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00486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010197330.X
申请日:2020-03-1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可以利用菊粉为唯一碳源直接合成丁醇的菌株,其分类命名为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菌株号为NJ4,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91080)。菌株NJ4在4‑8天时间可以利用90 g/L菊粉直接生产13.25 g/L的丁醇。本发明的菌株可以利用葡萄糖、果糖、低聚果糖和菊粉,更优选以菊粉为碳源。
-
公开(公告)号:CN111500485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010196517.8
申请日:2020-03-1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可以共利用葡萄糖和木糖的丙酮丁醇梭菌及其应用,其分类命名为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菌株号为LY4,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91081)。菌株LY4在4‑8天时间可基本利用50 g/L的葡萄糖和木糖的混糖(混合比例1:1),不存在CCR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5197978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1031788.3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胞外合成乙酸丁酯的方法,将活化的丙酮丁醇梭菌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发酵1~3天后,加入脂肪酶、萃取剂和表面活性剂继续发酵;在120h添加15g/L乙酸钠,乙酸丁酯浓度达到7.3g/L;或者在丙酮丁醇梭菌发酵96h时以10%的接种比例加入乙酸生产菌株产琥珀酸放线杆菌ΔpflA时,乙酸丁酯产量最高,达到2.2g/L;引入海藻酸钠包埋法固定ΔpflA,最高合成了2.86g/L乙酸丁酯,成功消除了前体物乙酸钠的外源添加,大大降低了成本。与传统化学法生产的乙酸丁酯相比,生物法所得的天然乙酸丁酯更加适合应用于食品及化妆品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073877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280407.3
申请日:2019-12-1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优越的温度稳定性和pH耐受性的木聚糖酶及其应用,该木聚糖酶具有优越的温度稳定性和pH耐受性。在pH6.5缓冲体系,35℃到65℃之间,此酶均可以保持活性9个小时以上不降低。在4℃,pH4.0-10.0缓冲液中均可以保持活性12个小时以上不降低,该酶可从厌氧嗜热细菌中获得,适用于不同温度,pH条件下木聚糖的分解。可用于丙酮丁醇梭菌37℃发酵产丁醇过程中,扩大底物广泛性,加强对木聚糖的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500486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197330.X
申请日:2020-03-1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可以利用菊粉为唯一碳源直接合成丁醇的菌株,其分类命名为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菌株号为NJ4,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91080)。菌株NJ4在4-8天时间可以利用90 g/L菊粉直接生产13.25 g/L的丁醇。本发明的菌株可以利用葡萄糖、果糖、低聚果糖和菊粉,更优选以菊粉为碳源。
-
公开(公告)号:CN111500485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196517.8
申请日:2020-03-1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可以共利用葡萄糖和木糖的丙酮丁醇梭菌及其应用,其分类命名为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菌株号为LY4,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91081)。菌株LY4在4-8天时间可基本利用50 g/L的葡萄糖和木糖的混糖(混合比例1:1),不存在CCR效应。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