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41125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63713.X
申请日:2014-04-2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西安西电避雷器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流分布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试验装置包括发电机、变压器、第一及第二开关、第一及第二分压器、分流器、第一及第二测量单元,其中发电机通过第一开关与变压器的初级线圈连接,第一分压器连接在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两端,第二分压器通过第二开关接在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两端,第二测量单元与第一分压器及第二分压器连接,若干由试品与分流器串接组成的电路通过第二开关连接在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两端,且试品与分流器连接的公共端和第一测量单元连接。本发明通过控制开关的分闸时间来控制施加到试品上的工频电压时间,解决在工频电压下串补装置MOV元件的多柱并联电阻片柱的工频电流分布测量问题,为MOV的可靠运行提供了有力的试验数据和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04820149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224560.X
申请日:2015-05-0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西安西电避雷器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避雷器比例单元动作负载的试验回路,包括连接在试验回路中的避雷器比例单元试验品,还包括充电回路、冲击电流回路、开关和工频电压回路,所述充电回路与所述冲击电流回路连接,所述冲击电流回路与所述避雷器比例单元试验品连接,所述工频电压回路通过所述开关与所述避雷器比例单元试验品连接。本发明避雷器比例单元动作负载的试验回路能用于考核避雷器比例单元在雷电冲击和操作冲击能量耐受下动作负载,既经济又实用,为避雷器的可靠运行提供了有力的试验数据和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203965532U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20198360.2
申请日:2014-04-2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西安西电避雷器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频能量耐受试验装置,包括有电源、变压器、第一开关、高压硅堆、电容器、第一分压器、第二开关、电感、调波电感、第三开关、第二分压器、试品、分流器、测量单元,电源通过第一开关与变压器的原边连接,变压器的副边与高压硅堆连接,组成对电容器的充电回路,电容器通过第二开关与电感并联,电感通过调波电感及第三开关与试品连接,形成对试品的放电回路,第一分压器与电容器并联,第二分压器与试品并联,分流器与试品串联。本实用新型试验装置解决在工频电压下串补MOV电阻片的工频能量耐受试验的问题,为MOV的可靠运行提供了有力的试验数据和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206546752U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720068385.4
申请日:2017-01-1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西安西电避雷器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避雷器及避雷芯体,包括电阻片柱、包裹于电阻片柱外表面的绝缘层、及设于绝缘层外周的至少两根绝缘支撑杆,绝缘支撑杆沿电阻片柱的轴向设置。在电阻片柱的外表面整体一层绝缘层,增加电阻片柱的绝缘强度,避免避雷器在过电压下导致电阻片柱侧面绝缘不足而导致的侧面闪络问题,保证避雷器的安全运行;且至少有两根绝缘支撑杆布置在绝缘层的外周,对电阻片柱起支撑和限位作用,防止电阻片柱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移位,进一步保证避雷器的运行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04556781U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20284541.1
申请日:2015-05-0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西安西电避雷器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避雷器比例单元动作负载的试验回路,包括连接在试验回路中的避雷器比例单元试验品,还包括充电回路、冲击电流回路、开关和工频电压回路,所述充电回路与所述冲击电流回路连接,所述冲击电流回路与所述避雷器比例单元试验品连接,所述工频电压回路通过所述开关与所述避雷器比例单元试验品连接。本实用新型避雷器比例单元动作负载的试验回路能用于考核避雷器比例单元在雷电冲击和操作冲击能量耐受下动作负载,既经济又实用,为避雷器的可靠运行提供了有力的试验数据和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15420791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211218057.X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27/416 , G01N27/4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接地腐蚀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输变电接地网宏电池腐蚀检测方法、系统及设备。