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2745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89665.5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载渐变金属带阵列的组合矩形腔宽带吸波结构,所述吸波结构由若干所述吸波单元依次排列构成,所述吸波单元包括:4个尺寸不同的矩形腔、渐变金属带阵列和NDDP3吸波材料;4个尺寸不同的所述矩形腔按照尺寸大小依次排列;所述NDDP3吸波材料浸渍在4个所述矩形腔表面;所述渐变金属带阵列分别加载在尺寸较小的3个所述矩形腔的4个侧面上。本发明通过将不同尺寸矩形腔进行组合可以扩宽吸波体的吸收带宽,同时加载渐变金属带阵列可以弥补组合矩形腔在低频段吸波性能不佳的问题,本发明在2‑40GHz频段内具有较好的吸波性能,同时在大角度斜入射情况下仍然具有较宽的吸波带宽。
-
公开(公告)号:CN11708075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215015.5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H01Q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顾调谐范围和吸收效率的宽带可调吸波器。该吸波器打破了调谐范围和吸收效率之间的制约关系,在整个频率调谐范围内均能保持高效、动态可调吸收。其基本单元金属层包括基本微带谐振结构、并联谐振枝节、直流偏置线、电可调变容二极管、贴片电阻、贴片电感、贴片电容等。通过引入并联谐振枝节,吸波器结构的阻抗负载呈现出频率依赖特性,可以满足不同频率处的阻抗匹配条件。通过直流偏置线,可以对电可调变容二极管施加外部可调的直流电压,进而实现电磁波吸收频率的动态调节。本发明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电可调变容二极管的调谐能力,有效提升了频率调谐范围和吸收效率,在雷达隐身、电磁兼容以及智能隐身系统中有许多潜在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785565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211612539.3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波导热梯度型微孔泡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得梯度分级泡沫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学性能和热学性能。其制备方法包括:将兼具介电损耗和磁损耗的改性石墨烯与热塑性树脂,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出不同石墨烯含量的复合母粒;将复合母粒在注塑机种通过超临界流体处理,然后在模腔中快速减压发泡而制备出具有吸波导热功能的梯度分级的泡沫微孔材料。这种独特的微观结构为复合材料提供了分级的电学性能和热学性能,同时梯度分级的层状结构有利于增强电磁波在材料内部的损耗,在吸波材料、储能材料和传感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536941B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211310984.4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8L23/12 , C08L87/00 , C08K3/04 , C08K3/36 , D01F8/06 , D01F1/10 , D01D5/34 , C08J9/18 , C08J9/232 , C08J9/12 , C08J9/10 , B29B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珠粒发泡聚丙烯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分别合成具有磁性的镍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材料和富含氮元素的碳纳米管材料,并通过化学结合制备出二者的复合材料,收获一种性能高且损耗机制多样的电磁波吸收剂。随后通过结构设计,制备出具有双层结构的珠粒发泡聚丙烯基泡沫材料。所得到的泡沫材料在吸波剂原有的磁电耦合效应基础上,在层间形成了良好的阻抗匹配,使整体的吸波能力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与泡沫材料的低密度优势充分结合,更大程度上实现了“轻质、高强”性能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实际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584083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312481.0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8L23/12 , C08K9/02 , C08K9/04 , C08K3/30 , C08K5/11 , C08K3/34 , C08K5/098 , C08K3/08 , C08J9/10 , C08J9/00 , C09K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波聚丙烯发泡珠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利用多巴胺包覆二硫化钼纳米粉末,再将金属铜化学镀在多巴胺/二硫化钼复合材料上,得到一种可以实现高效微波吸收的复合吸收剂;将复合吸收剂与聚丙烯树脂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混合挤出得到具有吸波性能的复合树脂母粒;将复合母粒通过两次发泡得到一种吸波聚丙烯发泡珠粒。经过二次发泡的聚丙烯复合珠粒不仅具有优异的微波吸收性能,还具有更低的堆积密度,满足新型吸波材料薄轻宽强的新需求,在新型复合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991311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030302.X
申请日:2021-09-0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H01Q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成任意极化的时间编码超表面,由各向异性单元在二维空间内周期延拓而成,其电磁特性由外部控制电路实时调控;每个单元内集成四个变容管,同一极化上集成的两个变容管由同一外部控制电路控制,不同极化的变容管由不同外部控制电路独立控制。通过周期性地切换外部控制电路提供至时间编码超表面x极化和y极化上的变容管的偏置电压,既新增了时间维度这一设计自由度,同时也在频域产生相应的谐波能量分布,因此通过设计周期性时间编码,可独立地调控一对正交极化的反射幅度与相位,最终在基波和谐波频点上实现任意极化。本发明可将线极化入射波转换至任意极化反射,在无线通信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867660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1213173.0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H01Q15/00
Abstract: 一种纸基绘制制备超材料电磁功能结构的方法,基于如下装置,写字机器人,此类机器能操控笔在纸张上进行书写和绘图,导电水笔与铅笔;具体方式是:写字机器人利用含有导电水笔的圆珠笔在纸张上绘制导体,写字机器人利用铅笔在纸张上绘制电阻,通过写字机器人直接绘制的方式实现在纸张上构造超材料电磁功能结构;将需要绘制的超材料电磁功能结构图形导入写字机器人的控制软件,使用写字机器人操控导电水笔在纸张上绘制导体或操控铅笔在纸张上绘制电阻。
-
公开(公告)号:CN107093804A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710315863.1
申请日:2017-04-2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H01Q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水滴引入到超材料设计中的方法,实现了对入射自由空间电磁波在较宽频带范围内的吸波。该方法利用特殊形状设计的水滴与介质板结合,形成具有特殊谐振模式的电磁谐振单元,实现了较好的阻抗匹配。同时,利用水的特殊电磁特性,将大部分入射电磁能量以热能的形式耗散掉,实现了对入射电磁波进行宽带有效吸收。该超材料由周期排列的人工谐振单元结构组成,每个单元结构均由三部分组成:底层金属板、中间介质板和水。将单面覆铜的介质板按仿真设计的要求凿出倒圆台状的孔,再在介质孔中填充定量的水滴即构成所设计的单元结构。本发明的优点是:样品较薄,制备简单,可以在较宽频带范围内实现良好的吸波,同时通过控制介质孔中水滴的量可以实现对吸波频带的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4725690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210507598.8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一种转极化幅度放大型超构表面天线,包括:均匀布设在xy二维平面内的反射型转极化幅度放大的超构表面单元结构;超构表面单元结构包括上表面金属层、介质层、介质层背面的金属反射层、金属反射层底部接金属馈线,上表面金属层包括两个嵌入式馈电的矩形微带贴片天线和一个射频放大电路,由其中一个矩形微带贴片天线接收入射的电磁波,通过加载的射频放大电路对电磁波进行放大,由另一个垂直方向的矩形微带贴片天线辐射出去。
-
公开(公告)号:CN11905067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251535.6
申请日:2024-09-0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持全空间多用户非对称无线通信的有源可重构电磁超构表面,将超表面无线通信技术拓展至全空间,可同时对全空间四个用户进行两两一组的独立的信息传输;通过对手性超构表面进行分区并单独调控各通道所含行馈电单元内开关二极管的开关状态,对沿相反方向入射的电磁波,可对其透、反射信道内的电磁波幅度进行独立调控,从而可同时实现双向透、反射信道涉及四用户的独立无线信息传输;根据入射电磁波传播方向的不同,本发明可借助一块有源超构表面在同一工作频率内构建两组独立的透、反射信道,且具备结构简单、易于调控、成本低廉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