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78308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210091411.0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C249/08 , C07C251/44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次氯酸的樟脑基酮肟类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荧光探针为3‑(9‑蒽亚甲基)‑1,7,7‑三甲基双环[2.2.1]庚‑2‑酮肟。本发明利用3‑(9‑蒽亚甲基)‑1,7,7‑三甲基双环[2.2.1]庚‑2‑酮为原料,与盐酸羟胺进行缩合反应得到3‑(9‑蒽亚甲基)‑1,7,7‑三甲基双环[2.2.1]庚‑2‑酮肟。该化合物能够选择性地与次氯酸发生作用,在365nm紫外光照射下,探针溶液的荧光颜色由无色变为亮蓝色,因此该化合物可作为选择性地检测次氯酸的荧光探针,而且该探针能快速、灵敏地检测溶液中的次氯酸含量,检测范围为0‑180μM,检测极限低至1.18×10‑7M,检测时间小于5s,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26018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1075576.5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417/10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硫化氢的噻唑耦合喹啉基苯酚苯磺酸酯增强型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以诺蒎酮为原料,与丙二腈、对羟基苯甲醛、醋酸铵发生环化反应得到化合物I;化合物I再与乌洛托品进行甲酰化反应,得到化合物II;化合物II与邻氨基苯硫酚发生环化反应,得到化合物III;化合物III与2,4‑二硝基苯磺酰氯发生酯化反应,制得化合物NPS。该NPS能选择性地与硫化氢发生硫解反应,使2,4‑二硝基苯磺酰基完全从NPS分子上清除并释放出具有黄色荧光的化合物III,使其荧光光谱迅速增强,可作为专一性的增强型荧光探针用于检测硫化氢,检测极限达到8.3×10‑8M,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874249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633128.6
申请日:2022-06-0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半胱氨酸的诺蒎酮基比率型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利用3‑乙酰基诺蒎酮为原料与对羟基苯甲醛进行羟醛缩合反应,再与三氟化硼‑乙醚进行络合反应,最后和和丙烯酰氯进行酯化反应得到化合物3‑(3‑((4‑丙烯酰氧基)苯基)丙烯酰基)诺蒎酮二氟化硼络合物。该络合物的THF‑PBS溶液中加入半胱氨酸后,在365nm紫外光照射下,溶液的荧光颜色由蓝色变为黄绿色,对半胱氨酸的检测极限达到2.1×10‑7mol/L,响应时间为2min,可作为检测半胱氨酸的诺蒎酮基比率型荧光探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603593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111110346.3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半胱氨酸的樟脑基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荧光探针为2,4‑二(樟脑‑3‑亚甲基)苯酚丙烯酸酯。本发明利用2‑羟基‑5‑(樟脑‑3‑亚甲基)苯甲醛为原料,与樟脑进行羟醛缩合反应得到2,4‑二(樟脑‑3‑亚甲基)苯酚;2,4‑二(樟脑‑3‑亚甲基)苯酚再与丙烯酰氯进行酯化反应得到2,4‑二(樟脑‑3‑亚甲基)苯酚丙烯酸酯。该化合物能特异性识别半胱氨酸,并能灵敏地检测溶液中半胱氨酸含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608255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1643918.X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C291/04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Fe2+的樟脑基增强型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荧光探针为N,N‑二甲基‑4‑(3‑(4,7,7‑三甲基‑3‑氧双环[2.2.1]庚‑2‑烯基)丙‑1‑烯‑1‑基)氧化苯胺。本发明利用樟脑为原料,与4‑二甲氨基肉桂醛进行缩合反应,得到3‑(3‑(4‑(二甲氨基)苯基)烯丙叉基)‑1,7,7‑三甲基双环[2.1.1]庚‑2‑酮;3‑(3‑(4‑(二甲氨基)苯基)烯丙叉基)‑1,7,7‑三甲基双环[2.1.1]庚‑2‑酮与间氯过氧苯甲酸进行氧化反应,得到N,N‑二甲基‑4‑(3‑(4,7,7‑三甲基‑3‑氧双环[2.2.1]庚‑2‑烯基)丙‑1‑烯‑1‑基)氧化苯胺。该化合物能够特异性地识别Fe2+,在365nm紫外光下,溶液荧光从无色变为红色,因此可作为检测Fe2+的增强型荧光探针,检测极限达8.3nM,响应时间在40s内,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480071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11376600.X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401/04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肼的异长叶烷基比率型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荧光探针为:1‑(4‑乙酰氧基苄基)‑4‑(2‑氨基‑6,6,10,10‑四甲基‑6,7,8,9,10,10α‑六氢‑5H‑6α,9‑桥亚甲基苯并喹唑啉‑4‑基)溴化吡啶。