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低温的引线键合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364566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199705.X

    申请日:2023-0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低温的引线键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电极干法转移至测试样品上,使两者充分接触;2)将导线放置在电极旁,远离测试样品的一侧;3)将耐低温的金属铟压扁并切割成条形,然后将铟条覆盖住电极和导线;4)将透明悬臂下放至压实,使铟条与电极和导线充分接触,同时保证铟条不接触样品;5)将透明悬臂抬起,二维半导体电学测试器件制备完成。本发明并不需要传统的引线键合设备,制备的电学测试器件导电性良好,在83K的低温下可以稳定工作。

    基于角向超构表面的声涡旋分离器

    公开(公告)号:CN111681634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010627423.1

    申请日:2020-07-01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基于角向超构表面的声涡旋分离器,所述声涡旋分离器包括中空设置的圆柱形波导及位于圆柱形波导内的相位渐变超构光栅,圆柱形波导的半径为R,相位渐变超构光栅的厚度为h,所述相位渐变超构光栅包括lξ组扇形超结构,每个扇形超结构的角宽度为θ=2π/lξ,每个扇形超结构包括m组角宽度为θ1=θ/m的扇形单结构,每个扇形超结构的相移分布φj(θ)覆盖范围为2π,扇形超结构中相邻扇形单结构的相位差为φj=2π/m。本发明中揭示了基于相位渐变超构光栅的圆柱形波导中声涡旋的衍射机制,可以预测声涡旋的散射行为,提供了多个传播通道,突破了扭转相位单通道的限制;基于角向超构表面的声涡旋分离器可以实现声涡旋的非对称传输,为控制声学OAM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一种高后向受激布里渊散射增益的微纳结构片上光声波导

    公开(公告)号:CN110261957B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0546910.2

    申请日:2019-0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后向受激布里渊散射增益的微纳结构片上光声波导,波导包括由硫化亚砷材料构成的波导芯,硅包覆层及二氧化硅衬底;波导芯制备在二氧化硅衬底上;波导芯的材料为硫化亚砷,剖面为矩形;在波导芯中心从上至下有一矩形通孔,通孔中为空气;硅包覆层在外部将波导芯与通孔上、下侧以及波导芯的左、右侧对称包覆,使波导芯中心形成一充满空气的矩形通孔。本发明通过在硫化亚砷材料上、下侧,左、右侧对称包覆硅包覆层,并在硫化亚砷材料中央开设一从上至下充满空气的矩形通孔,加强了微纳结构中特殊的光辐射压力、同时调控声模式位移场分布,有效提高了基于硫化亚砷‑硅复合材料二氧化硅片上微纳结构的后向受激布里渊散射增益。

    一种具有相近强度多峰布里渊增益谱的渐变折射率光纤

    公开(公告)号:CN109085676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0916015.0

    申请日:2018-08-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相近强度多峰布里渊增益谱的渐变折射率光纤,该渐变光纤的折射率分布为:纤轴处的折射率最高,沿径向则随半径的增大而减小,在包层与纤芯的分界面处最低。对于1550nm的入射光,光纤纤轴处的折射率n1=1.4742,包层的折射率n2=1.4447,纤芯半径为a=1.3μm。在纤芯内部,折射率服从平方律曲线分布。当入射光波长为1550nm时,该渐变折射率光纤的布里渊增益谱中出现峰值功率相差为3dB左右的三个峰。本发明可有效用于基于布里渊散射拍频谱探测的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中,实现温度和应变的高精度快速分布式测量。

    基于谱域干涉仪的折射率和厚度同步测量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044035B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510390449.8

    申请日:2015-07-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谱域干涉仪的折射率和厚度同步测量方法与系统,基于谱域低相干干涉探测系统,通过将被测样品插入样品臂光路,使得一部分光束穿透被测样品,另一部分光束不通过被测样品,两部分光都照射在一块平面反射镜上并通过反射返回系统。从被测样品前、后表面返回的光之间形成一组干涉信号,从样品臂中的平面反射镜反射回的、穿透被测样品与不通过样品的光束之间形成另一组干涉信号,通过光谱仪对这两组干涉信号的光谱进行探测,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及处理,能同时得到被测样品的厚度与折射率信息。该测量系统具有的优点有,不需移动系统中的任何元件、结构稳定,只需一次测量即可同时得到被测样品的折射率和厚度信息。

    双焦点眼前后节同步成像系统及成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13383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45647.0

    申请日:2014-06-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焦点眼前后节同步成像系统及成像方法,该双焦点眼前后节同步成像方法通过在样品臂中引入双焦透镜分束器实现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人眼前后节同步成像,双焦透镜分束器能够将入射的平行准直光束分为两束光,其中一束光仍旧平行准直出射,另一束光聚焦于双焦透镜分束器的后焦点处,通过样品臂中位于双焦透镜分束器之后的光路,最终使一束光聚焦于人眼前节(角膜),另一束光聚焦于人眼后节(视网膜),从人眼前、后节反射和散射返回的样品光经光电探测、信号解调和图像处理,能够同时形成人眼前节和眼后节的高分辨率图像,实现同步对人眼前后节内部结构的高灵敏度、高分辨率成像。

    一种基于声学人工微结构的精密位移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2284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056899.9

    申请日:2024-08-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声学人工微结构的精密位移测量方法,首先,构建一个位移测量器件,包括两个耦合的具有人工拓扑荷±q的轨道元原子,并装载着螺距为d的螺纹;通过旋转其中一个轨道元原子实现模式空间中两种不同传输途径的透射波的干涉;其次,入射声波通过第一个轨道元原子被分为两束耦合的携带拓扑荷为+q和‑q的两束声涡旋;当旋转第二个轨道元原子,其相对角位置为θ时,相对纵向位移为Δd=θd/(2π);两束声涡旋在模式空间中经过不同的传输路径最终引起透射波干涉强度I的变化,从而实现了微米尺度的位移测量。本发明通过将位移信息编码在干涉强度中,实现了声学精密位移测量,且对位移测量有着超高的分辨率。

    一种基于散斑去相关的多图像多重加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38897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010474956.0

    申请日:2020-05-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散斑去相关的多图像多重加密方法,将多幅原始图像通过光学系统加密为散斑;利用散斑旋转去相关但有联系的性质,实现单密钥多图像加密;利用散斑缩放去相关和更换探测区域散斑去相关的性质,实现多重加密,且每层加密重级中都可以对多图像加密;解密时,少量密钥可快速解出大量图像,且图像搜索和解密可同时完成。本发明只需采用简洁的加密系统,就能实现较大的密文容量、较高的加密和解密效率、以及可靠的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