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淀粉基生物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5242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844711.7

    申请日:2024-1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淀粉基生物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阻燃淀粉基生物质复合材料包括淀粉,N‑甲基吗啉‑N‑氧化物,还可以包含生物质纤维和生物降解合成聚合物,聚磷酸铵和季戊四醇。淀粉:N‑甲基吗啉‑N‑氧化物:聚磷酸铵:季戊四醇的质量比为60~75:20~30:6~12:2~5。本发明阻燃淀粉基生物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首先将部分或全部淀粉与N‑甲基吗啉‑N‑氧化物液体混合并加热配成热塑性淀粉料,然后将热塑性淀粉料与聚磷酸铵、季戊四醇、增强材料、生物降解合成聚合物采用螺杆挤出机熔融混合挤出制成。本发明阻燃淀粉基生物质复合材料完全生物降解、力学性能优异、阻燃性能优良,制备方法简便。

    生物质热塑性材料、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1052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416096.9

    申请日:2023-0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热塑性材料、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生物质热塑性材料包含生物质材料30%~90%、N‑甲基吗啉‑N‑氧化物8%~25%。生物质材料可以是淀粉材料、纤维素材料、蛋白质材料、甲壳素材料中之一种或一种以上,淀粉材料≥12%。采用热塑加工方法成型得到生物质热塑性制品。本发明制备方法依次包括:(1)将部分或全部淀粉材料与N‑甲基吗啉‑N‑氧化物液体混合,加热配成热塑性淀粉料或者采用螺杆挤出机熔融混合成为热塑性淀粉料;(2)将热塑性淀粉料与其他材料采用螺杆挤出机熔融混合挤出成为生物质热塑性材料或者制品。本发明生物质热塑性材料和制品能够生物降解、力学性能优异、成本低,制备方法简便易行。

    一种硫化铜/MXene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81448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310091595.5

    申请日:2023-0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化铜/MXene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氟化锂与盐酸混合配制得到的氢氟酸溶液对Ti3AlC2进行刻蚀反应,刻蚀后产物MXene洗涤、中和、悬浮分散在水中,然后冷冻干燥得到MXene粉末;第二步,将MXene粉末分散到水中,再加入羟乙基纤维素或羧甲基纤维素钠溶入其中并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溶液冷冻干燥;第三步,取冻干后混合物分散到水中,加入硝酸铜、硫化钠常温搅拌反应,将反应得到的黑色沉淀物离心分离、洗涤、干燥,即得硫化铜/MXene复合电极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简便易行,制备的复合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优异。

    一种电响应型互穿聚合物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75321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1811507442.X

    申请日:2018-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响应型互穿聚合物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电响应型互穿聚合物水凝胶为水溶性聚氨酯交联网络与丙烯酸‑co‑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co‑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网络构成的互穿聚合物网络水凝胶。水溶性聚氨酯交联网络是采用多异氰酸酯单体、聚乙二醇、丙三醇聚合反应所生成。制备方法依次:采用多异氰酸酯单体、聚乙二醇、丙三醇聚合反应得到水溶性聚氨酯交联网络体,然后采用丙烯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过硫酸钾的水溶液浸泡直到溶胀平衡,最后进行热引发聚合,即制得本发明电响应型互穿聚合物水凝胶。本发明电响应水凝胶可用作人工肌肉。

    一种类石墨相氮化碳基复合纳米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61135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278246.4

    申请日:2019-1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类石墨相氮化碳基复合纳米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第一步,水热制备类石墨相氮化碳;第二步,水热制备尖晶石类铁酸盐;第三步,将两者混合;第四步,将两者混合物进行烧结;第五步,获得类石墨相氮化碳基复合纳米半导体材料。水热条件为100~200℃之间水热24~72小时。烧结条件为在惰性气氛下400~600℃之间烧结4~6小时。本发明制备方法简便易行,易于工业化,制备的复合半导体材料光催化性能优异。

    采用套装针头的新型静电纺丝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25995B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210026022.6

