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62656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35278.7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12N1/20 , A61K35/741 , A61P35/00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发酵粘液乳杆菌NCU‑12及其应用。发酵粘液乳杆菌NCU‑12名称为(Limosilactobacillus fermentum NCU‑12)已于2023年06月05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3899。本发明提供了一株发酵粘液乳杆菌NCU‑12,并提供了该发酵粘液乳杆菌NCU‑12在治疗卵巢癌的药物中的应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验结果显示,发酵乳杆菌可改善卵巢癌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延缓卵巢癌进展,改善预后。
-
公开(公告)号:CN11844087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792748.3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12N1/20 , A61K35/747 , A61P31/04 , C12R1/2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罗伊氏乳杆菌NCU‑15及其应用。该罗伊氏乳杆菌NCU‑15名称为(Lactobacillus reuteri NCU‑15)已于2023年07月1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27920。该罗伊氏乳杆菌NCU‑15能够用于制备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药物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结果显示,该菌株对H.pylori的抑菌圈为13.17 mm,且对常见的肠道致病菌均有抑制生长作用。此外该菌还可以维持肠道益生菌的丰度,有助于肠道屏障功能恢复,还可改善远端阴道菌群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669452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07272.4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12N1/20 , A61P1/02 , A61K36/896 , A23L33/00 , A23L33/10 , A23L33/135 , A23L2/39 , A61K35/747 , C12R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株植物乳杆菌及其在制备抑制或缓解或治疗口腔粘膜炎菌剂的应用。植物乳杆菌chen‑02,保藏号为CGMCC No.23397,其与芦荟提取物发酵形成的发酵液粉制备成益生菌菌剂,其可抑制或缓解或治疗由肿瘤放化疗所致的口腔粘膜炎。益生菌菌剂制成全营养配方粉,包含蛋白质、脂肪、核苷酸、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复合维生素、复合矿物质、植物乳杆菌芦荟共同发酵粉。本发明植物乳杆菌芦荟共同发酵液使得口腔粘膜炎评分下降,舌粘膜上皮凋亡水平降低,P13K/AKT/FoxO1通路相关蛋白磷酸化水平下降,具有显著差异。本发明全营养配方粉满足肿瘤患者对氨基酸、必需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需要,降低肿瘤发病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33395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1365369.3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12N1/21 , C12N15/74 , C12N15/31 , A61K35/742 , A61K38/26 , A61P3/10 , A61P9/12 , A61P25/16 , C12R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泌GLP‑1的基因工程菌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基因工程菌CB‑pMTL007‑GLP‑1是将GLP‑1基因序列整合进丁酸梭菌NCU‑02(CGMCC No.25504)的基因组中而制备得到的,所述基因工程菌具有治疗二型糖尿病、降高血压以及改善帕金森的作用。本发明采用丁酸梭菌NCU‑02(CGMCC No.25504)作为表达GLP‑1的重组表达载体的宿主,使得该分泌GLP‑1的蛋白表达系统中的重组质粒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也具有与野生型丁酸梭菌NCU‑02(CGMCC No.25504)同样的耐酸、耐胆盐、抗氧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040981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363717.1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12N1/21 , C12N15/26 , C12N15/70 , A61K35/741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表达重组IL-2的重组大肠杆菌Nissle 1917及其功能验证方法。该技术方案首先将重组IL-2的编码基因通过酶切酶连的方法与pet28c载体连接,再利用所得的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Nissle 1917中,从而得到重组大肠杆菌Nissle 1917。本发明中采用的重组IL-2去除了天然IL-2的α亚基,因而避免了毒副作用;在此基础上,利用大肠杆菌Nissle 1917在肿瘤内聚集的特性,使其位点特异性地实现重组IL-2蛋白的表达,从而更准确地杀伤肿瘤细胞,降低对机体正常细胞的损伤。在此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了考察该重组菌抗肿瘤功效的一种实验方法,将活化后的菌株采用尾静脉注射的方式处理黑色素瘤动物模型,再考察其肿瘤体积的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8670982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550708.2
