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8115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81204.5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01J19/00 , C07C37/08 , C07C39/04 , C07C45/53 , C07C49/08 , C07C407/00 , C07C409/10 , B01J19/24 , B01J4/00 , B01J19/18 , B01D5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苯酚丙酮的制备系统及制备方法,该制备系统包括氧化单元,所述氧化单元包括氧化塔,所述氧化塔内部设置有第一内置强化机组,所述第一内置强化机组设置在所述氧化塔顶端;所述第一内置强化机组包括第一强化反应器和第二强化反应器,所述第一强化反应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强化反应器的上方,所述第一强化反应器与所述第二强化反应器之间设置有连接管,所述第一强化反应器设置在液面之上;缩合单元,所述缩合单元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内部设置有第二内置强化机组,所述第二内置强化机组设置在所述反应釜的顶端。本发明的苯酚丙酮制备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反应原料利用率,降低反应时间及温度,进而有效节约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5286012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210889819.2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1D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纯碱的反应系统及反应方法,该反应系统包括:碳化塔、反应结晶塔和第一微界面机组;所述碳化塔底部设置有物料出口,所述物料出口与所述反应结晶塔相连;所述第一微界面机组包括第一微界面发生器和第二微界面发生器,所述第一微界面发生器设置在所述碳化塔内液面的下方,所述第二微界面发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微界面发生器的上方,所述第二微界面发生器与所述第一微界面发生器间设置有连接管。本发明的用于制备纯碱的反应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原料的反应效率及二氧化碳的利用率,同时降低二氧化碳的输入压力,进而有效节约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5337882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1051665.6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01J19/00 , C01B21/0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氮化硅的反应系统,包括:反应塔和移热组件;所述移热组件安装在所述反应塔上;所述反应塔内设置有微界面机组,所述微界面机组包括微界面发生器和位于所述微界面发生器上方的扩张管,所述扩张管底部与所述微界面发生器相连通;所述扩张管顶部连接有四氯化硅输送管路,所述微界面发生器连接有液氨输送管路。本发明的生产氮化硅的反应系统能够实现无溶剂生产,生产成本低,生产的氮化硅粉末粒径均匀,精细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471404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60161.4
申请日:2022-01-19
Applicant: 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01J19/00 , B01D53/96 , B01D53/78 , B01D53/44 , B01D3/06 , B01D3/14 , C07C51/265 , C07C63/3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偏苯三甲酸的微界面制备系统及制备方法,包括:反应器;所述反应器内设置有第一微界面发生器,所述反应器侧壁由上到下依次连接有用于通入偏三甲苯的反应物支路和用于通入空气的空气支路,所述空气支路穿过所述反应器侧壁与所述第一微界面发生器相连;所述第一微界面发生器上方设置有第二微界面发生器,所述第一微界面发生器位于所述反应器内液面的下方,所述第二微界面发生器位于所述反应器内液面的上方;所述第二微界面发生器底部设置有扩散管,所述扩散管底部与所述第一微界面发生器相连;本发明的偏苯三甲酸的微界面制备系统所需反应温度和压力低,原料转化率高,产物产率高,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594398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36017.X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01J8/00 , C07C29/38 , C07C29/80 , C07C29/76 , C07C29/78 , C07C31/22 , B01J8/02 , B01J19/00 , B01D3/06 , B01D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三羟甲基丙烷的高效合成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多级反应器,所述多级反应器内部竖直设置有多个强化反应器,所述多个强化反应器由上至下依次均匀排列,所述多级反应器顶部设置有正丁醛进料口,所述正丁醛进料口通入到所述强化反应器中,所述多级反应器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混合液体进料口与氢氧化钠进料口,所述多级反应器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料口。本发明的高效合成系统通过多级反应器的设置与强化机组的应用使得缩合反应能最大限度的完成,通过强化机组增加原料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反应速率以及产物收率,并且通过引用外循环系统可以及时的将反应热移出从而精准地控制反应温度,减少反应副产物的产生,便于后续的提纯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8403566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426255.8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01J3/04 , B01J3/02 , B01J19/18 , B01J19/00 , B01J4/00 , C07C45/50 , C07C47/02 , C07C29/141 , C07C3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丁醛‑丁醇混合物的制备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高压反应器,所述高压反应器中间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上方为第一反应区,下方为第二反应区,所述第一反应区和所述第二反应区的侧壁设置有催化剂入口;所述第一反应区侧壁配置有丙烯入口和一氧化碳入口;所述第一反应区内设置有第一气泡破碎机组;所述第二反应区侧壁配置有混合气入口;所述第二反应区内设置有第二气泡破碎机组。本发明的系统整体结构简单,通过设置两个反应区进行丁醛‑丁醇的制备,提高了反应效率;同时在高压反应器内设置气泡破碎机组,能够提高气液两相的相界传质面积,提高气体利用率和反应效率,降低能耗和原料损耗,简化操作流程。
-
公开(公告)号:CN117923638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02368.2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72 , C02F1/78 , C02F1/00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酚废水的处理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湿式氧化反应器和深度氧化塔;所述湿式氧化反应器外部设置有第一传质强化机组,所述湿式氧化反应器内设置有第二传质强化机组,所述第一传质强化机组与所述第二传质强化机组连接,所述第二传质强化机组设置在所述湿式氧化反应器的中下部;所述深度氧化塔底端与所述湿式氧化反应器顶端连接,所述深度氧化塔内设置有第三传质强化机组。本发明的处理系统将传质强化机组与反应系统结合,通过传质强化机组将湿式氧化反应器内的废水与气体破碎分散成微气泡,提高废水与气体之间的传质效果,提高反应效率,同时降低反应温度及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646017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635881.3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界面体系下的界面吉布斯自由能的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建立气体溶解在溶液中的吉布斯自由能方程式;(B)建立气体的溶解在溶液中的化学方程式;(C)根据平衡常数与亨利系数的等价性原则,得到亨利系数;(D)建立微界面体系下的界面吉布斯自由能与传质边界层厚度的关系。本发明的计算方法致力于探索界面效应并建立相关调控模型,通过拟合实验数据,建立基于不同操作条件和液体性质的界面吉布斯自由能与传质膜厚度的模型,给出了界面和尺寸效应的定量贡献,以优化微界面强化反应器的设计和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6596157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650907.1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7 , G06Q50/04 , G16C2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界面强化蒽醌法的工段模拟的建模方法,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传统的双模理论及平推流模型,先对反应器的传质‑反应过程进行建模,得到宏观的传质‑反应模型;对于宏观的传质‑反应模型中的各项模型参数,利用微界面构效调控模型进行补充,从而得到完整的传质‑反应模型;最后,根据真实情况的工艺流程,建立一套可以模拟微界面条件下反应器的生产情况的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5646140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0560391.7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强化反应系统,包括:反应吸收塔,所述反应吸收塔一侧设置有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的进口和出口均与所述反应吸收塔的侧壁相连通;所述循环管路壁面上设置有液体进口以及气体进口,所述循环管路内设置有微界面机组,含有吸收CO2和/或与CO2发生反应的液相通过所述液体进口进入到所述循环管路内,含有CO2的气体从所述气体进口进入到所述微界面机组内,分散破碎成微米级别的微气泡。本发明的二氧化碳强化反应系统结构简单,能够显著提高二氧化碳的吸收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