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检测装置
    2.
    发明公开
    心电检测装置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9761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210717099.1

    申请日:2022-06-2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心电检测装置,不仅能够实现心率检测,更能够获得信噪比较高的心电信号。心电检测装置可以包括第一采集模块、第二采集模块和处理模块。第一采集模块可以用于与处理模块电连接,第二采集模块也可以用于与处理模块电连接。第一采集模块包括至少两个正极电极,第二采集模块包括负极电极。第一采集模块可以用于从第一检测位置采集第一电极信号并传输给处理模块。第二采集模块可以用于从第二检测位置采集第二电极信号并传输给处理模块。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电极信号和第二电极信号对用户进行心电检测。

    极化编码的OFDM-IDMA系统的联合检测译码方案

    公开(公告)号:CN107612657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934590.9

    申请日:2017-10-1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极化编码的OFDM-IDMA系统的联合检测译码方案,所述方案主要采用了极化码对OFDM-IDMA系统进行信道编码,对于待发送数据进行极化码编码,在接收端采用联合检测译码方案,并且提出了符号辅助的联合检测译码方案。所述联合检测译码方案提高了OFDM-IDMA系统中低信噪比区域误码率性能,将IDMA检测部分与极化码部分进行融合,使得译码部分信息可以及时返回检测部分,进行更加有效的信息更新,加快软信息收敛速率,改善了系统误码率性能;并对联合检测译码方案进行改进,提出了符号辅助的联合检测译码方案,降低了接收端计算复杂度,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

    心电检测装置及系统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90021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111217265.3

    申请日:2021-10-1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心电检测装置及系统,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能够降低心电检测装置的体积。该装置包括:电路板和设置有探测面、传感芯片和接口的电极。其中,探测面用于感应用户的电荷;传感芯片用于将电荷转换为电压信号以及通过接口向电路板传输电压信号;电路板用于根据电压信号生成心电波形以及通过接口向电极供电。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心电检测装置在进行心电检测时,仅需通过单个电极的一个探测面感应用户的电荷,然后通过感应到的电荷进行后续处理就能得到用户的心电波形。通过仅配置单个电极,从而降低了心电检测装置的体积,提升了心电检测装置的使用舒适度和便捷性。

    一种基于极化码的自适应堆栈译码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450456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811284264.9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极化码的自适应堆栈译码方法及系统,该系统包括:控制单元,路径计算单元,决策单元,堆栈排序单元。所述的控制单元为整个译码过程提供了控制信息;所述的路径计算单元计算出每条路径的转移概率;所述的决策单元通过两种配合使用的自适应策略来限制搜索宽度和存储堆栈深度;所述的堆栈排序单元对所有的候选路径按转移概率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有益效果:本发明提出了两种自适应策略,新增了决策单元,通过路径剪枝操作,大大降低了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并保证了译码性能,适用于各种信道场景。

    极化编码的OFDM-IDMA系统的联合检测译码方案

    公开(公告)号:CN107612657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710934590.9

    申请日:2017-10-1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极化编码的OFDM‑IDMA系统的联合检测译码方案,所述方案主要采用了极化码对OFDM‑IDMA系统进行信道编码,对于待发送数据进行极化码编码,在接收端采用联合检测译码方案,并且提出了符号辅助的联合检测译码方案。所述联合检测译码方案提高了OFDM‑IDMA系统中低信噪比区域误码率性能,将IDMA检测部分与极化码部分进行融合,使得译码部分信息可以及时返回检测部分,进行更加有效的信息更新,加快软信息收敛速率,改善了系统误码率性能;并对联合检测译码方案进行改进,提出了符号辅助的联合检测译码方案,降低了接收端计算复杂度,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

    一种ADMA场景下MIMO系统信道估计的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95134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711212641.3

    申请日:2017-11-2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DMA场景下MIMO系统信道估计的实现方法,所述的方法利用大规模MIMO系统中信道冲击响应向量的DFT的稀疏性,在最小二乘估计的基础上,针对ADMA场景提出了特定的序文—上行链路估计—下行链路估计传输策略,并依照此进行了以流水线和脉动阵列结构为主的硬件实现方法。本发明大幅降低了其他大规模MIMO系统的信道估计的复杂度和反馈信道估计结果的开销,并且得益于ADMA场景下的信道互易性,下行链路与上行链路的信道特征和估计方法十分类似;硬件实现方面得益于高效率的流水线操作和脉动阵列结构设计,整个系统的实现方案具有较低的面积和较高的数据通过率。

    一种ADMA场景下MIMO系统信道估计的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95134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1212641.3

    申请日:2017-11-2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DMA场景下MIMO系统信道估计的实现方法,所述的方法利用大规模MIMO系统中信道冲击响应向量的DFT的稀疏性,在最小二乘估计的基础上,针对ADMA场景提出了特定的序文—上行链路估计—下行链路估计传输策略,并依照此进行了以流水线和脉动阵列结构为主的硬件实现方法。本发明大幅降低了其他大规模MIMO系统的信道估计的复杂度和反馈信道估计结果的开销,并且得益于ADMA场景下的信道互易性,下行链路与上行链路的信道特征和估计方法十分类似;硬件实现方面得益于高效率的流水线操作和脉动阵列结构设计,整个系统的实现方案具有较低的面积和较高的数据通过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