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46273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011171103.6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B01J27/24 , B01J37/10 , C07C29/154 , C07C29/156 , C07C31/08 , C07C31/10 , C07C3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二氧化碳转化制备低碳醇的催化剂,催化剂具有三层核壳结构;所述核壳结构中,核为金属,占催化剂重量的40~80%;中间层为氮掺杂多孔碳,占催化剂重量的1~10%;最外层为二氧化硅,占催化剂重量的10~59%;其中,核包括Cu、Co金属纳米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用于二氧化碳转化制备低碳醇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提出的三层核壳结构,建立了结构、性能可调的二氧化碳加氢制备低碳醇的“纳米反应器”,可解决现有技术中低碳醇选择性不高的问题,催化CO2加氢可直接得到乙醇、丙醇等高附加值的醇类燃料,且价格低廉、制备方法简单,具有非常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887609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529803.0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去除腐殖酸的胺化介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腐殖酸处理技术领域,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一次混料加热;S2、二次混料加热;S3、碳化;S4、酸洗。胺化介孔碳材料的应用为:将胺化介孔碳CMK‑3‑NH2修饰在介质上,介质包括蛭石、聚丙烯腈纤维、尼龙或涤纶以及玻璃珠,应用到腐殖酸废水中。本发明的胺化介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对水环境中的腐殖质的吸附效率,比表面积大,实现了在多离子水环境体系中的选择性吸附,对于污水处理以及水处理设备的研发有着显著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2246281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169109.X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B01J31/06 , B01J35/10 , B01J37/16 , C07C59/08 , C07C51/235 , C08F130/02 , C08F230/02 , C08F21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甘油制备乳酸的催化剂,具有双层核壳结构,核层为金属纳米颗粒,壳层为苯基膦多孔有机聚合物,经过还原处理,从而得到多孔有机聚合物负载型核壳催化剂;本发明核层包括Cu、Ni、Co金属纳米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催化剂催化效率高,稳定性强,寿命长,适用范围广,可用于有氧或无氧环境下的甘油制备乳酸工艺;合成过程简单,操作方便,重复性好,易于放大生产;本发明的催化剂用于在以甘油水溶液为原料,空气为氧化剂制备乳酸的反应中,甘油转化率可到95%以上,乳酸选择性为达到80%以上,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操作,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循环使用性,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115749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378912.1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C02F1/32 , C02F1/7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水中禾草敌农药污染的方法,其包括以下的处理过程:用中压紫外线照射含有禾草敌农药污染的水,中压紫外线为波长范围在200—600 nm的多色光,中压紫外线的照射剂量在0.75至150 mJ/cm2,对需要处理的水进行检测分析,以确定所需要的中压紫外线的照射剂量,通过检测设备检测出中压紫外线的光照强度,并根据国际紫外线协会制定的计算表格,计算出与设定的中压紫外线照射剂量相对应的照射时间,照射时间结束后,加入硫代硫酸钠溶液终止反应。本发明能综合考虑水中阴离子、腐殖酸、pH值和氨氮等类物质对禾草敌分解过程的影响,灵活调节中压紫外线的照射剂量,使水处理的效果达到最好。
-
公开(公告)号:CN107151289A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710383321.8
申请日:2017-05-26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C08F220/56 , C08F220/34 , C08F226/02 , C08F2/48 , C08F4/40 , C08F4/04 , C08F2/01 , C02F1/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引发体系制备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在石英反应装置中依次加入去离子水、丙烯酰胺单体、阳离子单体和助溶剂至完全溶解,调节溶液pH值,向反应装置边充入高纯氮边依次加入偶氮引发剂和氧化还原引发剂,将反应装置密封后置于超声波仪振荡均匀,放置在匀速转动的转盘上,采用先低光强再高光强的控制方法进行反应,生成聚丙烯酰胺胶体后经熟化、洗涤精制、干燥研磨后即得到最终产物。该方法能保持反应体系内一定浓度的自由基,保证链增长均匀有序进行,制备出的聚丙烯酰胺溶解性好、絮凝性能好,而且紫外光引发方式具有生产能耗低、生产效率高、操作简单易于控制等优点,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432445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297133.6
