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10266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193083.9
申请日:2018-03-0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D11/50 , C08G83/008 , C09D11/30 , C09D11/36 , G06K19/06037
Abstract: 一种基于纳米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新型隐形防伪二维码。该新型隐形防伪二维码由纳米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墨水打印成具有数量可调、大小相等的隐形编码块和三个黑色顶点定位方块组成,以编码方块在特定波长激发下的荧光颜色作为信息存储单元。编码方块的荧光颜色承载着编码信息,通过喷墨打印机将三基色荧光发射墨水混合可以获得几乎无穷多的荧光颜色,从而实现无穷多的编码信息。而且,编码信息容量的还大小可以通过调节单元编码方块的数量实现。为实现这种新型隐形防伪二维码,要求制备三基色荧光发射的纳米级隐形墨水;同时,三基色及其混合色墨水在日光下不显示颜色,在单一波长光激发下发射不同颜色的荧光。
-
公开(公告)号:CN108410266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810193083.9
申请日:2018-03-0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纳米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新型隐形防伪二维码。该新型隐形防伪二维码由纳米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墨水打印成具有数量可调、大小相等的隐形编码块和三个黑色顶点定位方块组成,以编码方块在特定波长激发下的荧光颜色作为信息存储单元。编码方块的荧光颜色承载着编码信息,通过喷墨打印机将三基色荧光发射墨水混合可以获得几乎无穷多的荧光颜色,从而实现无穷多的编码信息。而且,编码信息容量的还大小可以通过调节单元编码方块的数量实现。为实现这种新型隐形防伪二维码,要求制备三基色荧光发射的纳米级隐形墨水;同时,三基色及其混合色墨水在日光下不显示颜色,在单一波长光激发下发射不同颜色的荧光。
-
公开(公告)号:CN1064046C
公开(公告)日:2001-04-04
申请号:CN97120274.5
申请日:1997-11-12
Applicant: 南开大学戈德防伪技术公司
IPC: C07D498/22 , C09K11/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螺环类光致变色化合物。本发明的光致变色化合物是在五员环中的氮杂原子上连结了功能基的螺环类光致变色化合物,具有如下的结构通式其中:R=H、或CH3O;L=(-(CH2)4-、-(CH2)2COO-、-(CH2)2CONH-、或-(CH2)2CONH(CH2)5CONH-;G=功能基,即具有反应性或具有特殊性质的杂环,如:噻吩环、嘧啶环、吲哚环、喹啉环、香豆素环、或呋喃香豆素环,由于利用功能基与底物分子中的活性反应基团的特异反应,可将本发明的化合物引入到不同的底物分子中,使新生成的物质既有原光致变色化合物的特征、又有原底物分子的特性,从而就扩大了应用范围,例如可被应用于防伪技术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82114A
公开(公告)日:1998-05-20
申请号:CN97120274.5
申请日:1997-11-12
Applicant: 南开大学戈德防伪技术公司
IPC: C09K11/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螺环类光致变色化合物。本发明的光致变色化合物是在五员环中的氮杂原子上连结了功能基的螺环类光致变色化合物,具有如上的结构通式,其中:R=H、或CH3O;L=-(CH2)4-、-(CH2)2COO-、-(CH2)2CONH-、或-(CH2)2CONH(CH2)5CONH-;G=功能基,即具有反应活性或具有特殊性质的杂环,如:噻吩环、嘧啶环、吲哚环、喹啉环、香豆素环、或呋喃香豆素环。由于利用功能基与底物分子中的活性反应基团的特异反应,可将本发明的化合物引入到不同的底物分子中,使新生成的物质既有原光致变色化合物的特性、又有原底物分子的特性,从而就扩大了应用范围,例如可被应用于防伪技术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357390A
公开(公告)日:2002-07-10
申请号:CN00134147.2
申请日:2000-12-07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高分子量聚乳酸制备生物可降解骨折内固定物的方法,解决金属骨折内固定物引起的接骨质生长缓慢,骨折疏松和再骨折,及愈后需进行二次手术。解决国外PLLA产品价格过高问题。本方法将L-丙交酯与D,L-丙交酯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真空干燥,熔化,加入引发剂,进行聚合,将P-(L-,DL)LA溶为5wt%氯仿溶液,用甲醇沉淀过滤真空干燥,加工成片材或棒材经拉伸自增强加工成型。本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使产品价格降低5~10倍。
-
公开(公告)号:CN1053671C
公开(公告)日:2000-06-21
申请号:CN97120275.3
申请日:1997-11-12
Applicant: 南开大学戈德防伪技术公司
IPC: C07H21/00 , C07D491/107 , C07D519/00 , C09K9/00 , C09D1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特殊光化学-基因识别材料,它是一种组成为(B)-(L)-(A)-(G)或(B)-(L)-(G)的化合物,其中(B)为荧光类或光致变色类化学功能基团,(A)为能连接基因的基团,(L)为能够连接(B)和(A)或(G)的连接臂,(G)为基因。将本发明的光化学-基因识别材料与油墨或印油连结料混配印制成的防伪标记,被伪造者仿造的可能性小于4300-400分之一,而用紫外灯或日光就可快速、方便、准确地对防伪标记进行检测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80708A
公开(公告)日:1998-05-06
申请号:CN97120275.3
申请日:1997-11-12
Applicant: 南开大学戈德防伪技术公司
IPC: C07H21/00 , C07D491/107 , C07D519/00 , C09K9/00 , C09D1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特殊光化学—基因识别材料,它是一种组成为[B]-[L]-[A]-[G]或[B]-[L]-[G]的化合物,其中[B]为荧光类或光致变色类化学功能基团,[A]为能连接基因的基团,[L]为能够连接[B]和[A]或[G]的连接臂,[G]为基因。将本发明的光化学一基因识别材料与油墨或印油连结料混配印制成的防伪标记,被伪造者仿造的可能性小于4300-400分之一,而用紫外灯或日光就可快速、方便、准确地对防伪标记进行检测识别。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