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454921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0780019524.3
申请日:2007-04-12
Applicant: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
IPC: H01L51/50 , H01L51/54 , C07D209/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72 , C07D209/48 , C07D403/08 , C07D403/10 , H01L51/0053 , H01L51/0081 , H01L51/0085 , H01L51/42 , H01L51/5012 , H01L51/5096 , H01L2251/308 , Y02E10/549
Abstract: 包含邻苯二甲酰亚胺化合物的有机电子器件。本文公开的邻苯二甲酰亚胺化合物是电子传输物质,其具有大的HOMO-LUMO能隙、高的三重态能量、大的还原电势和/或热和化学稳定性。这样,这些邻苯二甲酰亚胺化合物适合用于各种有机电子器件中的任何一种,例如OLED和太阳能电池。在OLED5中,所述邻苯二甲酰亚胺化合物可以发挥各种功能,例如作为发射层中的主体材料,作为空穴阻挡材料,或作为电子传输材料。在太阳能电池中,所述邻苯二甲酰亚胺化合物可以发挥各种功能,例如作为激子阻挡材料。公开了可以适用于本发明的邻苯二甲酰亚胺化合物的各种实例。
-
公开(公告)号:CN102041001A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1010568287.X
申请日:2001-08-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16 , C07F15/0033 , C07F15/0086 , C09K11/06 , H01L51/0084 , H01L51/0085 , H01L51/0087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了发射磷光有机金属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可产生改进的电致发光,特别是在可见光谱的蓝色区域。本发明还描述了使用该发射磷光有机金属化合物的有机发光器件。本发明还描述了有机发光层,该有机发光层包括具有衰变率低于约1/秒的最低三线激发态的主体材料和分散在主体材料中的客体材料,所述客体材料具有辐射衰变率高于约1×105/秒或1×106/秒的最低三线激发态,其中主体材料的最低三线激发态的能级低于有机金属化合物的最低三线激发态的能级。
-
公开(公告)号:CN101924190A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1010002094.8
申请日:2001-08-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16 , C07F15/0033 , C07F15/0086 , C09K11/06 , H01L51/0084 , H01L51/0085 , H01L51/0087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了发射磷光有机金属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可产生改进的电致发光,特别是在可见光谱的蓝色区域。本发明还描述了使用该发射磷光有机金属化合物的有机发光器件。本发明还描述了有机发光层,该有机发光层包括具有衰变率低于约1/秒的最低三线激发态的主体材料和分散在主体材料中的客体材料,所述客体材料具有辐射衰变率高于约1×105/秒或1×106/秒的最低三线激发态,其中主体材料的最低三线激发态的能级低于有机金属化合物的最低三线激发态的能级。
-
公开(公告)号:CN101584057A
公开(公告)日:2009-11-18
申请号:CN200780039775.8
申请日:2007-09-18
Applicant: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 , 密执安州立大学董事会
IPC: H01L51/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36 , H01L51/5016 , Y10S428/917 , Y10T428/31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发光器件(OLED),更具体地说,涉及使用荧光发射体和磷光发射体的组合发光以便有效利用所有电产生的激子的OLED。
-
公开(公告)号:CN100505375C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01815435.2
申请日:2001-08-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16 , C07F15/0033 , C07F15/0086 , C09K11/06 , H01L51/0084 , H01L51/0085 , H01L51/0087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了发射磷光有机金属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可产生改进的电致发光,特别是在可见光谱的蓝色区域。本发明还描述了使用该发射磷光有机金属化合物的有机发光器件。本发明还描述了有机发光层,该有机发光层包括具有衰变率低于约1/秒的最低三线激发态的主体材料和分散在主体材料中的客体材料,所述客体材料具有辐射衰变率高于约1×105/秒或1×106/秒的最低三线激发态,其中主体材料的最低三线激发态的能级低于有机金属化合物的最低三线激发态的能级。
-
公开(公告)号:CN1224297C
公开(公告)日:2005-10-19
申请号:CN00817482.2
申请日:2000-11-29
IPC: H05B33/14 , C07D213/02 , C07D215/02 , C07D231/12 , C07D263/57 , C07D277/66 , C07D333/50 , C07D409/04 , C07D417/04
Abstract: 采用包括式L2MX的过渡金属的有机金属络合物的发射体层,获得了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改进的电致发光效率,其中L和X是不同的双齿配位体。该式的化合物可以比采用以前的方法更便利地合成,并且该合成选择项允许将荧光分子插入到磷光络合物,插入配位体以微调发光颜色,和插入配位体以捕获载流子。
-
-
-
公开(公告)号:CN102016570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880117550.4
申请日:2008-10-01
Applicant: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
IPC: G01N33/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25 , B82Y15/00 , B82Y30/00 , C12Q1/6827 , C12Q1/6886 , C12Q2600/154 , C12Q2600/156 , G01N27/4146 , C12Q2565/607 , C12Q2565/519 , C12Q2537/164 , C12Q2522/101 , C12Q2522/10 , C12Q2523/125 , C12Q2563/155 , C12Q2565/6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线、纳米管和纳米传感器平台的用途。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构建纳米传感器平台的方法。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在纳米传感器平台上分析多个生物标志物信号用以检测疾病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795569B
公开(公告)日:2010-09-22
申请号:CN200480014124.X
申请日:2004-03-29
Applicant: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
IPC: H01L5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9 , H01L51/006 , H01L51/0071 , H01L51/0077 , H01L51/0087 , H01L51/5016 , H01L51/5036 , Y10S428/917
Abstract: 提供一种器件,其具有阳极、阴极和置于阳极和阴极之间且电连接到阳极和阴极上的发射层。发射层包括具有大于一个金属中心的发射材料。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和第二金属中心独立地选自d7、d8和d9金属。桥连配体配位到第一金属中心和第二金属中心上。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和第二金属中心的配位数各自为至少3,和更优选配位数各自为5。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光活性配体配位到第一和第二金属中心上。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不存在光活性配体。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电中性的双核发射材料。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和第二金属中心具有共面结构,和优选方形平面的共面结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金属中心选自原子序数大于或等于40的金属。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