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更换模板件的型材拉弯模具及其装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70405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498375.5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南华大学

    Abstract: 可更换模板件的型材拉弯模具及更换方法,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可更换模板件的型材拉弯模具,包括底板、模板及压紧抵触组件;模板垂直于底板布置在底板上,模板垂直于底板的两侧表面分别为工作面和非工作面;多组压紧抵触组件可拆卸的安装在底板上,压紧抵触组件一方面与模板的非工作面相抵,另一方面向模板上厚度面施力而将模板压紧在底板上。一种拉弯模具装配方法,基于可更换模板件的型材拉弯模具。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模板为一体成型的板件,在执行拉弯操作时,模板的工作面可与型材整面贴合,不存在因为压应力集中而产生压痕和起皱的问题。

    薄壁多孔型材专用分流模

    公开(公告)号:CN115041534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210410238.6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南华大学

    Abstract: 薄壁多孔型材专用分流模,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叠放并依次连通的下模、中模和上模;下模上设有模孔,上模上设有模芯A,中模上设有模芯B;下模的模孔用于塑造型材的外壁,上模的模芯A和中模的模芯B共同用于塑造型材的内壁。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了三分体结构的分流模,一方面延长了材料的流动路径,在路径延长的前提下,沿轴向方向分散布置多处引流及调速结构,从而均衡了挤压过程中的材料流速,解决了因材料流速不均导致的成型质量缺陷,另一方面将模芯分散在上模和中模上,通过上模和中模上的模芯共同成型型材的内壁,从而分散了挤压力,提升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低成本高精度的汽车前碰撞横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47638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498381.0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南华大学

    Abstract: 低成本高精度的汽车前碰撞横梁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低成本高精度的汽车前碰撞横梁,包括横梁主体;横梁主体为一体成型的矩形管状构件,横梁主体包括中间弧形段、连接在中间弧形段两端的过渡段和连接在过渡段两端的纵梁连接段。一种制备所述的低成本高精度的汽车前碰撞横梁的方法,步骤如下:1,挤压;2,拉弯;3,冲压;4,铣孔;5,附件装配。本发明相比现有的汽车前碰撞横梁大大简化了制造工艺流程。一方面,由于仅经过一道冲压工序,故所需冲压模具的种类仅为一种;另一方面,冲压工序针对的是横梁主体的两处局部结构,冲压模具的尺寸和造价均相比于现有的汽车前碰撞横梁冲压模具有所下降。

    薄壁多孔型材专用分流模

    公开(公告)号:CN115041534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410238.6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南华大学

    Abstract: 薄壁多孔型材专用分流模,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叠放并依次连通的下模、中模和上模;下模上设有模孔,上模上设有模芯A,中模上设有模芯B;下模的模孔用于塑造型材的外壁,上模的模芯A和中模的模芯B共同用于塑造型材的内壁。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了三分体结构的分流模,一方面延长了材料的流动路径,在路径延长的前提下,沿轴向方向分散布置多处引流及调速结构,从而均衡了挤压过程中的材料流速,解决了因材料流速不均导致的成型质量缺陷,另一方面将模芯分散在上模和中模上,通过上模和中模上的模芯共同成型型材的内壁,从而分散了挤压力,提升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精度易于把控的汽车后防撞梁总成

    公开(公告)号:CN214775741U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20966475.1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南华大学

    Abstract: 精度易于把控的汽车后防撞梁总成,包括后梁本体、吸能缓冲盒和铆钉A;后梁本体和吸能缓冲盒均为横截面呈“u”形的条形构件,后梁本体和吸能缓冲盒内部分别设有沿长度方向布置的U形槽A和U形槽B,两个吸能缓冲盒分别在端部通过铆钉A连接在后梁本体的两端,并垂直于后梁主体布置,两个吸能缓冲盒的U形槽B分别与后梁本体的U形槽A连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后梁主体为一体成型结构,未经过冲压和焊接工序,仅在拉弯工序会因回弹现象而产生制备误差,相比采用了多道冲压工序的现有的汽车后防撞梁,后梁主体的制造精度更易于把控。

    低成本高精度的汽车前碰撞横梁

    公开(公告)号:CN214775740U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20966450.1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南华大学

    Abstract: 低成本高精度的汽车前碰撞横梁,包括横梁主体;横梁主体为一体成型的矩形管状构件,横梁主体包括中间弧形段、连接在中间弧形段两端的过渡段和连接在过渡段两端的纵梁连接段。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的汽车前碰撞横梁大大简化了制造工艺流程。一方面,由于仅经过一道冲压工序,故所需冲压模具的种类仅为一种;另一方面,冲压工序针对的是横梁主体的两处局部结构,冲压模具的尺寸和造价均相比于现有的汽车前碰撞横梁冲压模具有所下降。

    可更换模板件的型材拉弯模具

    公开(公告)号:CN215237009U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20966485.5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南华大学

    Abstract: 可更换模板件的型材拉弯模具,包括底板、模板及压紧抵触组件;模板垂直于底板布置在底板上,模板垂直于底板的两侧表面分别为工作面和非工作面;多组压紧抵触组件可拆卸的安装在底板上,压紧抵触组件一方面与模板的非工作面相抵,另一方面向模板上厚度面施力而将模板压紧在底板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一方面,模板为一体成型的板件,在执行拉弯操作时,模板的工作面可与型材整面贴合,不存在因为压应力集中而产生起皱的问题;另一方面,在一套拉弯模具上可实现不同形状的模板件的快速装卸,提高了产品通用性,当应用于新产品的型材拉弯制造时,可极大的降低拉弯模具的制造成本,进而提升了弯曲型材件的生产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