申请日:2018-05-3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nventor: 陈廷涛
IPC: A61K35/741 , A61K9/68 , A61K9/50 , A61P1/02 , A61P2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5/741 , A61K9/0058 , A61K9/5036 , A61P1/02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益生菌口香糖的制备方法,通过益生菌包埋技术保持益生菌在口香糖中的生存能力,利于长期存储;利用口香糖咀嚼时间长特点延长益生菌在口腔中的停留时间,并利用益生菌拮抗致病菌特点对口腔机会致病菌进行抑杀,最终达到预防和治疗如口臭、牙髓炎、牙尖周炎、牙龈炎、牙周炎、急性坏死性溃疡性牙周炎、口腔炎等口腔疾病;此外,益生菌随唾液进入胃肠道后,可促进宿主肠胃道菌群健康,并对菌群了紊乱性疾病,如水土不服、厌食、腹泻等症状具有恢复和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75503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12221.3
申请日:2016-12-0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细菌和抗体结合双靶向抑杀实体瘤药物的制备方法,该技术方案依托于一种特异性识别TEM1蛋白的单链抗体,结合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VNP20009的肿瘤内特异性聚集及胞内侵袭的特性,携带细胞凋亡诱导因子Aif达到特异性杀伤肿瘤的效果。具体来看,本发明首先构建了Abvec‑Igk‑Aif、Abvec‑Igk‑T18‑Aif重组质粒,经扩增后通过电击转化的方式导入鼠伤寒沙门氏菌VNP20009株,利用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胞内侵袭的特性,以HEK293‑T细胞为宿主实现蛋白的表达,最后利用含青霉素、链霉素的血清培养基杀死细胞内外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使重组质粒释放至真核细胞中,经细胞破碎后即得到含有目的蛋白的上清液,该上清液即属于本发明所述药物的一种存在形式。
-
公开(公告)号:CN106591208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112222.8
申请日:2016-12-0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22 , C07K14/4747 , C07K16/30 , C07K2319/33 , C12N15/70 , C12N2800/101 , C12Y301/210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表达DNase I、AIF或整合有该毒素的重组单链抗体的载体菌株及该菌株的应用。该技术方案依托于一种特异性识别TEM1蛋白的单链抗体,结合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VNP20009的肿瘤内特异性聚集及胞内侵袭的特性,携带人源毒素DNase I和Aif达到特异性杀伤肿瘤的效果。具体来看,本发明首先构建了Abvec‑Igk‑DNase I、Abvec‑Igk‑T18‑DNase I、Abvec‑Igk‑Aif、Abvec‑Igk‑T18‑Aif重组质粒,经扩增后通过电击转化的方式导入鼠伤寒沙门氏菌VNP20009株,利用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胞内侵袭的特性,以HEK293‑T细胞为宿主实现蛋白的表达,最后利用含青霉素、链霉素的血清培养基杀死细胞内外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使重组质粒释放至真核细胞中,经细胞破碎后即得到含有目的蛋白的上清液。
-
公开(公告)号:CN106011165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298373.0
申请日:2016-05-0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5/746 , A61K49/0008 , C07K14/605 , C12N2800/101
Abstract: 一种分泌表达GLP‑1的乳酸乳球菌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是通过化学合成人源胰高血糖素样肽 I,简称GLP‑1,即1‑37个氨基酸的有效功能区域,并加入乳酸乳球菌特有的分泌表达穿膜肽SPusp45,构建pMG36e‑GLP‑1重组质粒,电转进入乳酸乳球菌,实现GLP‑1的分泌表达,并通过饮食进入人体肠道后可以实现GLP‑1的持续表达,实现对II 型糖尿病病症的缓解和治疗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853303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367765.8
申请日:2016-05-3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8/97 , A61K8/06 , A61K2800/85 , A61Q17/005 , A61Q19/00
Abstract: 一种益生菌芦荟面膜的制备方法,是利用库拉索芦荟原汁、葡萄糖、水按照一定配比制备发酵备用液,添加益生菌进行共发酵。通过设定不同的温度梯度和PH梯度,经活菌计数后,确定其最佳发酵条件;并采用芦荟益生菌发酵液进行抑菌实验以便确定其抗菌效果,如痤疮丙酸杆菌;同时通过对其抗氧化性指标的测定,确定该芦荟益生菌发酵液的抗氧化能力,如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铁离子螯合能力的测定和总还原力的测定等。本产品采用芦荟益生菌发酵液与化妆品辅助原料按比例混合,加工制作成膏状面膜,经感官指标测试、理化指标测试、皮肤刺激性测试和试用效果测试后,确定本产品的安全性和功能性,实现护肤保健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