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三维打印的供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196544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672652.4

    申请日:2015-1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实现三维打印机不间断持续供胶的供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胶桶、过滤器、胶泵、稳压器、液位传感器、控制器、数显压力表、调压器、称重传感器、称重仪表。在稳压器中胶水不足时,通过胶泵从胶桶抽取胶并经过滤器除去杂质和颗粒后供应给稳压器。稳压器的压力由调压器调节,保持一定的正压力,压电喷头实现按需喷射打印,当打印暂停、等待,或者打印结束时,稳压器会提供负压,防止胶在喷头处固化凝结影响打印过程,称重传感器和称重仪表能够显示胶桶的剩余胶量及时报警提示补充胶水。

    一种生物三维打印环境实时监控与活性维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641958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1810894539.4

    申请日:2018-08-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三维打印环境实时监控与活性维持装置,包括双层维持液供给室和成型维持腔,所述双层维持液供给室包括位于上层的培养室和位于下层的加热室,所述培养室内设有维持液,加热室内设有传热介质,所述培养室外接二氧化碳瓶和氧气瓶,所述培养室和成型维持腔一侧设有双向蠕动泵,双向蠕动泵、培养室和成型维持腔依次首尾连通形成维持液循环通路。在生物三维打印过程中以及打印后期的生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维持液的环境条件通过控制系统自动监测并控制实现,通过微控制器单元调控保持培养液和其周围环境的稳定,同时也降低了被污染的可能性,重复操作性更高,实验结果更加可靠。

    一种基于超声探测的3D打印编解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66064B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811268908.5

    申请日:2018-1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声探测的3D打印编解码方法,本发明用多材料3D打印方法在零件制作过程中直接进行内部编码。条码和零件是一体的,并且条码不受恶劣环境影响而破损,条码在零件的整个生命期中一直可以使用。在内部编码方面,在零件内部不同区域的不同组分获得两种不同信号按一定序列所组成的编码,以此对零件进行编码。在检测方面,采用超声波对零件内部条码进行检测,该方法不对零件产生任何破坏。利用进入被检测零件的超声波在零件内部对不同质材料产生不同的反射波的特性,采用检测仪器对不同的反射波形进行检测,就可获知零件内部的编码分布情况,从而对零件所包含的信息进行解析获取。

    一种高精度双成型方式的3D打印机及其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84755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1240941.2

    申请日:2017-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精度双成型方式的3D打印机及其成型方法,包括框架支撑结构、平面机械运动结构、压电微喷头结构、以及镶嵌在框架支撑结构上表面内的粉末成型仓体,粉末成型仓体内部设有可拆卸的胶联成型仓体,下部分别对应设置有粉末成型平台与胶联成型平台以及驱动平台活动的竖直机械运动结构,平面机械运动结构、压电微喷头结构以及竖直机械运动结构分别连接于主控电路控制单元。本发明通过在粉末成型仓体内有选择的安装胶联成型仓体,可实现不同类型成型材料的成型打印;通过压电玻璃组合微喷头结构,可显著提高打印墨量的可控性,尤其适用于单喷头大墨量的粉末粘结或胶联反映3D打印成型。

    一种多向能量收集的褶皱型压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5086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48600.1

    申请日:2023-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向能量收集的褶皱型压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压电薄膜由多个独立收集能量的鼓泡单体呈阵列化拓展分布形成的薄膜结构,压电薄膜通过各个鼓泡单体协同收集能量并累计输出;该压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构建压电薄膜结构模型、配置打印墨水、制作动态掩模、启动3D打印机打印、净化漂洗和紫外光曝光交联强化等制备步骤。本发明的压电薄膜结构,可在受到三维空间各个方向外力时将多向受力进行叠加,能够发生更大的形变,高能量收集的效率;该褶皱型压电薄膜结构采用压电光固化树脂复合材料的打印墨水和光固化3D打印工艺,不仅解决了该压电薄膜复杂的微结构难以制备的问题,还提高了该结构的压电薄膜的制备精度和效率。

    一种基于负磁泳的微重力环境下类器官芯片系统及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6071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681713.X

    申请日:2022-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种基于负磁泳的微重力环境下类器官芯片系统及培养方法,所述统包括非磁性箱体,其内部设置微流体芯片,微流体芯片置于升降平台上,微流体芯片通过导管分别与储液池、废液池连通,储液池与空气注射泵导管连接,非磁性箱体各个壁面设置电磁铁,非磁性箱体与导线连接。本发明装置利用电磁体产生磁场,模拟太空微重力环境,在微重力条件下进行磁悬浮干细胞自组装,形成多细胞的类器官,通过可控微流体作用模拟类器官微环境,可用于太空微重力环境下组织和类器官构建与发育、组织工程、体外生理/病理/药理模型构建、药物研究等方面。

    一种微米粒子分选微流控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10124757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910353755.2

    申请日:2019-04-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米粒子分选微流控器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堆叠设置的基底层、流道层、连接层、导流层和接口层;所述流道层设有一级聚焦流道,一级聚焦流道末端分为三路,一路直连一级出口流道,另两路分别连通位于一级出口流道两侧的一级分支流道,一级出口流道分别连通两个二级样品流道之后共同连通到二级分选流道;两个一级分支流道分别对应向上连通到导流层的两个一级分支导流流道后,共同向下连通到流道层的二级鞘液流道,二级鞘液流道连通到二级分选流道;二级分选流道分为三路,一路直连到二级出口流道,另两路分别连通位于二级出口流道两侧的二级分支流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