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阔叶材原木内部质量状态的测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36209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897156.9

    申请日:2022-0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阔叶材原木内部质量状态的测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纵向冲击应力波技术作用于阔叶材原木以获得应力波信号;对所述应力波信号作IPSO‑VMD处理,得到多个限带本征模态函数BIMF;通过Hilbert边际谱技术从限带本征模态函数BIMF中提取有效子模态函数特征向量;推断所述特征向量与原木主要缺陷类型及主次的对应关系,基于频带能量率及频带分布实现阔叶材原木内部质量状态的精确测评。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原木内部主要缺陷类型和主次的较准确识别,从而极大提高阔叶材原木的利用率和商业价值,缓和木材市场供需矛盾,对绿色生态及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种水蒸气太赫兹吸收谱的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70647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910050873.6

    申请日:2019-0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3586 G01N21/3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蒸气太赫兹吸收谱的测量方法,步骤包括:对采样频率为fs的水蒸气THz-TDS信号进行自适应短时Fourier变换,将每次由自适应调整后的FFT结果保存至二维数组Φ(k,j)中;根据二维数组Φ(k,j)利用频率修正法计算吸收峰对应的频率值。该水蒸气太赫兹吸收谱的测量方法对水蒸气THz-TDS信号做自适应短时Fourier变换,依据频域吸收峰的个数进行自适应调整Gauss窗宽度,保证了所有包含吸收峰的频谱细节都能被呈现,若Gauss窗内信号样本没有吸收峰,自适应地增大Gauss窗的宽度,提高算法处理剩余信号样本的效率,降低运算量;采用频率修正法估计吸收峰频率,克服了离散Fourier变换带来的频域“栅栏效应”,提高了频率估计精度。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分站及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22895A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1110216309.0

    申请日:2011-08-01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分站及设计方法,其结构是主控处理器模块的信号输出/输入端分别与传感器模块的信号输入/输出端、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的信号输入/输出端、GPS接收模块的信号输入/输出端对应相接,主控处理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显示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报警模块的信号输入端对应相接。优点:通过处理器采集环境信息和地理位置信息,经处理后采用无线方式发送信息,可同时采集和监测环境的温湿度、光亮度、一氧化碳含量、二氧化碳含量、烟雾含量和二氧化硫含量,集成度更高。采用433MHz无线通信,使得低成本、大范围的实时环境监测成为可能,同时采用GPS接收模块,可准确记录环境监测点位置和监测时间。

    木构件健康监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67510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1810133502.X

    申请日:2018-02-08

    Inventor: 吴寅 杨焜 刘云飞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木构件健康监测系统及方法,涉及木构件监测技术领域,系统包括多个无线声发射传感器节点及控制终端,节点包括:声发射传感器、第一微控制器;声发射传感器采集木构件的声发射信号;第一微控制器根据声发射信号进行参数提取,得到声发射特征参数,并通过差分压缩算法对声发射特征参数处理后,发送至控制终端,以得到木构件的健康检测结果。本发明基于无线声发射传感器网络的多个监测节点,实时、准确地监测木构件的健康状况,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监测系统安装和维护成本高、扩展性差的问题,通过差分压缩算法,有效降低无线声发射传感器节点的功耗,延长锂电池使用寿命,减少数据传输时间,并且缓解控制终端的数据压力。

    一种阔叶材原木内部质量评估系统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738524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910092649.3

    申请日:2019-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阔叶材原木内部质量评估系统,其主要通过对原木进行声冲击测试获得响应信号,然后对响应信号进行分析以评估原木内部的健康状况。具体为以声冲击测试作为一种无损评估手段测试原木内部腐烂、空洞等缺陷情况,通过对原木进行声冲击测试获得响应信号,然后对响应信号进行分析以评估原木内部的健康状况,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一种水蒸气太赫兹吸收谱的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70647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910050873.6

    申请日:2019-0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蒸气太赫兹吸收谱的测量方法,步骤包括:对采样频率为fs的水蒸气THz‑TDS信号进行自适应短时Fourier变换,将每次由自适应调整后的FFT结果保存至二维数组Φ(k,j)中;根据二维数组Φ(k,j)利用频率修正法计算吸收峰对应的频率值。该水蒸气太赫兹吸收谱的测量方法对水蒸气THz‑TDS信号做自适应短时Fourier变换,依据频域吸收峰的个数进行自适应调整Gauss窗宽度,保证了所有包含吸收峰的频谱细节都能被呈现,若Gauss窗内信号样本没有吸收峰,自适应地增大Gauss窗的宽度,提高算法处理剩余信号样本的效率,降低运算量;采用频率修正法估计吸收峰频率,克服了离散Fourier变换带来的频域“栅栏效应”,提高了频率估计精度。

    一种阔叶材原木内部质量评估系统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738524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092649.3

    申请日:2019-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阔叶材原木内部质量评估系统,其主要通过对原木进行声冲击测试获得响应信号,然后对响应信号进行分析以评估原木内部的健康状况。具体为以声冲击测试作为一种无损评估手段测试原木内部腐烂、空洞等缺陷情况,通过对原木进行声冲击测试获得响应信号,然后对响应信号进行分析以评估原木内部的健康状况,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一种针对无频率跳变宽带信号的分段降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24959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480904.3

    申请日:2015-08-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无频率跳变宽带信号的分段降噪方法,步骤包括:首先对信号样本进行分段,对每段信号分别估计其频偏并做频移,然后对频移后的段信号分别做FFT运算,保留最大模谱线和前后各两条谱线,其他谱线置0;再对处理后的频域样本做逆FFT运算,得到重构后的段信号;最后对重构后的段信号分别进行逆向频移并将逆向频移后的段信号首尾相接,得到降噪后的信号。本发明的降噪方法采用分段方法实现无频率跳变宽带信号的降噪,计算量小且实时性高,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一种MIMO系统鲁棒数据传输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079489A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0811392.5

    申请日:2020-08-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IMO系统鲁棒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信道的噪声功率、信道估计值、发送端信道信息不确定度;步骤2:初始化迭代指数、迭代步长和预编码矩阵;步骤3:给定当前预编码矩阵,计算最差的信道误差矩阵;步骤4:计算当前的预编码方向矩阵,并且更新预编码矩阵;步骤5:更新迭代指数;步骤6:重复步骤2‑5直至算法收敛,输出预编码矩阵;步骤7:预编码矩阵乘以发送端数据并将结果发送出去。本发明的方法设计了内外两层迭代结构的算法,该方法在较宽的信噪比区域具备优异的系统性能。相比现有的一些数据传输方案,能够达到更大的系统最差传输速率,即在最差传输速率性能方面是最优。

    木构件健康监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67510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810133502.X

    申请日:2018-02-08

    Inventor: 吴寅 杨焜 刘云飞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木构件健康监测系统及方法,涉及木构件监测技术领域,系统包括多个无线声发射传感器节点及控制终端,节点包括:声发射传感器、第一微控制器;声发射传感器采集木构件的声发射信号;第一微控制器根据声发射信号进行参数提取,得到声发射特征参数,并通过差分压缩算法对声发射特征参数处理后,发送至控制终端,以得到木构件的健康检测结果。本发明基于无线声发射传感器网络的多个监测节点,实时、准确地监测木构件的健康状况,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监测系统安装和维护成本高、扩展性差的问题,通过差分压缩算法,有效降低无线声发射传感器节点的功耗,延长锂电池使用寿命,减少数据传输时间,并且缓解控制终端的数据压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