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75106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210348560.0
申请日:2022-04-01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微流场中利用烯还原酶生成(S)‑2‑甲基环己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利用(R)‑选择性的烯还原酶催化非天然反应‑脱氢反应,拆分消旋的2‑甲基环己酮得到2‑甲基‑2‑环己烯‑1‑酮和(S)‑2‑甲基环己酮;S2:利用(S)‑选择性的烯还原酶催化天然反应‑还原反应,还原2‑甲基‑2‑环己烯‑1‑酮得到(S)‑2‑甲基环己酮。本发明利用两步酶组合催化将消旋的2‑甲基环己酮去消旋化得到难合成的(S)‑2‑甲基环己酮,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可持续性强、产物收率高、光学纯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177259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03675.2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微流场中利用多酶催化合成光学活性(R)‑2‑羟基‑4‑苯丁酸的方法,首次建立了一种基于连续流的三步酶促反应工艺本发明以廉价的苯甲醛和丙酮酸为原料,通过醛缩酶、烯还原酶和酮还原酶的三级固定化酶催化反应,高效合成(R)‑HPB。通过将固定化酶分别应用于三个独立的流动模块,本发明克服了多酶级联中常见的化学不平衡及反应条件不兼容的问题。本发明为工业化生产(R)‑HPB提供了一种高效、经济的技术方案,同时拓展了酶催化合成高附加值化合物的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07840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469987.2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B01J27/043 , B01J35/00 , B01J35/02 , C02F1/30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元纳米光催化剂固定化的制备方法,属于光催化及水处理技术领域。所述的三元纳米光催化剂为CuFeS2,催化剂载体基质为海藻酸钙。本发明将纳米粉末状态的光催化剂固定在大孔凝胶中,帮助光催化剂实现了稳定的分散和重复利用,既能实现光催化剂的分离循环利用,同时不降低光催化能力。此外,大孔的固定化凝胶提高了光催化和吸附底物的效率,增强了光催化剂固定化凝胶内部的传质。本发明使用的海藻酸钙,具有透光性高、可塑性强、制备简易等特点,实现对CuFeS2催化剂的固定化,有效提高催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144672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659837.7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微流场合成雷沙吉兰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双酶借氢级联反应,将外消旋醇高效转化为对映体胺,实现手性胺的直接合成,具备较高的原子经济性和反应效率。通过醇脱氢酶催化,将外消旋的1‑茚醇完全氧化生成1‑茚满酮,同时将辅因子NADP+还原为NADPH,为后续反应提供所需的还原力;利用(R)‑选择性的还原性氨基酶催化1‑茚满酮的还原胺化反应,生成目标产物雷沙吉兰。本发明采用双酶协同催化策略,成功实现从外消旋醇到手性胺的高效转化,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绿色可持续、产物收率和光学纯度高等优势,为雷沙吉兰的合成提供了一种高效、经济、环保的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917725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703675.2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微流场中利用多酶催化合成光学活性(R)‑2‑羟基‑4‑苯丁酸的方法,首次建立了一种基于连续流的三步酶促反应工艺本发明以廉价的苯甲醛和丙酮酸为原料,通过醛缩酶、烯还原酶和酮还原酶的三级固定化酶催化反应,高效合成(R)‑HPB。通过将固定化酶分别应用于三个独立的流动模块,本发明克服了多酶级联中常见的化学不平衡及反应条件不兼容的问题。本发明为工业化生产(R)‑HPB提供了一种高效、经济的技术方案,同时拓展了酶催化合成高附加值化合物的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875106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348560.0
申请日:2022-04-01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微流场中利用烯还原酶生成(S)‑2‑甲基环己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利用(R)‑选择性的烯还原酶催化非天然反应‑脱氢反应,拆分消旋的2‑甲基环己酮得到2‑甲基‑2‑环己烯‑1‑酮和(S)‑2‑甲基环己酮;S2:利用(S)‑选择性的烯还原酶催化天然反应‑还原反应,还原2‑甲基‑2‑环己烯‑1‑酮得到(S)‑2‑甲基环己酮。本发明利用两步酶组合催化将消旋的2‑甲基环己酮去消旋化得到难合成的(S)‑2‑甲基环己酮,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可持续性强、产物收率高、光学纯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14467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659837.7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微流场合成雷沙吉兰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双酶借氢级联反应,将外消旋醇高效转化为对映体胺,实现手性胺的直接合成,具备较高的原子经济性和反应效率。通过醇脱氢酶催化,将外消旋的1‑茚醇完全氧化生成1‑茚满酮,同时将辅因子NADP+还原为NADPH,为后续反应提供所需的还原力;利用(R)‑选择性的还原性氨基酶催化1‑茚满酮的还原胺化反应,生成目标产物雷沙吉兰。本发明采用双酶协同催化策略,成功实现从外消旋醇到手性胺的高效转化,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绿色可持续、产物收率和光学纯度高等优势,为雷沙吉兰的合成提供了一种高效、经济、环保的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702558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04827.5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12N11/089 , C12N9/88 , C12N15/70 , C08G59/14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定醛缩酶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以树脂为固定化载体,包括醛缩酶的构建、环氧树脂载体的修饰和固定化醛缩酶的制备,本发明具体制备方法包括:以环氧官能团的树脂为载体,使用硼酸盐和亚氨基二乙酸修饰环氧基团,接下来用H2SO4水解剩余的环氧基团,用碘酸盐氧化酸解的二醇基为醛基,然后采用金属盐来修饰环氧树脂。最后借助环氧树脂表面的金属离子与还原剂还原希夫碱共价键对醛缩酶进行双官能团固定。本发明使用的树脂进行载体结合法,固定效率更高,更利于重复利用,降低用酶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496470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478019.6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环氧树脂及其在固定化酶中的应用。本发明以环氧树脂为载体,使用硼酸钠和亚氨基二乙酸与环氧树脂反应,实现了环氧基的开环反应,硫酸去除残留的环氧基团,NaIO4氧化酸解后的二醇基变为醛基,最后加以氯化钴用来修饰环氧树脂。借助环氧树脂表面的钴离子用于半乳糖氧化酶及过氧化氢酶的共固定,方法简单、便捷、可操作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585016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453992.4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D215/48 , C12P13/00 , C12M1/40 , C12M1/00 , B01J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微流场中利用化学‑酶级联反应生成2‑喹啉羧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利用丙酮酸依赖性醛缩酶(NahE)催化邻硝基苯甲醛和丙酮酸钠的羟醛缩合反应,得到4‑(2‑硝基苯基)‑2‑氧代丁‑3‑烯酸;S2:利用铁粉还原4‑(2‑硝基苯基)‑2‑氧代丁‑3‑烯酸中间产物的硝基为氨基,进而自发生成2‑喹啉羧酸。本发明利用微流场将化学、酶法组合催化由邻硝基苯甲醛得到喹啉环类的药物中间体,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体系兼容、可持续性强、产物收率高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