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4161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331663.1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间调制阵列的隐蔽信息年龄优化方法,旨在通过优化波束形成参数和块长来最小化平均隐蔽信息年龄CAoI,从而提高隐蔽通信的隐蔽性和信息的时效性。本发明通过时间调制阵列方案,利用射频开关实现波束形成,通过引入Kullback‑Leibler(KL)散度作为隐蔽性度量,同时,进一步推导了平均隐蔽信息年龄(CAoI),综合说明通信隐蔽性与及时性性能。并基于此提出了一种优化方案,利用布谷鸟搜索算法解决了在隐蔽性约束下的平均CAoI最小化问题。实验结果显示,TMA方案在收敛速度和平均CAoI方面均显著优于传统的相控阵(PA)方案,并降低了硬件复杂度并提高了波束形成的灵活性,这些发现为隐蔽通信系统的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85696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37478.5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H04K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时间调制回溯阵隐蔽通信的性能优化方法。本方法基于TMRDA结构,每根天线连接射频开关来实现时间调制,入射信号通过下变频混频器,产生与射频信号频率相同但具有相位共轭的中频信号,通过天线进行再传输,实现方向回溯。TMRDA以最大化目标方向上的天线增益,同时足够抑制旁瓣。在此基础上,给出隐蔽性约束和隐蔽信息年龄(covert age of information,CAoI)的闭合形式。为了便于隐蔽传输设计,联合优化了发射功率和包长以最小化CAoI,取得了隐蔽性和及时性之间的权衡。所述方法包长的CAoI更小,并且可以在TMRDA上采用更多的天线可以进一步提高CAoI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88613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08281.2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H04B7/0413 , H04B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重叠子阵列的MIMO通信雷达一体化混合波束成形方法。在重叠子阵列结构、发射功率、恒模约束等混合模拟数字阵列条件下,建立了最大化通信频谱效率和最小化雷达波束图样匹配误差的联合问题,将联合问题松弛为加权求和的最小化问题,其中所设计的混合波束成形器与最佳通信/雷达波束成形器的欧式距离最小。本发明将混合波束成形设计问题分解为三个子问题,并开发了一种有效的交替最小化算法。本发明所提的基于重叠子阵列结构的混合波束成形设计在频谱效率和雷达波束图样性能方面具有灵活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115597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0936442.2
申请日:2020-09-08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间调制稀疏阵列的最小阵元数目优化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所需的旁瓣设计要求,以及产生波束的要求;设定天线阵元数目起始优化值;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得到最优峰值旁瓣电平;若得到的优化结果达到设计要求,则输出此时的优化结果(阵元数目、时间序列、阵元间距),若未达到设计要求,则增加一个阵元数目,继续优化,直到达到设计要求。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在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小阵列中的元素数目,从而减小系统的开销,简化系统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889024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810304.8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H04L25/02 , H04B7/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张量分解的可移动天线MIMO系统信道估计方法。通过张量分解技术,对多径组分的参数,包括方位角、俯仰角和增益系数进行精确估计,从而有效重建任一对发射端和接收端区域内可移动天线位置间之间的无线信道。本发明引入了一种两阶段的双端连续天线移动模式进行导频训练,利用正则多元分解获取张量的因子矩阵,以实现任意发射端和接收端可移动天线间的信道重建。本发明分析了三阶张量分解的唯一性条件,确保了基于有限数量的发射端/接收端可移动天线位置上的信道测量,能够在整个发射端/接收端区域之间实现完整的信道重建。本发明所提出的估计方法相较于已有技术在信道估计精度和导频开销方面优势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766573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26215.X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ICI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信号处理方法,利用SIDFnT算法补偿回波信号中的ICI,利用哈达玛除法除去回波信号中加载的随机通信信息的影响,求哈达玛商的的相位矩阵,除去除法产生的幅值过大的影响,最后利用二维FFT能量积累的特性,将目标能量集中,从而通过矩阵中最大幅值的位置估计出目标距离和速度,使用估计的结果完成对速度距离带来的干扰的补偿。本发明利用SIDFnT能量聚焦特性,抑制回波ICI,能够有效改善雷达目标估计准确性,同时直接利用雷达估计结果完成通信端补偿,大大减小通信端处理方法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54555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88543.1
申请日:2023-05-04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H04B17/391 , H04B7/0413 , H04B7/0456 , H04L2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感知一体化大规模MIMO信道状态与目标参数的获取方法,通过将高维通信信道参数化为少量物理参数,从角度、时延和多普勒维建立了与感知目标参数的内在对应关系。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下提出一种共享导频模式,使得信道估计和目标参数估计可以用相同的数学形式表达成结构化张量多重分解模型。基于这个模型,利用因子矩阵的范德蒙德结构,分析了张量分解问题的唯一性条件和可解目标的最大个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统一的信道和目标估计算法来联合估计包括到达角/离开角、时延、多普勒频移、信道系数/反射系数在内的参数。本发明所提出的统一信道状态和目标参数的获取方法在减小训练开销和提高感知分辨率方面有很大优越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91301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577110.4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G01S7/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间调制线性阵列的超波束形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步骤:构建时间调线性制阵列左、右子阵列的阵列因子;根据所需的波束指向角和旁瓣,确定左、右子阵列中每个阵元的复权值;根据复权值,确定左、右子阵列中每个阵元的开关时间;左、右子阵列根据得到的开关时间进行调制产生波束,对波束谐波进行提取得到左、右波束;对左、右波束进行和差运算,得到和、差波束;通过和、差波束得到超波束。本发明有效锐化了时间调制阵列所产生的谐波波束,同时降低了波束的旁瓣电平,得到了比传统谐波波束性能更优的超波束。
-
公开(公告)号:CN105721381B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610072747.7
申请日:2016-02-01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H04L2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阈值矢量圆OFDM信号峰均比降低技术的FPGA实现方法。本发明阈值矢量圆技术的FPGA硬件实现采用查找表的方法,将调整后星座点的采样值用MATLAB软件提前计算好并存储在FPGA的ROM中,实现时根据使能信号直接调用ROM中数据即可。本发明阈值矢量圆技术的硬件实现方法通过直接调用查找表中数据,大大降低了硬件实现的复杂度,提高了运算速率,可以在满足通信协议对EVM指标要求的前提下,大幅降低所生成OFDM信号的PAPR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796091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73582.8
申请日:2015-04-13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F1/3241 , H03F3/213 , H03F2201/3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段记忆多项式的功率放大器建模及数字预失真方法,建模方法利用矢量阈值分解技术将功率放大器原始输入信号分解为若干子信号,对各子信号分别进行记忆多项式展开,对展开结果进行合并作为功率放大器的最终输出信号;数字预失真方法基于该模型构建数字预失真器,对功率放大器进行线性化处理。本发明的建模方法可以精确描述宽带射频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特性,相应的数字预失真方法有效提高了宽带射频功率放大器线性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