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喷油泵防燃油及机油互窜的油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4483401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13593.7

    申请日:2022-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组合式喷油泵防燃油及机油互窜的油道结构,其在每一单体泵体上间隔设置有第一、二、三密封O型圈和燃油低压腔室、污油腔室,第一、二密封O型圈对燃油低压腔室的上下侧进行密封,第二、三密封O型圈对污油腔室的上下侧进行密封,每一燃油低压室通过进、回斜孔分别与燃油高压腔室和回油阀连通;在相邻两个单体泵室之间的组合式泵体部分上设置有混合油回油通道,每一混合油回油通道将污油腔室连通;在组合式泵体上安装有污油接头,污油接头与污油腔室连通。本发明解决现有多缸式喷油泵工作过程中燃油泄漏到机油腔造成柴油机凸轮轴及滚轮等早期磨损故障,同时凸轮轴腔里的机油上窜至燃油腔,引起发动机冒黑烟,动力不足的问题。

    一种单体泵的防内漏结构以及带有该防内漏结构的单体泵

    公开(公告)号:CN106593729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221977.1

    申请日:2016-12-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59/4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体泵的防内漏结构,包括设置在柱塞套的内壁上且沿其轴线方向从上至下依次分布的第一级圈槽、第二级圈槽和第三级圈槽,所述第一级圈槽通过开设在柱塞套上的斜孔与燃油腔相连通,所述第三级圈槽通过开设在柱塞套上的进油通道和开设在泵体上的进油孔与压力机油相连通,所述第二级圈槽通过开设在柱塞套上的出油通道和开设在泵体上的出油孔与混合油箱相连通。本发明能够有效的防止燃油从柱塞与柱塞套之间的间隙中泄漏,避免机油被稀释,有效的提高了单体泵的使用寿命。

    一种大功率单体泵滚轮体部件润滑油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796914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202802.0

    申请日:2021-0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大功率单体泵滚轮体部件润滑油道结构,包括单体泵,单体泵包括泵体和由上而下安装在泵体内的出油阀部件、柱塞阀部件和滚轮体部件,其滚轮体部件包括滚轮体、外滚轮、滚轮销、内滚轮,内滚轮通过滚轮销安装在滚轮体中,外滚轮也安装在滚轮体中并与内滚轮的外周面配合安装;在滚轮体内设置有油孔,在滚轮销、内滚轮内设置有依次连通的润滑油道结构,由滚轮体上的油孔进入的润滑油通过滚轮销润滑油道结构进入到内滚轮润滑油道结构中,保证内滚轮与外滚轮的配合表面任何位置都有机油润滑,同样保证内滚轮与滚轮销的任何配合表面也同样有机油润滑。可有效避免滚轮体部件的相互运动件因润滑不良导致的早期磨损,提高运动件的可靠性。

    一种具有防外漏结构的船用重型单体泵

    公开(公告)号:CN107905930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415986.9

    申请日:2017-1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59/02 F02M59/44 F02M59/4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具有防外漏结构的船用重型单体泵,包括泵体和安装在泵体中的柱塞套、柱塞、油量控制拉杆、柱塞弹簧、柱塞弹簧下座、挺住体部件和出油阀部件,其中出油阀体上的出油接头通过一管接螺母与高压油管连接;其在出油阀体中开设有第一泄漏油回油孔,在出油阀体与柱塞套之间设置有泄漏油回油通道,在柱塞套中设置有第二泄漏油回油孔,在柱塞套与泵体之间设置有一泄漏油回油环腔,在泵体内设置第三泄漏油回油孔零背压的泄漏油回油腔,出油阀体上的出油接头与管接螺母及高压油管之间的漏油通过第一泄漏油回油孔、泄漏油回油通道、第二泄漏油回油孔、泄漏油回油环腔、第三泄漏油回油孔流回到零背压的泄漏油回油腔中。

    一种单缸断油高速柴油机单体泵

    公开(公告)号:CN104405551B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410753425.X

    申请日:2014-1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单缸断油高速柴油机单体泵,包括:泵体,柱塞阀,出油阀座,出油阀体,其当喷油泵喷油嘴至发动机燃烧室间因管路漏油或发动机燃烧室因密封原因造成压力低引起燃烧困难等故障造成燃料泄漏时,此时需拧松断油轴,被断油轴顶住的断油钢球在油压作用下,与第一断油孔出口的密封锥形面脱开,由柱塞上升而产生的高压油经出油阀体中的第二出油通道、第一断油孔、第二断油孔、第三断油孔以及出油阀座内的第四断油孔回流到低压进回油腔中,从而保证了燃油的因泄漏而产生的对发动机的核心部件造成的损害及爆炸产生的潜在安全隐患。

