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20313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1910065816.5
申请日:2019-01-24
Applicant: 南京法迈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内镜下经肛门结肠向小肠植入的管道器械,包括具有近端和远端的可弯曲弹性中空管道和固定于中空管道上间距大于3cm的多个单环固定线环,所述中空管道从近端处穿设有可沿轴向自由活动且可弯曲的弹性导丝,该导丝不穿出中空管道的远端,并在中空管道的远端处形成无导丝导管段;所述导丝上还连接有用于推送管道的非金属均质助推件。本发明管道器械利用导丝、中空管道和非金属均质助推件的组合结构设计便于内镜下将柔软的管道先端向小肠内安全的植入,并将其便捷、安全的固定到小肠柔软曲折的肠壁上,需要突破之前管道只用于结肠植管的器械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9350145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489193.6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南京法迈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A61B1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17/0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组织撑开器,包括相互套设的外管和中管,该中管内穿设有内杆,该内杆的前端和后端均可伸出中管外;所述内杆的前端连接有撑开部件,该撑杆部件包括沿中管周向间隔分布的柔性撑开臂,任一柔性撑开臂的前端与内杆前端固定,后端连接有弹性圈,该柔性撑开臂的中部通过支撑臂与中管前端固定连接;初始状态下,柔性撑开臂与中管外壁相贴合,后拉内杆,内杆相对于中管后撤,支撑臂支撑柔性撑开臂展开并撑大弹性圈;前推内杆,柔性撑开臂恢复初始状态。本发明的组织撑开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大大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从而降低手术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57447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99827.6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南京法迈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G01N21/31 , C12M1/34 , C12M1/00 , C12M1/24 , C12Q1/04 , G01N21/3577 , G01N21/59 , G01N21/01 , G01N21/8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维光谱的菌液活性无损检测装置及方法,涉及菌液活性检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光源、若干个发射光纤端子、离心管、接收光纤端子、相机、光谱仪和计算机;每一发射光纤端子相对于离心管的角度不同;计算机通过根据不同角度下的光谱曲线和光斑图像,提取多维光谱菌液活性特性;将多维光谱菌液活性特性作为输入,根据活性检测模型得到待测样品溶液的成分浓度;根据成分浓度评估待测样品溶液的活性水平,达到了无损检测菌液活性的目的。本申请的装置和方法操作简便、高效且易于普及,能够减少人工操作干扰,提高菌液活性检测的自动化水平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7447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90805.3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南京法迈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G01N21/31 , C12M1/34 , C12M1/00 , C12M1/24 , C12Q1/04 , C12Q1/06 , G01N21/359 , G01N21/59 , G01N21/0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多角度旋转光谱的菌液浓度检测装置及方法,涉及菌液浓度检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光源、发射光纤端子、离心管、接收光纤端子、光谱仪、旋转平台和计算机;旋转平台用于带动发射光纤端子旋转;计算机通过根据原始光谱数据,提取多角度旋转光谱融合特征,其中,原始光谱数据包括不同发射光纤端子位置下不同波段范围的光谱数据;将多角度旋转光谱融合特征作为输入,利用浓度检测模型得到所述待测样品溶液的浓度,达到了无损检测粪菌菌液浓度的目的。通过获取不同发射光纤端子位置下不同波段范围的光谱数据,可以有效地提升粪菌菌液中有关活性的光谱特征信息,从而对粪菌菌液的浓度进行准确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57170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17950.7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南京法迈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多角度融合的菌液成分浓度检测方法及系统,涉及菌液成分浓度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采集待检测菌液各预设光线入射角下的光学图像;所述预设光线入射角为光源提供的入射光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基于各所述光学图像的光强信息,确定各所述光学图像对应的目标区域;提取各目标区域的特征曲线;将各特征曲线进行融合,得到融合的光学特征曲线;将所述光学特征曲线输入浓度检测模型,得到菌液浓度;所述浓度检测模型基于训练集确定。本发明实现了对菌液成分浓度的无损快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620313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910065816.5
