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WLP途径和还原性甘氨酸途径协同同化甲醇的重构嗜甲基丁酸杆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480239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210181070.6

    申请日:2022-02-26

    Abstract: 一种利用WLP途径和还原性甘氨酸途径协同同化甲醇的重构嗜甲基丁酸杆菌及其应用。重构嗜甲基丁酸杆菌中包括天然WLP途径同化甲醇;所述重构嗜甲基丁酸杆菌中导入的基因包括来源于大肠杆菌的甘氨酸裂解系统氨基甲基转移酶(GcvT)、甘氨酸裂解系统H蛋白(GcvH)、甘氨酸脱羧酶(GcvP),过表达内源的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glyA)。重构的嗜甲基丁酸杆菌在以甲醇为唯一碳源中发酵验证发现较原始菌株的最大生物量提高了55.26%,甲醇同化量提高了34.47%,同时将重构菌株发酵生产合成丁酸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其最终最大生物量提高了55.26%,甲醇同化量提高了57.14%,丁酸合成量提高了(56)对比文件Philibert Tuyishime等.Novel outlookin engineering synthetic methylotrophsand formatotrophs: a course for advancingC1‑based chemicals production.World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Biotechnology.2020,第第36卷卷(第第8期期),第118篇.

    重组大肠杆菌基于纤维素一步发酵产1,2,4-丁三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65430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031302.5

    申请日:2021-0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重组大肠杆菌基于纤维素一步发酵产1,2,4‑丁三醇的方法,先构建利用木糖生产1,2,4‑丁三醇的重组大肠杆菌,将重组大肠杆菌制得的种子液接种至含有纤维素及纤维素酶的缓冲液中发酵产1,2,4‑丁三醇。现有技术中直接以葡萄糖为碳源,1,2,4‑丁三醇产量为2.9g/L,木糖至1,2,4‑丁三醇的转化率为0.29g/g。本发明以纤维素作为碳源,1,2,4‑丁三醇产量为3.52g/L,木糖至1,2,4‑丁三醇的转化率为0.352g/g。纤维素作为碳源可以保证在发酵过程中连续提供葡萄糖,操作简便,提升底物利用率,且许多废弃农业物如玉米芯等中含有大量纤维素,为后续废弃物利用提供方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