申请日:2011-09-30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C07C49/17 , C07C45/29 , B01J23/34 , B01J23/75 , B01J23/889
Abstract: 一种利用双氧水选择性氧化甘油制备二羟基丙酮的方法,属于二羟基丙酮的制备领域。其步骤为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100%的甘油水溶液中加入过渡金属类水滑石为催化剂,控制催化剂用量为甘油质量的5~20%;将上述混合物加热至25~90℃,然后滴加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50%的双氧水,反应1~24h;反应后将催化剂和反应液离心分离,催化剂回收重复使用,反应液送至液相色谱鉴定分析。本发明以甘油和双氧水为原料,在过渡金属类水滑石为催化剂的作用下,甘油的转化率和二羟基丙酮的收率高,同时反应体系中不添加任何酸碱和有机添加剂,具有产率高、成本低、不对环境产生污染,易分离和重复性能好等诸多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564693A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910026830.0
申请日:2009-06-02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B01J27/138 , B01J23/04 , B01J21/04 , B01J27/128 , B01J37/08 , C10L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阴离子改性的固体碱制备,及其在催化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反应中的应用。该催化剂由金属硝酸盐、金属氧化物和卤化铵在碱性条件下一步法直接制得,此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催化剂成本低。在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反应中,该催化剂显示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和良好的重复使用性,且反应条件温和,不对环境产生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782000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620302.4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C04B38/00 , C04B35/565 , C04B35/622 , C04B35/64 , C04B41/87 , B01D71/02 , B01D67/00 , B01D17/022
Abstract: 一种高通量碳化硅陶瓷膜的超低温共烧结制备方法及应用,通过在碳化硅支撑层生坯和膜层生坯引入烧结助剂,在特定湿度环境下干燥后进行超低温共烧结工序,得到高通量非对称碳化硅陶瓷膜。本发明利用碱性液相烧结助剂的pH调节特性和低温黏结特性,通过调控烧结助剂含量与制膜液流变性,可在600℃的低温下实现碳化硅陶瓷膜的共烧和对陶瓷膜性能的调控。以较低的烧结温度规避了在传统高温共烧结工艺中膜层与支撑层之间较大的热应力差异,所制备的碳化硅陶瓷膜光滑无裂纹,并具有高纯水渗透性能和高抗弯曲强度。通过降低烧结温度和缩减烧结次数的共烧工艺极大的降低了非对称陶瓷膜的烧结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716051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27912.0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B01J27/24 , C02F1/72 , C02F101/30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氮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降解双酚A中的应用,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将葡萄糖和尿素混合进行聚合反应,得到所述含氮碳材料;所述葡萄糖和尿素的质量比为1:1~20;所述聚合反应的温度为450~550℃。本发明基于g‑C3N4的聚合方法,以葡萄糖和尿素为原料合成出了含氮碳材料,所得含氮碳材料具有较高的表面积和丰富的石墨‑氮活性位。将本发明制备的含氮碳材料用于活化过一硫酸盐(PMS)处理水中双酚A时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能够实现双酚A的高效降解;而且,所述含氮碳材料可以适应的pH范围更宽,对pH值为2~10的双酚A溶液均可实现良好的降解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63985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639330.4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C02F11/00 , C02F11/02 , C02F103/16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化学强化生物浸提电镀污泥中重金属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电镀污泥加水制浆,然后加入第一酸溶液进行化学酸浸,化学酸浸结束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酸浸液和酸浸渣;复配嗜酸微生物菌剂并进行固定化培养,得到含有铁离子的活性菌液;将活性菌液与酸浸渣混合均匀构成生物浸出体系,在生物浸出体系外施加可控恒定电势调控生物浸出体系的氧化还原电位,同时加入第二酸溶液进行电化学生物浸出,电化学生物浸出结束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生物浸出液和生物浸出渣。本发明缩短了重金属的浸出时间,减少化学酸耗,避免杂质引入,实现电镀污泥中多种目的金属同步、高效浸出,实现浸出渣无害化,解决综合电镀污泥资源化利用难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