本发明系统包括测试模块和腐蚀评估模块;测试模块包括电极单元、高阻电压测量单元和零阻电流测量单元;两土壤宏电池腐蚀测试点上分别设置一电极单元;电极单元包括参比电极和与接地网接地极材料相同的工作电极,同一电极单元内的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之间连接一高阻电压测量单元;两电极单元之间设置零阻电流测量单元;本发明通过腐蚀评估模块获取零阻电流测量单元在两高阻电压测量单元测得的电极自腐蚀电位不同时测得的对应两工作电极间的电流强度,并根据所述电流强度计算对应的宏电池腐蚀速率;本发明能够准确地检测输变电接地网宏电池腐蚀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00192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36120.4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屈路 , 邬蓉蓉 , 廖民传 , 刘刚 , 黄志都 , 李珊 , 贾磊 , 陈怀飞 , 胡上茂 , 崔志美 , 吴泳聪 , 胡泰山 , 赵林杰 , 陈喜鹏 , 刘浩 , 梅琪 , 姚成 , 孟森 , 蔡汉生 , 胡健 , 姚露露 , 田松 , 王玉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自然雷电观测系统及其应用方法,通过天气预报模块识别观测点观测区域内是否有云闪和/或地闪发生来控制闪电图像识别装置的启动和关闭,若有云闪和/或地闪发生,则发出一级预警到服务器并控制闪电图像识别装置启动,在一级预警时,通过大气电场测量模块检测大气电场强度是否超过设定阈值且电场发生极性反转,若是,则发出二级预警到服务器并向智能控制装置发送控制雷电参量监测装置启动的指令。解决了现有的全自动雷电观测系统雷电预警模式数据来源单一,存在误预警情况,以及雷电观测设备触发模式采用光强阈值进行触发,容易受到环境光和非视线范围内的闪电强光干扰,导致误触发和数据误存储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82629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005000.0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浩 , 余子彬 , 廖民传 , 钟聪 , 屈路 , 王学峰 , 蔡汉生 , 陶金龙 , 陈怀飞 , 苏健成 , 梅琪 , 方铭章 , 胡泰山 , 刁飞虹 , 王健 , 刘刚 , 胡上茂 , 姚成 , 吴泳聪 , 孟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OPGW的配网监测系统和方法,涉及OPGW监控技术领域,系统包括后台服务器和与后台服务器通信连接的多个监测终端;后台服务器,用于获取各个监测终端的坐标数据和信道参数,并基于坐标数据和信道参数,得到多个监测区域的传输中心;各个监测区域内传输中心与监测终端通信连接,各个监测终端和各个传输中心均与OPGW导线相连;监测终端,用于对获取OPGW导线的配网监测数据进行数据转换操作,输出目标监测数据;传输中心,用于接收目标监测数据和获取配网监测数据并反馈至后台服务器,解决了现有监测系统由于覆盖面积广泛,无法实时的对配电网进行监测,降低了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3763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623805.5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电力科研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杨跃光 , 屈路 , 廖玉琴 , 陈怀飞 , 秦浩东 , 廖民传 , 王敩青 , 胡上茂 , 李文荣 , 刘刚 , 刘小兵 , 贾磊 , 蔡汉生 , 胡泰山 , 梅琪 , 刘浩 , 吴泳聪 , 姚成 , 孟森
IPC: G06V10/764 , G06V10/40 , G06V10/7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雷电电场波形的分类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涉及雷电电场波形分类技术领域,获取训练电场波形数据,对训练电场波形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生成电场波形特征集,采用电场波形特征集对预设的电场波形分类模型进行训练,生成目标电场波形分类模型,其中,目标电场波形分类模型包括特征提取网络和分类网络,当接收到待分类波形数据时,根据待分类波形数据构建待分类波形图像,通过特征提取网络对待分类波形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生成波形特征图,采用分类网络对波形特征图进行分类检测,得到分类结果。解决了现有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对雷电电场波形进行识别分类,但深度学习算法对系统算力要求较高,响应速度慢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16747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210645596.5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佛山佛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G4/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薄膜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油浸式电力电容器的粗化膜及其制备方法。粗化膜的制备原料包括聚丙烯和成核剂,聚丙烯的等规度>97%;粗化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冷却结晶和纵向拉伸的步骤;其中:冷却结晶的温度≥94℃;纵向拉伸的拉伸温度为145‑150℃,拉伸比率为5.0‑5.6倍。本发明通过选用高等规度的聚丙烯粒子,并在原料中加入一定量的成核剂;同时在制备过程中采用特定的冷却温度,使电工膜粒子的熔体在冷却结晶过程中得到结晶度更高的片材,在纵向拉伸过程中选用更高的拉伸温度和更大的拉伸比,使得片材中的β晶全部熔融,转化为更加稳定的α晶,可减少粗化膜介电强度随温度上升而下降的幅度,有效地改善了粗化膜的耐温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