    一种船用单体泵泵腔内部压力调节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102112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1911407216.9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船用单体泵泵腔内部压力调节结构,包括泵体、柱塞套、柱塞、出油阀部件、出油阀弹簧、泄压阀、泄压阀弹簧、出油阀、油量拉杆、柱塞弹簧、弹簧上座、挺柱体部件和弹簧下座,在柱塞孔内设置有油泵高压腔,在柱塞套内设置有出油孔、泄油孔、回油孔、进油孔;其在柱塞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供油斜槽,在柱塞套上的回油孔、进油孔上各设置有一泄压斜孔,在所述柱塞上下运动过程中,当所述柱塞套上的泄压斜孔与所述柱塞上的供油斜槽接触时,在不影响供油量的前提下,起到将所述柱塞套内的油泵高压腔内的高压燃油泄放的作用,而高压燃油泄放的大小值可通过调整泄压斜孔大小来调节。

    一种单体泵的防内漏结构以及带有该防内漏结构的单体泵

    公开(公告)号:CN106593729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1611221977.1

    申请日:2016-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体泵的防内漏结构,包括设置在柱塞套的内壁上且沿其轴线方向从上至下依次分布的第一级圈槽、第二级圈槽和第三级圈槽,所述第一级圈槽通过开设在柱塞套上的斜孔与燃油腔相连通,所述第三级圈槽通过开设在柱塞套上的进油通道和开设在泵体上的进油孔与压力机油相连通,所述第二级圈槽通过开设在柱塞套上的出油通道和开设在泵体上的出油孔与混合油箱相连通。本发明能够有效的防止燃油从柱塞与柱塞套之间的间隙中泄漏,避免机油被稀释,有效的提高了单体泵的使用寿命。

    一种船用单体泵泵腔内部压力调节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102112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11407216.9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船用单体泵泵腔内部压力调节结构,包括泵体、柱塞套、柱塞、出油阀部件、出油阀弹簧、泄压阀、泄压阀弹簧、出油阀、油量拉杆、柱塞弹簧、弹簧上座、挺柱体部件和弹簧下座,在柱塞孔内设置有油泵高压腔,在柱塞套内设置有出油孔、泄油孔、回油孔、进油孔;其在柱塞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供油斜槽,在柱塞套上的回油孔、进油孔上各设置有一泄压斜孔,在所述柱塞上下运动过程中,当所述柱塞套上的泄压斜孔与所述柱塞上的供油斜槽接触时,在不影响供油量的前提下,起到将所述柱塞套内的油泵高压腔内的高压燃油泄放的作用,而高压燃油泄放的大小值可通过调整泄压斜孔大小来调节。

    一种单体泵回油压力调节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640458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268269.3

    申请日:2016-12-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59/20 F02M59/10 F02M59/4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单体泵内部回油压力调节结构,包括单体柱塞泵和电磁阀,单体柱塞泵包括单体泵体、柱塞、柱塞弹簧和柱塞弹簧座,在单体泵体中同轴设置有柱塞阀孔和高压喷油孔并在单体泵体内设置有控制阀腔;电磁阀包括电磁铁、衔铁、电磁铁弹簧、控制阀芯、阀套、挡块,其在单体泵体靠近控制阀腔的位置设置有进油孔、进油通道、回油孔和回油通道,在回油通道中设置有一段阻尼孔。本发明通过在回油通道内设置阻尼孔,即可实现达到替代传统稳压阀装置。本发明在不增加额外稳压装置的前提下,利用单体泵体内部的油道结构特点实现回油压力的调节,通过调节回油压力,可相应调整单体泵的进油腔的充油压力,进一步实现单体泵的泵端压力。

    一种单体泵回油压力调节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640458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1611268269.3

    申请日:2016-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单体泵内部回油压力调节结构,包括单体柱塞泵和电磁阀,单体柱塞泵包括单体泵体、柱塞、柱塞弹簧和柱塞弹簧座,在单体泵体中同轴设置有柱塞阀孔和高压喷油孔并在单体泵体内设置有控制阀腔;电磁阀包括电磁铁、衔铁、电磁铁弹簧、控制阀芯、阀套、挡块,其在单体泵体靠近控制阀腔的位置设置有进油孔、进油通道、回油孔和回油通道,在回油通道中设置有一段阻尼孔。本发明通过在回油通道内设置阻尼孔,即可实现达到替代传统稳压阀装置。本发明在不增加额外稳压装置的前提下,利用单体泵体内部的油道结构特点实现回油压力的调节,通过调节回油压力,可相应调整单体泵的进油腔的充油压力,进一步实现单体泵的泵端压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