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21035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526252.2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名阳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弹性阻燃低烟增塑聚氯乙烯透明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功能透明薄膜具有高弹性、高耐磨、阻燃、烟密度低、可见光透过率高、综合力学性能优异等特点,可以用于室内家具,也可以采用该技术利用挤出成型工艺生产高弹性、高耐磨、阻燃低烟增塑PVC透明管材。本发明的高弹性阻燃低烟增塑聚氯乙烯透明薄膜,其是由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高聚合度聚氯乙烯树脂30~60份、交联聚氯乙烯树脂40~70份、非阻燃型增塑剂40~50份、阻燃型增塑剂0~10份、液体钙‑锌热稳定剂1.5~2.5份、丙烯酸酯类树脂加工助剂1~2份、润滑剂0.3~0.8份。
-
公开(公告)号:CN114921035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0526252.2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名阳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弹性阻燃低烟增塑聚氯乙烯透明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功能透明薄膜具有高弹性、高耐磨、阻燃、烟密度低、可见光透过率高、综合力学性能优异等特点,可以用于室内家具,也可以采用该技术利用挤出成型工艺生产高弹性、高耐磨、阻燃低烟增塑PVC透明管材。本发明的高弹性阻燃低烟增塑聚氯乙烯透明薄膜,其是由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高聚合度聚氯乙烯树脂30~60份、交联聚氯乙烯树脂40~70份、非阻燃型增塑剂40~50份、阻燃型增塑剂0~10份、液体钙‑锌热稳定剂1.5~2.5份、丙烯酸酯类树脂加工助剂1~2份、润滑剂0.3~0.8份。
-
公开(公告)号:CN111234296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106586.5
申请日:2020-02-21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名阳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8J9/26 , C08J5/18 , C08L27/06 , C08L33/04 , C08L23/30 , C08K13/02 , C08K3/26 , C08K5/12 , C08K5/09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提供一种非颜料法多孔高反射隔热降温PVC薄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碳酸钙作为一种成孔剂,制备非颜料法多孔高反射隔热降温PVC薄膜。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将PVC、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树脂、热稳定剂、丙烯酸酯树脂加工助剂、碳酸钙和润滑剂等混合得到预制料;②预制料塑化均匀后进入开放式炼塑机中,物料通过单螺杆挤出机过滤杂质后直接上料到五辊压延机,再通过压延、冷却、卷取工艺最后得到碳酸钙填充改性的PVC硬质薄膜;③将碳酸钙填充改性的PVC硬质薄膜先浸入稀盐酸溶液浸泡,水洗并干燥后再浸入溶剂中浸泡,取出并去除溶剂后得到非颜料法多孔高反射隔热降温PVC薄膜。
-
公开(公告)号:CN11987526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128037.0
申请日:2025-02-05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名阳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化丁腈橡胶改性增塑聚氯乙烯低烟阻燃弹性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薄膜以聚己二酸丙二醇酯为增塑剂、氢化丁腈橡胶为改性剂、复配炭黑和气相法二氧化硅为补强剂、表面包覆改性的Mg(OH)2和Sb2O3为阻燃剂等助剂,制备的薄膜具有高弹性、高极限氧指数、极低烟密度、低表面硬度、高耐候性等特点,可满足高端市场对阻燃薄膜的多功能特殊需求。本发明的氢化丁腈橡胶改性增塑聚氯乙烯低烟阻燃弹性薄膜是由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聚氯乙烯树脂65~75份、氢化丁腈橡胶25~35份、增塑剂55~65份、粉状复合稳定剂1.2~2.5份、氢氧化镁100~150份、三氧化二锑1~2份、气相法二氧化硅2~3份、炭黑10~30份。
-
公开(公告)号:CN111234296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010106586.5
申请日:2020-02-21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名阳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8J9/26 , C08J5/18 , C08L27/06 , C08L33/04 , C08L23/30 , C08K13/02 , C08K3/26 , C08K5/12 , C08K5/09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提供一种非颜料法多孔高反射隔热降温PVC薄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碳酸钙作为一种成孔剂,制备非颜料法多孔高反射隔热降温PVC薄膜。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将PVC、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树脂、热稳定剂、丙烯酸酯树脂加工助剂、碳酸钙和润滑剂等混合得到预制料;②预制料塑化均匀后进入开放式炼塑机中,物料通过单螺杆挤出机过滤杂质后直接上料到五辊压延机,再通过压延、冷却、卷取工艺最后得到碳酸钙填充改性的PVC硬质薄膜;③将碳酸钙填充改性的PVC硬质薄膜先浸入稀盐酸溶液浸泡,水洗并干燥后再浸入溶剂中浸泡,取出并去除溶剂后得到非颜料法多孔高反射隔热降温PVC薄膜。
