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99668B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911267675.1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B23C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不等齿距铣刀的齿间角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对铣削加工过程建立铣削加工动力学模型;针对工件材料及结构确定刀具类型,进而进行切削力系数辨识试验得到切削力系数;对刀具材料、刀具结构、加工悬长、装夹方式相同的刀具进行模态试验得到模态参数;利用半离散法在时域上对模型进行稳定性判定并获得在加工参数、切削力系数和模态参数下的铣削稳定性极限图;基于铣削稳定性极限图确定模型的特征乘子,求解出颤振频率;根据颤振频率对铣削加工动力学模型进行频域分析,对铣削加工的稳定性进行判别得到稳定性判别依据;根据稳定性判别依据确定不等齿距铣刀的齿间角。本发明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可用于高稳定性加工的刀具齿间角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05956220B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610239827.7
申请日:2016-04-18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一种机电产品线缆组件参数化模型及几何建模方法,其特征是:将线缆组件的物理属性、电气属性、结构和路径信息依据特定结构存储,得到能够较全面反映线缆组件基本信息的XML文件。读取XML文件中保存的线缆组件参数化模型,对参数信息进行重构,获得线缆组件中适用于几何建模的单根线缆和线缆束信息,并使用CAD软件的二次开发接口函数,通过特征创建、特征遍历、特征提取等方法进行线缆组件的参数化建模,最终得到与实际线缆效果接近的线缆组件三维几何模型。本发明解决了在机电产品研发领域,由于线缆设计过度依靠经验所导致的人力物力浪费,效率低下的问题,实现了一种线缆组件的计算机辅助几何造型方法,将极大的提高线缆组件的设计效率,从而有效减少产品设计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6024208B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610439344.1
申请日:2016-06-20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H01B13/012
Abstract: 一种用于线束制造的三维模块化布线及检测一体化装置,其特征主要包括:由多个多孔布线板(1)组装而成的布线工装板;由可调节长度的支撑杆(4)、支撑座(3)以及与支撑座配合的滑块(20)组装而成的布线板角度的角度调整机构;用于线束固定的定位座(11)及捆扎带(13);用于线束检测的连接器(6);用于导向的U形叉元件(14);用于线束检测的机柜(2);本发明针对不同类型的线束结构特征,对应布线装置组合方式,具有良好的通用性,更加贴近实际布线结构,可实现三维布线及检测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06024208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439344.1
申请日:2016-06-20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H01B13/0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13/01245
Abstract: 一种用于线束制造的三维模块化布线及检测一体化装置,其特征主要包括:由多个多孔布线板(1)组装而成的布线工装板;由可调节长度的支撑杆(4)、支撑座(3)以及与支撑座配合的滑块(20)组装而成的布线板角度的角度调整机构;用于线束固定的定位座(11)及捆扎带(13);用于线束检测的连接器(6);用于导向的U形叉元件(14);用于线束检测的机柜(2);本发明针对不同类型的线束结构特征,对应布线装置组合方式,具有良好的通用性,更加贴近实际布线结构,可实现三维布线及检测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299668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911267675.1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B23C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不等齿距铣刀的齿间角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对铣削加工过程建立铣削加工动力学模型;针对工件材料及结构确定刀具类型,进而进行切削力系数辨识试验得到切削力系数;对刀具材料、刀具结构、加工悬长、装夹方式相同的刀具进行模态试验得到模态参数;利用半离散法在时域上对模型进行稳定性判定并获得在加工参数、切削力系数和模态参数下的铣削稳定性极限图;基于铣削稳定性极限图确定模型的特征乘子,求解出颤振频率;根据颤振频率对铣削加工动力学模型进行频域分析,对铣削加工的稳定性进行判别得到稳定性判别依据;根据稳定性判别依据确定不等齿距铣刀的齿间角。本发明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可用于高稳定性加工的刀具齿间角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05956220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239827.7
申请日:2016-04-18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86 , G06T17/00
Abstract: 一种机电产品线缆组件参数化模型及几何建模方法,其特征是:将线缆组件的物理属性、电气属性、结构和路径信息依据特定结构存储,得到能够较全面反映线缆组件基本信息的XML文件。读取XML文件中保存的线缆组件参数化模型,对参数信息进行重构,获得线缆组件中适用于几何建模的单根线缆和线缆束信息,并使用CAD软件的二次开发接口函数,通过特征创建、特征遍历、特征提取等方法进行线缆组件的参数化建模,最终得到与实际线缆效果接近的线缆组件三维几何模型。本发明解决了在机电产品研发领域,由于线缆设计过度依靠经验所导致的人力物力浪费,效率低下的问题,实现了一种线缆组件的计算机辅助几何造型方法,将极大的提高线缆组件的设计效率,从而有效减少产品设计周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