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45243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311045136.X
申请日:2023-08-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多导睡眠图的低氧负荷计算方法,包括:读取脉搏血氧饱和度信号、呼吸事件标签和睡眠分期,对各信号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各信号片段进行整体氧减事件检测,遍历脉搏血氧饱和度信号片段,记录氧减事件中该信号的多个特征点和特征值,依据AASM定义的呼吸事件前后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程度,设置检测阈值进行检测;将PSG呼吸事件标签与检测的所有氧减事件逐一匹配,对于未匹配到氧减事件的呼吸事件标签,进行局部氧减事件检测;降低检测阈值,重新在两次呼吸事件发生区间进行氧减事件检测;计算每个呼吸事件标签对应的低氧负荷。本发明从氧减事件检测出发,逐事件计算低氧负荷指标,计算方法有效可行,性能可靠,精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00407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74746.7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G06F18/213 , G06F18/2135 , G06F17/18 , G06F1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Teager能量算子的侵彻过载信号穿层特征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仿真或实测获取多层侵彻过载数据,对测试信号进行时频分析确定信号频率范围和主频带,将主频带外的信号分频,并通过带通滤波器提取各频段信号分量;设置滑动窗口遍历各个信号分量,根据能量算子依次计算数据点的特征能量值,并计算出滑动窗口内能量均值,得到各个频段分量的信号能量分布;将各个能量信号分量归一化后加权融合,设置噪声阈值滤除层间噪声。本方法能够有效凸显弹体侵彻目标过程中的过载信号能量特征,降低高频噪声、层间震荡对穿层信号分析和计层识别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86198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99011.9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G06F18/25 , G06F18/10 , G06F18/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分布式探测多源信息融合方法,其步骤包括:通过置于弹体头、中、尾三部位的探测体获取多源过载信号;将所获取的多源过载信号传至弹底融合处理器,经过离差归一化信号预处理后,根据扩展卡尔曼滤波融合算法,将上一时刻的多源过载信号的状态量及观测量进行数据融合,获得下一时刻的状态量,以此作为先验再与下一时刻的观测量融合,获得后验状态量。如此迭代求解,使最后获得的数据不断贴近理想值,输出利于识别的最优融合曲线,实现弹体多源数据的融合;状态变量时间上的更新迭代以及测量变量对于同一时间状态量的校正迭代,二者在时间轴上交叉进行。通过该方法,可以有效改善过载信号混叠现象、凸显穿层特征,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抗干扰性,有利于实现高精度的炸点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61827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162928.8
申请日:2025-02-14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阶散射零点增强型相位传感平台,包括高阶散射零点控制单元和传感单元,相位传感平台无需对传感器参数进行调节,通过调控高阶散射零点控制单元实现高阶散射零点并测量透射谱的变化,进而实现测量传感器处的相位变化;传感单元为与高阶散射零点控制单元相分离的插入式外部传感器,该传感器能够响应传感目标或外场引起的扰动而改变光学相位;高阶散射零点控制单元为由相互耦合的两个回音壁模式光学微腔与波导构成的非厄米多模非互易光学系统,且其在耦合的回音壁模式光学微腔组中,分别引入各向同性散射体散射引起的双向耦合通道,以及单端镜面反射引起的非互易单向耦合通道。本发明能适用任意常规传感器。
-
公开(公告)号:CN118991735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072079.9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预防乘员晕动的车辆智能底盘域控系统及方法。包括(1)采集当前车辆行驶状态和路面环境信息;(2)采用动态窗口法计算预防乘员晕动的初步期望速度序列:建立基于安全、晕动、交通效率、节能评价函数和上周期执行误差的初步评价模型,并根据当前车辆行驶状态和路面环境信息获得评价模型权重系数的取值,得到最终评价模型;采用最终评价模型对采样窗口中的约束向量X进行评价取优,得到初步期望速度序列;(3)通过B样条曲线对初步期望速度序列进行优化,得到期望速度序列,计算期望加速度,输出给执行系统。本发明方法保证车辆平稳行驶,减轻行驶过程的冲击振动,减小乘车人员晕车刺激。
-
公开(公告)号:CN11899173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72079.9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预防乘员晕动的车辆智能底盘域控系统及方法。包括(1)采集当前车辆行驶状态和路面环境信息;(2)采用动态窗口法计算预防乘员晕动的初步期望速度序列:建立基于安全、晕动、交通效率、节能评价函数和上周期执行误差的初步评价模型,并根据当前车辆行驶状态和路面环境信息获得评价模型权重系数的取值,得到最终评价模型;采用最终评价模型对采样窗口中的约束向量X进行评价取优,得到初步期望速度序列;(3)通过B样条曲线对初步期望速度序列进行优化,得到期望速度序列,计算期望加速度,输出给执行系统。本发明方法保证车辆平稳行驶,减轻行驶过程的冲击振动,减小乘车人员晕车刺激。
-
公开(公告)号:CN11704524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45136.X
申请日:2023-08-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多导睡眠图的低氧负荷计算方法,包括:读取脉搏血氧饱和度信号、呼吸事件标签和睡眠分期,对各信号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各信号片段进行整体氧减事件检测,遍历脉搏血氧饱和度信号片段,记录氧减事件中该信号的多个特征点和特征值,依据AASM定义的呼吸事件前后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程度,设置检测阈值进行检测;将PSG呼吸事件标签与检测的所有氧减事件逐一匹配,对于未匹配到氧减事件的呼吸事件标签,进行局部氧减事件检测;降低检测阈值,重新在两次呼吸事件发生区间进行氧减事件检测;计算每个呼吸事件标签对应的低氧负荷。本发明从氧减事件检测出发,逐事件计算低氧负荷指标,计算方法有效可行,性能可靠,精度更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