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07244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188162.2
申请日:2014-05-06
Applicant: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定低碳微合金钢材料中Fe3C溶解量、析出量的方法,属于金属材料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主要利用钢铁材料中Fe3C的析出和溶解导致钢中以固溶形式存在的C含量的变化对SKK内耗峰强度的影响;采用内耗法对经过热处理的试样进行测量,根据得到的材料SKK内耗峰的强度与奥氏体化保温时间变化曲线和材料SKK内耗峰的强度与回火温度变化曲线,确定Fe3C的溶解量与析出量。该测量方法简便、测试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969284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169744.6
申请日:2014-04-24
Applicant: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工业大学
IPC: G01N25/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膨胀法测定低碳钢中碳在奥氏体完全溶解温度的方法,其中碳含量小于等于0.2wt.%;将试样加热至预设温度,测定加热过程中的热膨胀曲线,确定碳在奥氏体完全溶解的温度。本发明的热膨胀法测定低碳钢中碳在奥氏体中完全溶解温度的方法,为该类钢材在热轧生产过程中热处理工艺提供生产依据。由于热膨胀法对相变过程反应敏感,且测试方法稳定可靠,对不同成分的低碳钢适用性较强,与以往的硬度测试法和热力学计算法相比,方法简单、易于实施且精度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969284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169744.6
申请日:2014-04-24
Applicant: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工业大学
IPC: G01N25/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膨胀法测定低碳钢中碳在奥氏体完全溶解温度的方法,其中碳含量小于等于0.2wt.%;将试样加热至预设温度,测定加热过程中的热膨胀曲线,确定碳在奥氏体完全溶解的温度。本发明的热膨胀法测定低碳钢中碳在奥氏体中完全溶解温度的方法,为该类钢材在热轧生产过程中热处理工艺提供生产依据。由于热膨胀法对相变过程反应敏感,且测试方法稳定可靠,对不同成分的低碳钢适用性较强,与以往的硬度测试法和热力学计算法相比,方法简单、易于实施且精度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007244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410188162.2
申请日:2014-05-06
Applicant: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定低碳微合金钢材料中 Fe3C溶解量、析出量的方法,属于金属材料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主要利用钢铁材料中Fe3C的析出和溶解导致钢中以固溶形式存在的C含量的变化对SKK内耗峰强度的影响;采用内耗法对经过热处理的试样进行测量,根据得到的材料SKK内耗峰的强度与奥氏体化保温时间变化曲线和材料SKK内耗峰的强度与回火温度变化曲线,确定 Fe3C的溶解量与析出量。该测量方法简便、测试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46492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368129.8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58 , C22C38/44 , C22C38/42 , C22C38/48 , C22C38/50 , C22C38/54 , C22C38/06 , C21D8/02 , B21B37/76 , B21B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屈强比桥梁用620MPa级钢板,钢板包括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C:0.020%~0.100%、Si:0.10%~0.70%、Mn:1.21%~1.81%、P:≤0.020%、S:≤0.010%、Ni:0.10%~0.80%、Cr:≤0.80%、Mo:0.08%~0.60%、Cu:≤0.70%、Nb:0.01%~0.10%、Ti:≤0.020%、Al:0.01%~0.06%、B:0.0001%~0.001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同时公开了该钢板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成本设计+TMCP+低温短时回火的方法制得钢板,其组织为铁素体加贝氏体,一方面铁素体加贝氏体组织保证了钢板强度与韧性的匹配;另一方面,制备工艺流程简单,无复杂的轧后热处理工艺,降低了材料的制备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512475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311373909.7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54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50 , C21D8/02 , C21D1/18 , C22C3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800MPa级调质超高强抗氢压力容器用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容器用钢制造领域,其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比计为:C,Si,Mn,P,S,Ni,Cr,Mo,V,Ti,Als及B,余量为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制备方法是:将钢坯依次经冶炼、连铸工序生产出目标成分的连铸坯;连铸坯依次经过加热、轧制、热处理、检验及入库的工序。本发明采用Ni‑Cr‑Mo新型成分设计体系保证其良好的抗氢脆性,通过合理的离线淬火+高温回火热处理工艺,生产≤80mm厚800MPa级抗氢压力容器用高强调质特厚板,突破现有技术瓶颈,满足用户对抗氢压力容器用调质特厚板高强韧性要求,提升压力容器服役安全性,同时也为新一代抗氢调质高强度压力容器用钢的开发、生产和应用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895744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940795.8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结构用钢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550MPa级低屈强比耐候桥梁钢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化学成分:C:0.04‑0.08%、Si:0.15‑0.55%、Mn:1.40‑1.65%、Cr:0.35‑0.55%、Ni:0.35‑0.60%、Cu:0.25‑0.50%、Mo:≤0.03%、Nb:0.025‑0.045%、V:0.020‑0.040、Ti:0.012‑0.020%、Al:0.015‑0.045%、P≤0.015%、S≤0.005%、N≤0.005%、O≤0.00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获得的耐候桥梁钢屈服强度≥550MPa,抗拉强度≥690MPa,屈强比≤0.85,延伸率≥20%,‑40℃V型冲击功≥220J,满足高寒环境桥梁钢对低温高韧性材料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30570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23200.9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6 , C22C38/58 , C22C38/42 , C22C38/48 , C22C38/46 , C22C38/50 , C21D8/02 , C21D6/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730MPa级超高强度高层建筑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属于合金钢制造领域,其化学成分为:C、Si、Mn、P、S、Cr、Ni、Cu、Nb、V、Ti、Al;余量为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本发明采用低C低、微合金化,同时添加少量Cr、Ni、Cu元素成分设计,Nb、V等微合金元素使其在两阶段轧制过程中沉淀析出起到钉扎奥氏体晶粒、抑制奥氏体晶粒长大而起到细化晶粒尺寸作用;本发明严格控制两阶段轧制过程温度以及压缩比的轧制工艺辅以后续快速入水的控制冷却的方式,通过精确的返红温度的控制以获得一定比列的贝氏体和铁素体组织;本发明具有低屈强比、高强度、高延伸、高低温韧性的优异的综合性能,对于各建筑钢结构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734127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408323.9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485MPa级厚规格耐候桥梁钢的埋弧焊接工艺。属于钢铁材料焊接领域,具体步骤:预备与485MPa级厚规格耐候桥梁钢相匹配的焊接材料;确定485MPa级厚规格耐候桥梁钢的坡口型式;对485MPa级厚规格耐候桥梁钢进行埋弧焊接工艺。本发明采用与高性能桥梁钢相匹配的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参数,解决了在较大热输入条件下厚规格桥梁钢焊接接头低温韧性、强度和冷弯性能难以兼顾的问题,达到了‑40℃接头各部位冲击韧性高于60J的高标准要求;实现了焊前低温预热,焊后免热处理工艺,在实施过程中达到焊接接头性能优良和焊缝成形良好二者兼顾的效果,适用于大跨结构工程用低屈强比耐候系列桥梁钢的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478120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696279.1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二次火灾建筑用460MPa级全位置气保焊丝及制造方法,所述气保焊丝化学组分为:C 0.060~0.080wt%,Si 0.35~0.50wt%,Mn 1.10~1.25wt%,Cr≤0.15wt%,Ni 0.80~0.95wt%,Mo 0.45~0.55wt%,Cu≤0.08wt%,P≤0.008wt%,S≤0.005wt%,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的气保焊丝力学性能优良,且能够承受二次火灾,能有效促进耐二次火灾建筑的建造和应用,提高建筑的耐火安全性,同时节省一次火灾后的重建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