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33895B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210115347.1
申请日:2012-04-19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C08B37/00 , C07C49/835 , C07C45/61 , C07J63/00 , C07H15/256 , C07H1/08 , A61P29/00 , A61P31/12 , A61P37/08 , A61P37/02 , A61P39/06 , A61P35/00 , A61P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利用甘草的提取制备方法,属中药技术领域,采用聚酰胺-大孔树脂联用技术分离制备了具有高附加值的异甘草素、甘草酸和甘草多糖。本发明工艺路线简单,不需要使用有毒有机溶剂,生产过程绿色、安全,适宜于规模化生产,可大大提高甘草的综合利用度,节省中药资源,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2633895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115347.1
申请日:2012-04-19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C08B37/00 , C07C49/835 , C07C45/61 , C07J63/00 , C07H15/256 , C07H1/08 , A61P29/00 , A61P31/12 , A61P37/08 , A61P37/02 , A61P39/06 , A61P35/00 , A61P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利用甘草的提取制备方法,属中药技术领域,采用聚酰胺-大孔树脂联用技术分离制备了具有高附加值的异甘草素、甘草酸和甘草多糖。本发明工艺路线简单,不需要使用有毒有机溶剂,生产过程绿色、安全,适宜于规模化生产,可大大提高甘草的综合利用度,节省中药资源,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