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推流曝气机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723508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910260516.9

    申请日:2009-12-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潜水推流曝气机,它能够在自吸曝气向水体充氧的同时还对水体进行造流,具有构造简单、制造方便等优点。它包括有推流叶轮(1)、减速箱(2)、潜水电机(3)、进水导叶(4)、射流叶轮(5)、出水导叶(6)、进气管(7)和喉管(8),推流叶轮(1)与减速箱(2)的低速端输出轴相连,减速箱(2)与潜水电机(3)相连接将电机(3)的动力进行分配同时传递给推流叶轮(1),进水导叶(4)同时连接电机(3)和出水导叶(6),射流叶轮(5)安装在进水导叶(4)和出水导叶(6)之间并与电机(3)的高速端转子轴相连,出水导叶(6)上设有进气管(7),同时设有喉管(8)与出水导叶(6)相连接。

    潜水推流曝气机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723508B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0910260516.9

    申请日:2009-12-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潜水推流曝气机,它能够在自吸曝气向水体充氧的同时还对水体进行造流,具有构造简单、制造方便等优点。它包括有推流叶轮(1)、减速箱(2)、潜水电机(3)、进水导叶(4)、射流叶轮(5)、出水导叶(6)、进气管(7)和喉管(8),推流叶轮(1)与减速箱(2)的低速端输出轴相连,减速箱(2)与潜水电机(3)相连接将电机(3)的动力进行分配同时传递给推流叶轮(1),进水导叶(4)同时连接电机(3)和出水导叶(6),射流叶轮(5)安装在进水导叶(4)和出水导叶(6)之间并与电机(3)的高速端转子轴相连,出水导叶(6)上设有进气管(7),同时设有喉管(8)与与出水导叶(6)相连接。

    潜水推流曝气机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626883U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0920276385.9

    申请日:2009-12-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Y02W10/3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潜水推流曝气机,它能够在自吸曝气向水体充氧的同时还对水体进行造流,具有构造简单、制造方便等优点。它包括有推流叶轮(1)、减速箱(2)、潜水电机(3)、进水导叶(4)、射流叶轮(5)、出水导叶(6)、进气管(7)和喉管(8),推流叶轮(1)与减速箱(2)的低速端输出轴相连,减速箱(2)与潜水电机(3)相连接将电机(3)的动力进行分配同时传递给推流叶轮(1),进水导叶(4)同时连接电机(3)和出水导叶(6),射流叶轮(5)安装在进水导叶(4)和出水导叶(6)之间并与电机(3)的高速端转子轴相连,出水导叶(6)上设有进气管(7),同时设有喉管(8)与与出水导叶(6)相连接。

    一种利用微反应装置制备环氧丙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31661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710053706.8

    申请日:2017-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反应装置制备环氧丙烷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双氧水水溶液、甲酸水溶液和硫酸水溶液混合,得到均相溶液;(2)向微反应装置中通入氮气;(3)将步骤(1)中得到的均相溶液泵入微反应装置的同时将步骤(2)中所述微反应装置中通入的氮气切换成丙烯气体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收集流出液即可。本发明反应快速、收率、成本低廉、安全性高,操作性好,本发明的反应体积小、时间短对设备腐蚀较小;本发明的生产方法工艺简单、可连续生产,具有较高的操作安全性以及较高的选择性,能够直接放大有利于工业生产。

    一种利用微反应装置实现5-甲基-4,5,6,7-四氢噻唑并[5,4-c]吡啶的重氮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43129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600462.6

    申请日:2016-07-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5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反应装置实现5-甲基-4,5,6,7-四氢噻唑并[5,4-c]吡啶的重氮化的方法,它是以硫酸合5-甲基-4,5,6,7-四氢[1,3]噻唑并[5,4-C]吡啶-2-胺为原料,利用浓硫酸、次磷酸和亚硝酸钠,在微反应装置中制备得到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微反应装置上实现了5-甲基-4,5,6,7-四氢噻唑并[5,4-c]吡啶的重氮化,具有工艺简单、可连续生产、反应体积小、时间短,对设备腐蚀较小和较高的操作安全性以及较高的选择性等优势。同时,本发明利用微通道反应器的高效热传质能力以及易于直接放大的特征,转化率高,为75%以上,产品质量好、能耗低,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的合成5-甲基-4,5,6,7-四氢噻唑并[5,4-c]吡啶的方法,适于工业化应用。

    一种茶叶深加工行业废水的处理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3553283B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310591243.2

    申请日:2013-11-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深加工废水处理的新工艺,属于环保技术领域。该处理工艺包括絮凝预处理、两相厌氧反应器处理、膜集成处理系统处理、污泥处理、浓缩液处理等五个步骤。使用该工艺处理实现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高COD降解,高SS的降低,透过液达到循环使用指标。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首次采用联合处理工艺处理茶叶深加工废水,废水经过处理后,有机物以及悬浮物去除率高达99%,脱盐率达98%,出水的水质无色澄清无味。该工艺能够高效迅速的处理茶叶深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实现此类工业废水的循环回用,同时为其它废水处理提供了可行的实验方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