于除尘器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烟气进口、烟气出口和除尘器壳体,所述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分别安装在除尘器壳体的两端,其特点在于:还包括百叶窗组和除尘装置,所述百叶窗组和除尘装置沿着烟气流动方向依次安装在除尘器壳体内,所述除尘装置包括阳极板和阴极线,所述阳极板呈圆弧形结构设置。百叶窗组将进入电场区的烟气中烟尘向下部分离;圆弧形阳极板截面和以阴极线为中心的圆弧重合,最大限度的保证电晕区电场强度的均匀性,在除尘器体积不变的前提下增加集尘面积;阳极板边缘设有多孔区的阳极板能有效改善局部烟气流速过大造成的已捕集烟尘的二次扬尘情况发生,进而提高除尘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068451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1911286344.2
申请日:2019-12-13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湿调控细颗粒物高效脱除的装置及方法,采用横截面结构尺寸相同的箱体结构,且主体通道采用流道中心线重合的串联布置方式,通过先负直流预除尘、一次烟气温湿度调控、声电耦合凝并、二次烟气温湿度调控、后负直流除尘的形式,结合重力沉降、过滤捕集作用、凝结成核作用、声电耦合作用强化细颗粒物的碰撞凝并作用,分区域逐步实现大小粒径颗粒物的高效脱除;通过两级烟气温湿调控收尘区的串联作用以及声团聚和脉冲电凝并的耦合作用,实现烟气温度的局部调控和湿度的逐级加湿,同时实现大小不同粒径颗粒物的分区电凝并作用,同时通过移动网格板和移动电极板的清灰收尘作用强化了细颗粒物的捕集脱除效果,细颗粒物脱除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064285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1910292685.4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高温且强化混合的高效SNCR喷射装置及其工作方法。传统SNCR喷枪存在高温变形、射流覆盖面积小及混合效果差等缺陷。炉内还原剂管道设置在炉内冷却管道内部,炉内还原剂管道采用多种布置形式实现射流在锅炉内的全覆盖,强化混合装置设置在还原剂射流区域的上游或者下游。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其一,冷却系统能够保证炉内喷射系统连续稳定运行。其二,炉内喷射管路布置形式多样化。其三,强化混合装置能够强化烟气与还原剂的混合,提高脱硝效率。其四,还原剂喷射方向的多向性能,能够提高一套喷射系统的多工况适应性。综上,本发明改造工程量小、运行稳定,无需专人操作,只需停机期间检查维护即可,设备及运行维护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1054168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1911285330.9
申请日:2019-12-13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通道细颗粒物高效脱除的装置及方法,采用横截面结构和尺寸相同的箱体结构,且主体通道采用流道中心线重合的串联布置方式,通过先负直流预除尘、再脉冲荷电凝并和直流双极凝并、后负直流除尘的形式,结合重力沉降和惯性分离作用,通过多种电凝并方式强化细颗粒物的碰撞凝并作用,分区域逐步实现大小粒径颗粒物的高效脱除;通过脉冲荷电凝并和直流双极凝并的并联方式,利用惯性作用实现大小不同粒径颗粒物的分区电凝并作用,同时通过移动电极板的清灰收尘作用强化了细颗粒物的捕集脱除效果。本发明采用静电收尘、脉冲电凝并、直流双极凝并和惯性分离有效结合,采用逐段分级凝并脱除,颗粒物适应范围广泛,细颗粒物脱除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396752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547361.8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燃煤机组排放的CO2为植物大棚提供气肥的方法及系统,利用引风机在燃煤机组尾部烟道内抽取部分烟气,通入活性炭脱除重金属装置进行脱除重金属处理,处理后的烟气通入氨法脱硫装置进行脱除酸性气体处理,将净化后的烟气通过出口烟道、气肥母管以及气肥支管送入植物大棚内,通过观察植物大棚内CO2浓度监测装置以及植物生长状况,以调节气肥支管上流量调节阀门的方式使植物大棚内达到合适的CO2浓度。若烟气达到直接通入植物大棚的排放标准,可通过旁路烟道直接通入植物大棚。本发明在达到控制燃煤机组二氧化氮排放的同时,实现了将CO2作为气肥再利用,增进了植物生长,达到了经济效益与碳减排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