申请日:2019-01-24
Applicant: 南京法迈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17/00234 , A61M31/00 , A61M2210/106 , A61M2210/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内镜下经肛门结肠向小肠植入的管道器械,包括具有近端和远端的可弯曲弹性中空管道和固定于中空管道上间距大于3cm的多个单环固定线环,所述中空管道从近端处穿设有可沿轴向自由活动且可弯曲的弹性导丝,该导丝不穿出中空管道的远端,并在中空管道的远端处形成无导丝导管段;所述导丝上还连接有用于推送管道的非金属均质助推件。本发明管道器械利用导丝、中空管道和非金属均质助推件的组合结构设计便于内镜下将柔软的管道先端向小肠内安全的植入,并将其便捷、安全的固定到小肠柔软曲折的肠壁上,需要突破之前管道只用于结肠植管的器械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9350326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490215.0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南京法迈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2/966 , A61B1/04 , A61B1/06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视状态下的双支架植入装置,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内管、中管和外管,内管的远端穿插连接有软头,外管与内管之间的空间内压缩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的两端分别与软头的近端和中管的远端相抵接;中管与内管之间套设有短推管,中管与内管之间的空间内压缩有第二支架,该第二支架的两端与中管的远端和短推管的远端相抵接;外管可相对于中管前后移动,外管后撤或者中管和内管一同前移,使得第一支架从外管与内管之间的空间内释放;释放后短推管前移,将第二支架推至外管与内管之间的空间内替代第一支架;软头内设有带LED光源的电子摄像镜头。本发明在可视状态下可一次性释放两个支架。
-
公开(公告)号:CN109350322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489232.2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南京法迈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A61F2/9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2/9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支架植入装置,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内管、中管和外管,所述内管的远端穿插连接有软头,所述外管与内管之间的空间内压缩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两端分别与软头的近端和中管的远端相抵接;所述中管与内管之间套设有短推管,所述中管与内管之间的空间内压缩有第二支架,该第二支架的两端与中管的远端和短推管的远端相抵接;所述外管可相对于中管前后移动,外管后撤或者中管和内管一同前移,使得第一支架从外管与内管之间的空间内释放并恢复原始状态;释放完第一支架后,短推管前移,将第二支架推至外管与内管之间的空间内替代第一支架。本发明可一次性释放两个支架,大大缩短支架释放手术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9350319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489214.4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南京法迈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填装支架结构的植入装置,包括相互套设的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内腔穿设有推杆,所述外管的远端连接有软头,该外管的远端内腔压缩有第一支架,该第一支架的两端分别与软头的近端和推杆的远端相抵接;推动推杆带动第一支架前移,使得第一支架从外管内释放并恢复原始状态;所述外管的外壁套设有填装支架组件,所述填装支架组件包括由相互扣合的下半管片和上半管片组成的管节,该管节内可预装备用支架;所述内管和外管上相应开设有与管节相通的缺口。本发明可多次释放多个支架,大大缩短支架释放手术时间,减少病人由于多次进出植入器带来的痛苦与发生感染的几率,并且节省植入装置成本,提高了操作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350146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490200.4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南京法迈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A61B1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17/0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向可调节拉钩,包括手柄部、与手柄部连接的软管部、设于软管部端部的拉钩部,拉钩部连接推拉部;软管部外套设有变螺距弹簧,变螺距弹簧包括靠近软管部端部的低密度弹簧段和远离软管部端部的高密度弹簧段;在软管部内穿有两对引导线,各引导线一端分别固定在软管部一端;手柄部内设置两个可沿手柄前后移动的控制按钮,各对引导线穿出软管部后分别连接一控制按钮,位于软管部内的两对引导线各自所在平面在软管部中心轴线处交叉且相互垂直,各个控制按钮分别向不同方向转动时,能够分别牵引各引导线,带动软管端部连同拉钩部向不同方向弯曲转动。本发明拉钩可以控制方向并抓取、拖拽组织,使手术操作难度降低,并能降低手术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