-
公开(公告)号:CN116285156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10213084.6
申请日:2023-03-0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大海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厚邦实业有限公司
IPC: C08L27/06 , C08L23/0853 , C08L23/286 , C08K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双连续相结构的导热阻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具有双连续相结构的导热阻燃复合材料不需要使用传统的任何一种阻燃剂,仅仅利用特殊选择的双连续相聚合物体系,加上导热填料的特定加入方式,得到同时具有阻燃、导热功能和较好的力学性能的功能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具有双连续相结构的导热阻燃复合材料,是由以下体积配比的原料制成:聚氯乙烯混合物30‑40份、乙烯‑醋酸乙烯酯二元共聚物30~40份、石墨25份、氯化聚乙烯树脂0~7.5份、氯乙烯‑醋酸乙烯酯二元共聚物0~7.5份、乙烯‑醋酸乙烯酯‑极性单体三元共聚物0~7.5份。
-
公开(公告)号:CN114479256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0131766.8
申请日:2022-02-14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新鹏塑化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熔点高熔体流动速率炭黑母粒,该色母粒中炭黑质量含量高达40~50%时,质量熔体流动速率(载荷10.0kg、测试温度190℃)大于50g/10min,最高可达800g/10min,可以很容易与聚乙烯、聚丙烯树脂在熔融加工过程中混合分散,尤其是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110℃)与低熔点聚烯烃树脂包括LDPE、EVA、POE等混合满足其加工需要。本发明的低熔点高熔体流动速率炭黑母粒由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聚乙烯树脂15~30份、液体石蜡油30~40份、炭黑40~50份、功能助剂0.05~0.1份、抗氧剂小于或等于0.01份。
-
公开(公告)号:CN114907654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0526391.5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大海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L27/06 , C08L67/02 , C08K7/24 , C08K9/10 , C08K5/10 , C08K5/11 , C08J5/18 , B29C48/00 , B29C48/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各向异性高导热增塑聚氯乙烯功能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增塑PVC功能薄膜具有弹性、柔韧性、减震性能好,烟密度低、阻燃、绝缘性能好,导热系数具有强烈的方向性。本发明的各向异性高导热增塑聚氯乙烯功能薄膜,其由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聚氯乙烯树脂100份、增塑剂50~65份、硬脂酸钙1‑2份、硬脂酸锌0.1‑0.3份、丙烯酸酯类树脂加工助剂2~3份、改性石墨100~200份。
-
公开(公告)号:CN111004480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224485.1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华格电汽塑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增塑剂含量的极性橡胶生胶的制备方法。该生胶制备方法简单高效、成本较低,不仅生胶中增塑剂含量及种类可控,还可方便下游生产厂家根据配方所需自行掺入生胶与配合剂直接生产,在降低能源消耗的同时节约企业的加工费用。本发明的高增塑剂含量的极性橡胶生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聚氯乙烯预塑化:将增塑剂与热稳定剂搅拌均匀后,加入聚氯乙烯粉料进行预塑化,预塑化后冷却至室温;高增塑剂含量极性橡胶生胶制备:开炼机辊待极性橡胶包辊后,加入预塑化聚氯乙烯混炼均匀,得到高增塑剂含量的极性橡胶生胶。
-
公开(公告)号:CN113248895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488555.5
申请日:2021-07-0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华格电汽塑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聚碳酸酯改性材料,该改性材料同时具有透明、阻燃、耐候和耐高低温冲击性能,可以满足高端电子、电器产品某些户外特定严苛场合的需要。本发明的多功能聚碳酸酯改性材料,是由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聚碳酸酯60~80份、聚碳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的混合物20~40份、阻燃剂0.08~0.1份、紫外光吸收剂0.3~0.5份、抗氧剂B900 0.1~0.3份、润滑剂0.1~0.2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