    申请日:2012-02-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套装针头的新型静电纺丝方法。本发明静电纺丝装置包含高压电源、供液装置、电纺喷头和接收装置,供液装置向电纺喷头供给电纺液体,电纺喷头的喷嘴为两个或以上的圆形中空针套装组合而成或者为喷板上开设的圆孔且内套圆形中空针(组)所组合而成,套装的两临近圆形中空针之间和喷板上圆孔与其内所套临近圆形中空针之间的环形狭缝宽度为0.05~2.0毫米,喷嘴与高压电源的高压电极连通(最好方式是套装在最内的圆形中空针与高压电极连通),接收装置与高压电源的接地电极连接,套装在最内的圆形中空针内不通过任何液体,电纺液体通过两临近圆形中空针之间以及喷板上圆孔与内套临近圆形中空针之间的环形狭缝进行静电纺丝。

    聚氨酯蓄热保温泡沫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27162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031960.X

    申请日:2013-0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聚氨酯蓄热保温泡沫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聚氨酯蓄热保温泡沫包含有附载型有机相变蓄热剂的聚氨酯泡沫,所述附载型有机相变蓄热剂为以膨胀珍珠岩为载体、有机相变蓄热剂吸附于膨胀珍珠岩载体内形成的蓄热剂组合体。有机相变蓄热剂的相变温度为16~30℃。有机相变蓄热剂可以是脂肪烃、石蜡、脂肪酸和脂肪酸脂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有机相变蓄热剂质量分数可以为15%~40%。本发明聚氨酯蓄热保温泡沫的制备方法可以是挤出发泡、注射发泡、浇铸发泡或者模压发泡。本发明聚氨酯蓄热保温泡沫具有相变蓄热特性,具有优异的保温性能。

    一种新型的静电电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15658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210019795.1

    申请日:2012-01-21

    Inventor: 应宗荣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采用一种新型的静电电纺方法,包含高压电源、供液装置、电纺喷头和接收装置,供液装置向电纺喷头供给电纺液体,电纺喷头的喷嘴为直线型狭缝喷嘴,直线型狭缝喷嘴的直线型狭缝宽度≥0.1毫米、长度≥4毫米且长宽比≥10,高压电源在直线型狭缝喷嘴与接收装置之间形成高压电场,电纺液体通过直线型狭缝喷嘴进行静电电纺。电纺喷头上有多个直线型狭缝喷嘴时最好呈平行排列方式布置或者呈辐射状方式布置(可以在辐射中心汇合连通)。直线型狭缝喷嘴的直线型狭缝宽度最好是0.2~2毫米。直线型狭缝喷嘴与接收装置之间可以设置有辅助电极。本发明方法静电电纺效率高,且可纺制连续均质的超薄膜状物或涂层物。

    含硫包膜型缓释化肥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100405B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0610088270.8

    申请日:2006-07-06

    Inventor: 应宗荣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硫包膜型缓释化肥。它由化肥芯和化肥芯外面的包膜组成,包膜为由聚合物和硫磺组成的聚合物含硫混合物膜层,或者为聚合物膜层与由聚合物和硫磺组成的聚合物含硫混合物膜层的复合膜层;其中,聚合物含硫混合物膜层中硫磺质量分数呈梯度分布,并且存在有硫磺质量分数为90%~99.9%的围绕化肥芯的封闭面。聚合物含硫混合物膜层中,硫磺平均质量分数可以为30%~95%。聚合物含硫混合物膜层中,梯度分布方式最好是从化肥芯往外硫磺质量分数逐渐降低。本发明含硫包膜型缓释化肥的释放期较长,包膜抗冲击性好,释放期相对较稳定。

    包膜降解型缓释化肥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86614A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910002728.7

    申请日:2009-0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包膜降解型缓释化肥。本发明包膜降解型缓释化肥由化肥芯和化肥芯外包膜组成,包膜包含氨基树脂膜层和生物降解型聚酯膜层,其中氨基树脂膜层质量为整个包膜质量的2/3以上。氨基树脂为脲醛树脂和/或三聚氰胺树脂。生物降解型聚酯膜层最好是整个包膜的里层或中间层。生物降解型聚酯可以是聚乳酸、聚脂肪族二元羧酸二元醇酯等。包膜中可以还复合有低分子量有机物膜层。氨基树脂膜层可以含有或粘附有天然有机粉。包膜总厚度最好为40~220μm,氨基树脂膜层、生物降解型聚酯膜层和低分子量有机物膜层的厚度分别最好为38~200μm、2~20μm和0~ 25μm。本发明缓释化肥包膜材料对环境完全无害,成本较低,释放期较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