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57201B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110304299.6
申请日:2011-10-10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898 , A61K9/06 , A61P9/14 , A61K31/045 , A61K35/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通过镇痛、抗炎、改善微循环达到治疗化疗所致静脉损伤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所含的活性成分由下列重量份原料配比制备而成:芦荟汁30-50份、白芨10-30份、白芷5-15份、胡黄连10-30份、珍珠粉3-7份、冰片1-3份,并采用了相应的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具有镇痛、抗炎、改善微循环,治疗化疗所致静脉损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732669B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010100533.9
申请日:2010-01-25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9066 , A61P15/00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通过清热祛湿,消肿解毒,化瘀消痈,行气止痛而达到治疗妇科炎症之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地,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妇科炎症的中药,它所含的活性成分由下列重量份原料配比制备而成:败酱草10-50份、大血藤10-50份、莪术5-25份、刘寄奴5-25份。该中药制剂具有清热祛湿,消肿解毒,化瘀消痈、行气止痛的功效。
-
公开(公告)号:CN102225138A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申请号:CN201110172601.7
申请日:2011-06-24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889 , A61K36/896 , A61P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通过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散结止痛达到治疗骨折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所含的活性成分由下列重量份原料配比制备而成:苏木20-40份、刘寄奴40-60份、没药10-30份、丁香5-15份、荜茇20-40份、血竭5-15份、瓜蒌根80-120份、肉桂10-30份、白芷20-40、和松节油5-15份,并采用了相应的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具有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散结止痛,治疗骨折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138989A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1110081246.2
申请日:2011-04-01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736 , A61K9/06 , A61K47/44 , A61P17/02 , A61K31/045 , A61K3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通过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去腐生肌达到治疗烫伤之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所含的活性成分由下列重量份原料配比制备而成:大黄10-20份,虎杖10-20份,野马追10-20份,墓头回10-20份,椿根皮10-20份、苦杏仁10-20份,冰片1-3份,炉甘石1-3份,硬脂酸20-30份,液体石蜡50-100份,甘油50-100份,三乙醇胺1-3份,蒸馏水425-475份,并采用了相应的制备方法,制成软膏剂,该中药组合物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去腐生肌作用,用于治疗烫伤。
-
公开(公告)号:CN101797292B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1010147050.4
申请日:2010-04-15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药枕芯,通过疏肝散瘀,宁心安神,缓解疲劳达到治疗失眠之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地,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用于治疗失眠的中药枕芯,它所含的活性成分由下列重量份原料配比制备而成:桑叶60-120份、玫瑰花60-120份、荷叶10-50份、野菊花10-50份、合欢花40-80份、酸枣仁40-80份和首乌藤40-80份,并采用了相应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797293A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1010147054.2
申请日:2010-04-15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药枕芯,通过芳香透达,舒筋活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达到治疗颈椎病之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地,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用于治疗颈椎病的中药枕芯,它所含的活性成分由下列重量份原料配比制备而成:葛根60-120份、薄荷60-120份、桑枝10-50份、桂枝10-50份、当归40-80份、透骨草40-80份、红花40-80份、威灵仙40-80份、钩藤40-80份,并采用了相应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732669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1010100533.9
申请日:2010-01-25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9066 , A61P15/00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通过清热祛湿,消肿解毒,化瘀消痈,行气止痛而达到治疗妇科炎症之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地,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治疗妇科炎症的中药,它所含的活性成分由下列重量份原料配比制备而成:败酱草10-50份、大血藤10-50份、莪术5-25份、刘寄奴5-25份。该中药制剂具有清热祛湿,消肿解毒,化瘀消痈、行气止痛的功效。
-
公开(公告)号:CN101647954A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910034707.3
申请日:2009-09-04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898 , A61K9/70 , A61K47/32 , A61P15/00 , A61K31/045
Abstract: 一种用于治疗宫颈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它所含的活性成分由下列重量份原料配比制备而成:芦荟10-30份;白芨5-15份;冰片0.5-1.5份。现代研究认为本品外用可通过机体的神经反射机制,增强机体的防卫能力,刺激肉牙组织增生,促进生肌敛疮作用;对葡萄球菌、链球菌具有抑制作用,且可以在局部形成一保护膜,能控制和防止感染;可缩短血凝时间,减少出血,从而有利于创面的愈合。以上诸药相合,共凑清热消毒,活血行滞,化腐生肌之效。功效特点:本方具有清热消毒,化淤行滞,祛腐生肌的作用。适用范围:急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阴道炎。
-
公开(公告)号:CN102335343B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110304296.2
申请日:2011-10-10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898 , A61P9/14 , A61K31/045 , A61K35/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通过镇痛、抗炎、改善微循环达到治疗痔疮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所含的活性成分由下列重量份原料配比制备而成:芦荟汁30-50份、白芨10-30份、虎杖30-50份、血竭3-7份、珍珠粉3-7份、冰片1-3份,并采用了相应的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具有镇痛、抗炎、改善微循环,治疗痔疮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335342B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110304256.8
申请日:2011-10-10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898 , A61K9/06 , A61P17/00 , A61K33/24 , A61K35/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通过清除氧自由基达到治疗黄褐斑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所含的活性成分由下列重量份原料配比制备而成:芦荟汁30-50份、白芨20-40份、白芷10-30份、密陀僧1-3份、珍珠粉3-7份、苦杏仁1-3份、冰片1-3份,并采用了相应的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具有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减少黑色素的生成,修复肌肤受损纤维,活化皮肤组织细胞,延缓皮肤衰老,治疗黄褐斑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