本发明利用6,6,10,10‑四甲基‑4‑(吡啶‑4‑基)‑6,7,8,9,10,10α‑六氢‑5H‑6α,9‑桥亚甲基苯并喹唑啉‑2‑胺为原料,与4‑(溴甲基)苯酚乙酸酯进行进行季铵化反应,得到1‑(4‑乙酰氧基苄基)‑4‑(2‑氨基‑6,6,10,10‑四甲基‑6,7,8,9,10,10α‑六氢‑5H‑6α,9‑桥亚甲基苯并喹唑啉‑4‑基)溴化吡啶。该化合物能够专一性地与肼发生水解反应,在365nm紫外光照射下,溶液荧光由橘黄色变为亮蓝色,因此该化合物可作为检测肼的比率型荧光探针,检测极限达到4.8×10‑8M,响应时间小于40s,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825655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655881.6
申请日:2020-07-0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401/12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Hg2+用高灵敏性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利用天然可再生资源β-蒎烯衍生物诺蒎酮为原料制得的N′-(4′-(6,6-二甲基-4,5,6,7-四氢-1H-5,7-桥亚甲基吲唑-3-基)-[1,1′-联苯]-4-亚甲基)吡啶-2-甲酰肼,能选择性地与Hg2+络合,并使其青色荧光迅速猝灭,检测极限达17nM,该化合物可作为专一性荧光探针用于检测Hg2+,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20004878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11844662.7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417/10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Hg2+的诺蒎烷基增强型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荧光探针为3‑(苯并噻唑‑2‑基)‑4′‑(6,6‑二甲基‑2‑(4‑硝基苯基)‑4,5,6,7‑四氢‑2H‑5,7‑桥亚甲基吲唑‑3‑基)‑1,1′‑联苯‑4‑酚(简称:BTNI‑OH)为原料,与硫代氯甲酸苯酯进行酯化反应,得到3‑(苯并噻唑‑2‑基)‑4'‑(6,6‑二二甲基‑2‑(4‑硝基苯基)‑4,5,6,7‑四氢‑2H‑5,7‑桥亚甲基吲唑‑3‑基)‑1,1′‑联苯‑4‑酚O‑苯基硫代碳酸酯(简称:BTNI‑O‑CT)。该化合物可与Hg2+发生特异性裂解反应,在波长为365nm的紫外光照射下,含有化合物的溶液发出微弱黄色荧光,而向其中加入Hg2+后,溶液的荧光颜色明显增强,因此该化合物可作为检测Hg2+的增强型荧光探针,具有检测限低(8.3×10‑8mol/L)、响应时间短(
-
公开(公告)号:CN118812477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0828684.8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311/30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特异性检测次氯酸的黄酮基猝灭型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荧光探针为:3‑羟基‑2‑(4‑硫代吗啉苯基)‑6‑(4‑(1,2,2‑三苯基乙烯基)苯基)‑4H‑甲烯‑4‑酮。本发明利用1‑(4‑羟基‑4'‑(1,2,2‑三苯基乙烯基)‑[1,1'‑联苯]‑3‑基)乙烷‑1‑酮为原料,与4‑硫代吗啉苯甲醛进行羟醛缩合反应和环化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该化合物能够特异性地识别次氯酸,并能灵敏地检测溶液中次氯酸的含量,作为检测次氯酸的荧光探针具有合成方便、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检测限低至5.7×10‑8mol/L等诸多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85214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46430.6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405/14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有机磷农药乐果的新型樟脑基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以樟脑为原料,与异烟酸乙酯缩合得3‑(吡啶‑4‑甲酰基)‑1,7,7‑三甲基双环[2.2.1]2‑庚酮,再与4‑溴苯肼环化得2‑(4‑溴苯基)‑7,8,8‑三甲基‑3‑(吡啶‑4‑基)‑4,5,6,7‑四氢‑2H‑4,7‑桥亚甲基吲唑,接着与4‑甲酰基苯硼酸偶联得4′‑(7,8,8‑三甲基‑3‑(吡啶‑4‑基)‑4,5,6,7‑四氢‑2H‑4,7‑桥亚甲基吲唑‑2‑基)‑[1,1′‑二苯基]‑4‑甲醛,再与6‑羟基‑2H‑苯并呋喃‑3‑酮羟醛缩合得6‑羟基‑2‑((4′‑(7,8,8‑三甲基‑3‑(吡啶‑4‑基)‑4,5,6,7‑四氢‑2H‑4,7‑桥亚甲基吲唑‑2‑基)‑[1,1′‑二苯基]‑4‑基)亚甲基)苯并呋喃‑3(2H)‑酮,最后与乙酰氯酯化得3‑氧代‑2‑((4′‑(7,8,8‑三甲基‑3‑(吡啶‑4‑基)‑4,5,6,7‑四氢‑2H‑4,7‑桥亚甲基吲唑‑2‑基)‑[1,1′‑二苯基]‑4‑基)甲烯基)‑2,3‑二氢苯并呋喃‑6‑基乙酸酯(简称:CPA‑OAc),该化合物可与羧酸酯酶发生酶水解反应,在紫外照射下,溶液的荧光颜色由无色变为绿色,由于乐果可有效抑制羧酸酯酶的活性,当再向溶液中加入乐果后,溶液的荧光由绿色变为无色。因此该化合物可作为检测乐果的荧光探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