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529900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852814.8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D231/38 , C07D413/12 , A01N43/84 , A01N43/56 , A01P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31/38 , C07D41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1-取代-N-取代苯基-5-氨基-1H-吡唑-4-甲酰胺类化合物杀菌活性,其中,R1为烷基,取代苯基等;X1为卤素,X2为烷氧基,烯氧基,炔氧基,卤代烯氧基等;X1和X2还可与苯环形成苯并6-元杂环。在测试浓度下,该类化合物显示出杀菌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286813C
公开(公告)日:2006-11-29
申请号:CN200410019757.1
申请日:2004-06-2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D213/61 , A01N43/40 , A01P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氟代吡啶甲氨基的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及除草活性。化合物(I)具有很高的Hill反应活性及除草活性,而且对作物表现出优良的选择性。它可作为玉米田中的油菜、反枝苋阔叶杂草及稗草、马唐禾本科等杂草的除草剂。其中,R1:烷基、烷氧烷基、芳氧烷基、烷氧烷氧烷基、芳氧芳氧烷基;R2:烷基或烷硫基。
-
公开(公告)号:CN102633611B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210085523.1
申请日:2012-03-2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C49/205 , C07C45/66 , B01J2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改性氧化铝催化剂连续制备丁烯酮的方法,使丁酮醇粗品在改性氧化铝催化剂的存在下,在80--15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流出物经冷凝干燥得到丁烯酮。本发明能够处理含水量较高的丁酮醇粗品,丁烯酮的选择性可达到95%以上,有效提高丁酮醇的转化率和选择性,该生产方法采用连续生产工艺、工艺流程简单,生产过程稳定,容易控制,生产安全可靠,能耗低,废水少。
-
公开(公告)号:CN113200985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110537714.6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D475/02 , A01N43/90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杀菌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蝶啶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蝶啶酮类化合物在50mg/L的剂量下,对8种供试植物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水稻稻瘟病菌、辣椒疫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黄瓜灰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和蓖麻枯萎病菌)均表现出很好的活性,且化合物1对水稻稻瘟病菌表现出100%的杀菌效果,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484614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498772.0
申请日:2018-05-23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D487/04 , A01N43/90 , A01P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具有式Ⅰ所示结构的吡唑并[3,4-d]嘧啶-4(5H)-酮衍生物,该衍生物结构简单新颖,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易得,合成路线较短,合成成本低,容易进行工业化生产;且本发明提供的吡唑并[3,4-d]嘧啶-4(5H)-酮衍生物苗前除草活性高,对于双子叶植物有选择抑制性。实施例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吡唑并[3,4-d]嘧啶-4(5H)-酮衍生物在1500g/公顷的剂量下对油菜、苋菜、稗草、马唐四种杂草均表现出较好的活性,对苋菜和马唐最高可表现出100%的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05017258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410852895.1
申请日:2014-12-30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D487/04 , A01N43/90 , A01P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487/04 , A01N43/9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吡唑并[3,4-d][1,2,3]三嗪-4-酮衍生物的制备和应用,其结构通式如(I)所示,式中,X1为氢,卤素,卤代烷基;n为0,1;X2为卤素;X3为烷氧基,烯氧基,炔氧基,卤代烯氧基等;X2和X3还可与苯环形成苯并6-元杂环。本发明通式(I)的化合物具有优异的原卟啉原氧化酶(PPO)抑制活性和优异的除草活性,可作为除草剂,用于防除单双子叶杂草。
-
公开(公告)号:CN100486958C
公开(公告)日:2009-05-13
申请号:CN200510015323.9
申请日:2005-10-0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C255/61 , A01N37/34 , A01P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氰基戊烯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除草活性。本发明将氟原子引入到氰基戊烯酸酯类化合物中芳环的对位,并且在芳环和胺基之间引入(S)-构型碳原子,设计和合成了Z-2-氰基-3-(N-(S)-α-甲基对氟苄胺基)-2-戊烯酸乙氧乙酯(H-0306)。室内和田间药效表明,H-0306能够防除玉米田苗后阔叶杂草。
-
公开(公告)号:CN1594294A
公开(公告)日:2005-03-16
申请号:CN200410019757.1
申请日:2004-06-2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D213/61 , A01N43/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氟代吡啶甲氨基的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及除草活性。化合物(I)具有很高的Hill反应活性及除草活性,而且对作物表现出优良的选择性。它可作为玉米田中的油菜、反枝苋阔叶杂草及稗草、马唐禾本科等杂草的除草剂。其中,R1:烷基、烷氧烷基、芳氧烷基、烷氧烷氧烷基、芳氧芳氧烷基;R2:烷基或烷硫基。
-
公开(公告)号:CN113200985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537714.6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D475/02 , A01N43/90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杀菌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蝶啶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蝶啶酮类化合物在50mg/L的剂量下,对8种供试植物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水稻稻瘟病菌、辣椒疫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黄瓜灰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和蓖麻枯萎病菌)均表现出很好的活性,且化合物1对水稻稻瘟病菌表现出100%的杀菌效果,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200924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537275.9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D239/42 , C07D413/12 , A01N43/54 , A01N43/84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杀菌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4‑氨基‑5‑嘧啶甲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4‑氨基‑5‑嘧啶甲酰胺类化合物在50毫克/升的剂量下,对供试菌种(番茄早疫、小麦赤霉、水稻稻瘟、辣椒疫霉、油菜菌核、黄瓜灰霉、水稻纹枯、蓖麻枯萎)均表现出一定的活性,且化合物2和化合物10对水稻稻瘟菌有很好的抑制活性,可达90%以上,同时对油菜菌核菌具有超过60%的抑制活性,表明其具有作为杀菌剂的潜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