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速率方差的下行NOMA系统用户公平性指标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34831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210739009.9

    申请日:2022-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速率方差的下行NOMA系统用户公平性指标设计方法,包括:对下行NOMA系统中K个用户按照信道增益排序,将排序后的用户进行分簇;计算各个簇内用户的可达速率,得到所有用户的可达速率集合;计算系统总吞吐量;计算用户平均可达速率;计算用户可达速率的均方值和第k个用户可达速率与平均可达速率的方差;计算第k个用户可达速率与平均可达速率的方差的无偏估计;根据用户可达速率的均方值和所述无偏估计,得到基于速率方差的公平性指标。本发明得到的下行NOMA系统用户公平性指标具有确定的取值范围,对于系统中资源分配变化更加灵敏,且适用于比较用户数不同的NOMA系统之间的公平性。

    一种用于OFDM-PLC系统的DFT信道估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46713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32977.9

    申请日:2023-07-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OFDM‑PLC系统的DFT信道估计方法,包括:使用最小二乘信道估计算法获取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估计,通过IDFT转换到时域,得到采样点的信道脉冲响应值;根据CP的长度对采样点划分为循环前缀内的采样点和噪声点,并将噪声点的信道脉冲响应值置零,将替代信噪比小于或等于平均信噪比的循环前缀内的采样点的信道脉冲响应值设置为零,得到一次降噪结果;将循环前缀内的采样点能量小于或等于循环前缀内的采样点中噪声的平均能量的信道脉冲响应值设置为零,得到二次降噪结果,通过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信道频率响应的估计。本发明方法通过对信道脉冲响应进行二次降噪,使得估计的信道频率响应更接近于真实值。

    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下行NOMA用户动态分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96079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22904.9

    申请日:2021-0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下行NOMA用户动态分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利用次优配合启发式方法生成初始种群,初始化算法终止条件;S2、计算适应度值,即系统总吞吐量的值;S3、选择操作;S4、交叉操作;S5、变异操作;S6、计算新的适应度值,即系统总吞吐量的值;S7、判断是否达到终止条件:当达到最大迭代次数n或迭代出的系统最大吞吐量变化值小于给定的精度时,算法终止;若未达到,则重复步骤S3‑S5;S8、输出最优用户分簇结果以及最优系统吞吐量。本发明相比于经典穷举算法有效降低系统的计算复杂度;相较于固定簇分簇算法能够进一步提升系统吞吐量,得到接近穷举算法迭代出的最优吞吐量分簇结果。

    一种两层异构蜂窝网络能量效率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19770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812458.X

    申请日:2019-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层异构蜂窝网络能量效率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两层异构蜂窝网络模型,计算目标用户的信干比;计算目标用户的覆盖率中每一层基站的贡献比例;计算单位带宽下,目标用户被基站覆盖的情况下的平均可达速率;计算目标用户被某一层基站覆盖下的平均可达速率;分析两层基站的总功率消耗;构建两层异构蜂窝网络的能量效率数学模型;基于微基站发射功率和密度对两层异构蜂窝网络能量效率进行优化。本发明通过联合优化微基站的密度和发射功率来最大化两层异构蜂窝网络的能量效率,避免了两层异构蜂窝构网络中微基站密集部署带来能量效率降低的问题,实现了绿色通信。

    基于中继传输的人员心率监测方法、系统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873168B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610385487.9

    申请日:2016-06-03

    Inventor: 谢宁俊 杨洁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中继传输的人员心率监测方法、系统及装置,该系统包括监测单元、中继转发单元、汇聚单元,脉搏传感模块获取人员心率数据并输出监测信号到微控制器,监测信号经过微控制器完成数据转换处理后得到监测节点数据,监测节点数据通过SPI通信传输给无线射频传输模块,无线射频传输模块将监测节点数据发送给中继转发单元;汇聚单元获取中继转发单元的各无线中继节点传输的监测节点数据,在下位机完成数据转换,由上位机程序处理并获取可视化监测图形,显示人员脉搏数据和人员的心跳波动状况。该方法、系统及装置,成本低、功耗低,可有效提高无线传输的可靠性和能量有效性,为人员生产作业提供安全保障。

