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5975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02832.6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大学
IPC: G06T7/12 , G06T7/13 , G06V10/26 , G06V10/774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全自动三维机织复合材料CT图像分割与重建的方法。该方法重新设计了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图像的纱线分割任务,通过结合基于语义分割的技术与基于梯度流的实例分割技术,能够在低对比度的CT图像上对粘连纱线的边界进行精准分割。最终,测试结果表明,本发明方法能够有效分割形状和大小各异的纱线,在分割样本中实现了边界清晰的纱线分割,显著提升了纱线分割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347661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011357601.X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0 , G06F11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织物工艺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织物纹路优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织物按照组织结构类型进行的区域划分以及各个区域对应的组织结构类型;基于各个区域对应的组织结构类型,确定织物不同区域交接点以及与各个交接点相邻区域的组织结构类型;根据与各个交接点相邻区域的组织结构类型以及各个相邻区域中组织结构的起始位置,确定各个交接点的纱线幅长;基于各个交接点的纱线幅长,确定织物纹路优化的目标函数;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确定织物各个区域中组织结构的起始位置。对织物的不同组织结构进行优化组合,利用各个区域中组织结构的起始位置来实现织物组合结构的优化,提高了织物纹路优化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815873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011489294.0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复杂曲面体的定位检测装置,其包括基座、固定在基座上表面的支撑模和设置在支撑模上方的检测模,在支撑模的上表面形成有下设定型面,在检测模的下表面设置有上设定型面;在扭转三维机织物上设置有若干条定位示迹线;对应于每条定位示迹线,在下设定型面上均设置有一条定位校准线,在上设定型面上均设置有一条校准标定线;检测模被若干相互平行的第一竖直平面分割为若干检测分模。本申请还公开了复杂曲面体的检测方法。通过定位示迹线与校准标定线的位置偏差可直观表征三维机织物扭转前的示迹线扭转后与理论设计位置的偏差程度,可定性判断理论设计的精准性,简单快速的给出设计偏差较大区域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2815873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011489294.0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复杂曲面体的定位检测装置,其包括基座、固定在基座上表面的支撑模和设置在支撑模上方的检测模,在支撑模的上表面形成有下设定型面,在检测模的下表面设置有上设定型面;在扭转三维机织物上设置有若干条定位示迹线;对应于每条定位示迹线,在下设定型面上均设置有一条定位校准线,在上设定型面上均设置有一条校准标定线;检测模被若干相互平行的第一竖直平面分割为若干检测分模。本申请还公开了复杂曲面体的检测方法。通过定位示迹线与校准标定线的位置偏差可直观表征三维机织物扭转前的示迹线扭转后与理论设计位置的偏差程度,可定性判断理论设计的精准性,简单快速的给出设计偏差较大区域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2347661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357601.X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0 , G06F11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织物工艺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织物纹路优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织物按照组织结构类型进行的区域划分以及各个区域对应的组织结构类型;基于各个区域对应的组织结构类型,确定织物不同区域交接点以及与各个交接点相邻区域的组织结构类型;根据与各个交接点相邻区域的组织结构类型以及各个相邻区域中组织结构的起始位置,确定各个交接点的纱线幅长;基于各个交接点的纱线幅长,确定织物纹路优化的目标函数;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确定织物各个区域中组织结构的起始位置。对织物的不同组织结构进行优化组合,利用各个区域中组织结构的起始位置来实现织物组合结构的优化,提高了织物纹路优化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877862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0002852.4
申请日:2021-01-04
Applicant: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D03D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回转体预制体的制备方法及回转体的制备方法,回转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回转体预制体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以预设回转体的第一主体的任意一点的外径,获得卷曲轴的第二主体的任意一点的外径,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各自以倾斜角转化为第一斜边和第二斜边,来制备卷曲轴;在卷曲轴上一体编织出第三主体、第三斜边及第四斜边,第三斜边和第四斜边分别与第三主体的轴线倾斜一定角度,给第三斜边和第四斜边向外弯折提供了弯折余量,使两个翻边与第一主体之间的纱线连续,两个翻边和主体一体,基质材料固化后,加强第一翻边、第二翻边与主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350010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1911402234.8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D03D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小变厚度三维机织预制体减纱梯度的方法和预制体,方法包括自预制体厚度最大部分开始,在第2n‑1个变厚度截面处抽出至少一层纬纱,与抽出的至少一层纬纱对应层的经纱暂时保留,且该暂时保留的经纱的运动路径发生改变,在抽出前对应层的经纱与未抽出的最上或最下层经纱路径保持一致,在第2n个变厚度截面处将对应层的经纱抽出,在变厚度截面处抽出的经纱或纬纱自所述变厚度截面处被中断,n≥1。预制体按照厚度逐渐减少的方向,每个变厚度截面处比前一个变厚度截面处抽出至少一层经纱或纬纱。本发明实现了变厚度三维机织预制体减纱梯度的减小,避免了因同时减少经纱和纬纱而形成的大梯度,避免出现影响树脂流动带来的成型质量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177810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1911402831.0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0 , G06F11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预制体的纹织图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待制备预制体的初始结构信息;根据初始结构信息生成待制备预制体的初始纹织图;初始纹织图中的像素点的像素值包括第一像素值和第二像素值,当像素点对应的经纱在对应的纬纱的上方时,像素点的像素值为第一像素值,当像素点对应的经纱在对应的纬纱下方时,像素点的像素值为第二像素值;获取待制备预制体的减纱信息;减纱信息包括待制备预制体中各列经纱和各列纬纱的交织点处的实际经纱层数以及减纱位置信息;根据减纱信息对初始纹织图进行调整,得到待制备预制体的纹织图。通过实施本发明,能够以较高效率和较高的准确性自动生成待制备预制体的纹织图。
-
公开(公告)号:CN113547772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637171.5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9D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结构风扇叶片制备方法,所述叶片包括由开口区(22)和纯复合材料区域(21)形成的预制体复合材料部分(20)、金属前缘部分(30)及连接复合材料部分(20)与金属前缘部分(30)的缝合线(40),在所述复合材料部分(20)的一侧设置开口区(22),将金属前缘部分(30)插入所述开口区(22)后用缝合线(40)将金属前缘部分(30)和复合材料部分(20)缝合联结得到所述风扇叶片。本发明通过纤维缝合将金属与复合材料相结合,避免使用单一的胶接连接方式,增加金属与复合材料之间的结合强度,可实现叶片的RTM一体化制造成型,实现金属夹芯结构与三维机织预制体一体化的制备,实现叶片减重,并满足抗冲击性能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547772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110637171.5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9D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结构风扇叶片制备方法,所述叶片包括由开口区(22)和纯复合材料区域(21)形成的预制体复合材料部分(20)、金属前缘部分(30)及连接复合材料部分(20)与金属前缘部分(30)的缝合线(40),在所述复合材料部分(20)的一侧设置开口区(22),将金属前缘部分(30)插入所述开口区(22)后用缝合线(40)将金属前缘部分(30)和复合材料部分(20)缝合联结得到所述风扇叶片。本发明通过纤维缝合将金属与复合材料相结合,避免使用单一的胶接连接方式,增加金属与复合材料之间的结合强度,可实现叶片的RTM一体化制造成型,实现金属夹芯结构与三维机织预制体一体化的制备,实现叶片减重,并满足抗冲击性能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