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酶处理和机械法制造纤维素微纳米材料增强胶粘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18467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1010134344.3

    申请日:2010-03-29

    Abstract: 本发明是用酶处理和机械法制造纤维素微纳米材料增强胶粘剂的方法,主要工艺步骤:选用木材纸浆纤维为原料,在分散状态下自然晾干;将自然晾干的木材纸浆纤维粉碎、筛选;在反应容器中加人筛选后的木材纸浆纤维和pH4.8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进行酶处理;采用高压纳米均质器、或超声波细胞破碎仪机械加工方式将酶处理后的纤维制造成纤维素微纳米材料;将纤维素微纳米材料添加到水溶性的酚醛或脲醛树脂胶粘剂中施加到单板、或纤维、或刨花表面;经过组坯或铺装成型、热压制造成人造板。优点:是利用酶处理结合机械法制造出可生物降解的纤维素微纳米材料加入到胶粘剂中,从而提高了人造板胶粘剂的胶合强度,使人造板的性能改善、用途扩大。

    用杨木纤维素纳米材料提高秸秆纤维板表面密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37375B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0810020890.7

    申请日:2008-08-06

    Abstract: 本发明是用杨木纤维素纳米材料提高秸秆纤维板表面密度的方法,主要工艺步骤:选取未砂光的秸秆纤维板;利用杨木纸浆为原料,通过高压纳米均质器制备出分散在水中的杨木纤维素纳米材料,其浓度为0.5-1.0%,即水中含有0.5-1.0%的杨木纤维素纳米材料;在杨木纤维素纳米纤丝分散液中,加入占杨木纤维素纳米纤丝分散液重量10-30%的粉末状酚醛树脂制得处理液;在真空处理罐中,先将未砂光的秸秆纤维板抽真空(真空度为0.05-0.09MPa),然后注入处理液,浸泡60-180min,处理温度为室温;对处理后的木材/稻秸秆纤维板进行加温干燥。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提高秸秆纤维板表面密度,可以减少表面砂光量,提高了秸秆纤维板的表面性能、耐水性能和强度等性能。

    一种用微/纳纤丝增强的无纸覆膜人造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23358B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010134321.2

    申请日:2010-03-29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用微/纳纤丝增强的无纸覆膜人造板方法,主要工艺步骤:利用木材纸浆为原料,通过超声波细胞破碎仪,制备微/纳纤丝材料;将微/纳纤丝分散液与水溶性的酚醛(或三聚氰胺)树脂搅拌混合;将搅拌均匀的微/纳纤丝与树脂混合液涂在准备好的人造板(如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基材表面;将表面涂过微/纳纤丝与树脂混合液的人造板陈化后送入热压机热压;热压后的覆膜人造板需要自然冷却、堆放。优点:采用微/纳纤丝与树脂混合液涂在人造板表面后,再通过热压直接与人造板复合制造覆膜人造板,从而省略纸张和浸渍树脂的工序。

    用杨木纤维素纳米材料提高秸秆纤维板表面密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37375A

    公开(公告)日:2009-01-07

    申请号:CN200810020890.7

    申请日:2008-08-06

    Abstract: 本发明是用杨木纤维素纳米材料提高秸秆纤维板表面密度的方法,主要工艺步骤:选取未砂光的秸秆纤维板;利用杨木纸浆为原料,通过高压纳米均质器制备出分散在水中的杨木纤维素纳米材料,其浓度为0.5-1.0%,即水中含有0.5-1.0%的杨木纤维素纳米材料;在杨木纤维素纳米纤丝分散液中,加入占杨木纤维素纳米纤丝分散液重量10-30%的粉末状酚醛树脂制得处理液;在真空处理罐中,先将未砂光的秸秆纤维板抽真空(真空度为0.05-0.09MPa),然后注入处理液,浸泡60-180min,处理温度为室温;对处理后的木材/稻秸秆纤维板进行加温干燥。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提高秸秆纤维板表面密度,可以减少表面砂光量,提高了秸秆纤维板的表面性能、耐水性能和强度等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