    WMSN中基于CS的分布式视频编码的传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96718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95784.2

    申请日:2015-04-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WMSN中基于CS的分布式视频编码的传输方法,在不同信道BER环境下的自适应的GOP选择和自适应的采样率选择;在压缩感知编码的基础上,通过差分帧编码实现数据量压缩;对差分帧的各点进行阈值判断,对在阈值以内的像素点进行置零,对阈值以外的点保留。对比已有的传输策略算法,本算法在信道带宽的利用上表现更优异,同时在视频重建上也表现出较高的重建质量,恢复图像的峰值信噪比PSNR相较于原有算法有所提高。同时,本发明的重点在于提供的传输策略相较于已有算法对传输带宽的占用更小。

    一种基于加载寄生贴片的宽带圆极化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5473039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211085936.X

    申请日:2022-0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加载寄生贴片的宽带圆极化天线,包括第一介质板和第二介质板,第一介质板和第二介质板叠加对齐设置;第二介质板的两个表面分别镀有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第一金属层与第一介质板的一面贴合;所述第二介质板上设有三排第一金属化通孔,三排第一金属化通孔依次连接形成末端封闭的矩形基片集成波导传输;第一金属层上刻蚀有耦合馈电缝隙,耦合馈电缝隙位于矩形基片集成波导传输线上;第一介质板不与第一金属层贴合的一面设有两个矩形寄生贴片,两个矩形寄生贴片与耦合馈电缝隙相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加载寄生贴片的宽带圆极化天线,大大拓展了圆极化天线的工作频带。

    一种基于CNN-GRU的OFDM-HPLC系统信道预测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35374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33559.4

    申请日:2024-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NN‑GRU的OFDM‑HPLC系统信道预测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包括:改进高速电力线多径信道传输模型,获取高速电力线多径时变信道的频率响应,结合发射信号、噪声,得到频域接收信号,提取导频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时域下对应子载波序号的信道脉冲响应,经处理后,得到信道估计值;构建CNN‑GRU深度学习网络,将信道估计值的训练集作为输入,直至损失函数收敛,完成对CNN‑GRU深度学习网络的训练;实时采集频域接收信号,输入到训练好的CNN‑GRU深度学习网络中,得到信道频率响应预测值。本发明方法通过将电力线的信道估计与深度学习结合,使得估计的信道频率响应更接近于真实值。

    一种工业物联网环境中路径损耗预测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866168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210463903.8

    申请日:2022-04-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业物联网环境中路径损耗预测方法和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信号发送功率、信号接收功功率、信号发送频率以及信号发送点与信号接收点的距离;构建实际路径损耗模型;拟合实际路径损耗模型的参数;计算频率路径损耗修正项;计算传播条件路径损耗修正项;计算金属机器遮挡路径损耗修正项;根据频率路径损耗修正项、传播条件路径损耗修正项和金属机器遮挡路径损耗修正项,构建路径损耗预测模型。本发明考虑工业物联网场景多频段、不同传播条件和金属机器遮挡的特点,能够精确地估计工业物联网场景下的路径损耗特性。解决现有的路径损耗预测方法可扩展性较差且难以适用于工业物联网场景的问题。

    一种基于末端短路支节的宽带毫米波端射圆极化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723939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241374.8

    申请日:2023-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末端短路支节的宽带毫米波端射圆极化天线,包括SIW馈电线路作为馈电部分和一对末端短路的倾斜支节作为辐射部分;其中,馈电部分的SIW传输线由两排短路通孔构成,末端保持开口状态,SIW传输线开口端的上下金属面连接一对倾斜的短路支节,该短路支节由SIW开口处分别倾斜延伸至位于辐射部分的两排短路通孔处,构成倾斜短路支节结构;所述天线结构可以在一块基板上实现,结构非常简单,加工制造成本低廉,可以无缝集成到微波毫米波电路中;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证明,所提天线能够实现大于48.9%的阻抗带宽和46%的圆极化工作带宽,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可有效地扩展圆极化天线的工作频率范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