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8515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13084.6
申请日:2023-03-0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大海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厚邦实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双连续相结构的导热阻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具有双连续相结构的导热阻燃复合材料不需要使用传统的任何一种阻燃剂,仅仅利用特殊选择的双连续相聚合物体系,加上导热填料的特定加入方式,得到同时具有阻燃、导热功能和较好的力学性能的功能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具有双连续相结构的导热阻燃复合材料,是由以下体积配比的原料制成:聚氯乙烯混合物30‑40份、乙烯‑醋酸乙烯酯二元共聚物30~40份、石墨25份、氯化聚乙烯树脂0~7.5份、氯乙烯‑醋酸乙烯酯二元共聚物0~7.5份、乙烯‑醋酸乙烯酯‑极性单体三元共聚物0~7.5份。
-
公开(公告)号:CN116285156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10213084.6
申请日:2023-03-0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大海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厚邦实业有限公司
IPC: C08L27/06 , C08L23/0853 , C08L23/286 , C08K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双连续相结构的导热阻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具有双连续相结构的导热阻燃复合材料不需要使用传统的任何一种阻燃剂,仅仅利用特殊选择的双连续相聚合物体系,加上导热填料的特定加入方式,得到同时具有阻燃、导热功能和较好的力学性能的功能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具有双连续相结构的导热阻燃复合材料,是由以下体积配比的原料制成:聚氯乙烯混合物30‑40份、乙烯‑醋酸乙烯酯二元共聚物30~40份、石墨25份、氯化聚乙烯树脂0~7.5份、氯乙烯‑醋酸乙烯酯二元共聚物0~7.5份、乙烯‑醋酸乙烯酯‑极性单体三元共聚物0~7.5份。
-
公开(公告)号:CN114907654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0526391.5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大海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L27/06 , C08L67/02 , C08K7/24 , C08K9/10 , C08K5/10 , C08K5/11 , C08J5/18 , B29C48/00 , B29C48/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各向异性高导热增塑聚氯乙烯功能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增塑PVC功能薄膜具有弹性、柔韧性、减震性能好,烟密度低、阻燃、绝缘性能好,导热系数具有强烈的方向性。本发明的各向异性高导热增塑聚氯乙烯功能薄膜,其由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聚氯乙烯树脂100份、增塑剂50~65份、硬脂酸钙1‑2份、硬脂酸锌0.1‑0.3份、丙烯酸酯类树脂加工助剂2~3份、改性石墨100~200份。
-
公开(公告)号:CN114907654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526391.5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大海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L27/06 , C08L67/02 , C08K7/24 , C08K9/10 , C08K5/10 , C08K5/11 , C08J5/18 , B29C48/00 , B29C48/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各向异性高导热增塑聚氯乙烯功能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增塑PVC功能薄膜具有弹性、柔韧性、减震性能好,烟密度低、阻燃、绝缘性能好,导热系数具有强烈的方向性。本发明的各向异性高导热增塑聚氯乙烯功能薄膜,其由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聚氯乙烯树脂100份、增塑剂50~65份、硬脂酸钙1‑2份、硬脂酸锌0.1‑0.3份、丙烯酸酯类树脂加工助剂2~3份、改性石墨100~200份。
-
公开(公告)号:CN11877237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77122.X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8G5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磷氮硫低聚物阻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阻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含磷氮硫低聚物为阻燃剂,环氧树脂为基体,制备阻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该制备方法所制得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只需2.5wt%的阻燃剂添加量即可达到31.0%的极限氧指数和UL‑94V‑0级的垂直燃烧等级;该制备方法所制得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10wt%的阻燃剂添加量可达到34.2%的极限氧指数和UL94V‑0级的垂直燃烧等级,本发明得到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阻燃剂添加量少且阻燃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50058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441739.8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新鹏塑化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8J3/22 , C08L23/12 , C08L23/16 , C08L91/06 , C08K3/04 , C08K5/134 , C08K5/526 , C08F8/50 , C08F110/06 , B29B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氧化物原位降解聚丙烯制备高流动性炭黑母粒的方法,制备的高流动性色母粒中炭黑质量含量高达50~60%时仍然具有较高熔体流动速率,易于在低粘度的聚丙烯熔体中分散,特别适合聚丙烯熔喷布、纤维等特殊产品的生产需要。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高速混合机中将配方原料中的聚丙烯树脂与有机过氧化物混合均匀;将聚丙烯树脂与有机过氧化物混合物、高结构度炭黑连续不断地直接投入到双转子连续混炼机中进行共混;选择具有高长径比的单螺杆挤出机,先将高流动性PP/炭黑混合物料和抗氧剂在单螺杆挤出机料斗中加入;再在单螺杆挤出机的中段加入液体石蜡油和液体乙丙橡胶的混合液进一步混合均匀;最后造粒得到高流动性炭黑母粒。
-
公开(公告)号:CN112280141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070677.4
申请日:2020-10-0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新鹏塑化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8L23/06 , C08L23/08 , C08K13/02 , C08K3/22 , C08K5/375 , C08K5/20 , C08K5/098 , C08J3/22 , C08J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变色聚合物材料,其具有智能变色、降温和升温等多功能,该聚合物材料通过耐高温无机颜料结合特殊结构的有机变色颜料使用实现聚合物母料、聚合物材料的智能变色并根据环境温度需要自动智能实现太阳光谱反射降温和吸收升温等性能。本发明的智能变色聚合物材料,其由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非热敏性功能母料2.0~3.0份、热敏性功能母料10~20份、聚烯烃树脂77~88份。
-
公开(公告)号:CN103496914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310419819.7
申请日:2013-09-1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4B2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利废型自保温混凝土,该混凝土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水泥10000、石子6500~7600、砂子2300~2700、岩棉490~1130、膨胀珍珠岩1800~2900、防水剂110~200、渗透剂25~57、水6000~8000。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节能利废型自保温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不仅可以满足国家对节能环保建筑材料的要求,而且能够促进混凝土砌块砌体材料的发展;自保温混凝土导热系数低,保温性能良好;自保温混凝土制备工艺简单;同时,本发明所用的材料都是无机物,物化性能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820681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302519.9
申请日:2024-03-1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狼博管道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紫外光降解黄/橙色高密度聚乙烯管材及其制备方法,该聚乙烯管材耐紫外光降解性能优异且具有黄/橙色。本发明的耐紫外光降解黄/橙色高密度聚乙烯管材,由以下质量配比原料制成:HDPE树脂94~97份、黄/橙色功能母料2.0~4.0份、抗氧剂0.5~0.6份、紫外光吸收剂0.4~0.8份,所述的黄/橙色功能母料中含有黄色有机颜料,黄色有机颜料用量为聚乙烯管材原料总质量的0.4‑0.8%,所述的黄色有机颜料为2'‑(4‑乙氧基苯基)‑5‑(4‑甲基哌嗪‑1‑苯基)‑2,5'‑联苯并咪唑或2‑[(4‑氯‑2‑硝基苯基)偶氮]‑N‑(2‑氯苯基)‑3‑氧代‑丁酰胺或这两种黄色有机颜料的组合。
-
公开(公告)号:CN114921035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0526252.2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名阳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弹性阻燃低烟增塑聚氯乙烯透明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功能透明薄膜具有高弹性、高耐磨、阻燃、烟密度低、可见光透过率高、综合力学性能优异等特点,可以用于室内家具,也可以采用该技术利用挤出成型工艺生产高弹性、高耐磨、阻燃低烟增塑PVC透明管材。本发明的高弹性阻燃低烟增塑聚氯乙烯透明薄膜,其是由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高聚合度聚氯乙烯树脂30~60份、交联聚氯乙烯树脂40~70份、非阻燃型增塑剂40~50份、阻燃型增塑剂0~10份、液体钙‑锌热稳定剂1.5~2.5份、丙烯酸酯类树脂加工助剂1~2份、润滑剂0.3~0.8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