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太阳能光伏板与排气余热耦合的温差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92096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77303.2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太阳能光伏板与排气余热耦合的温差发电系统,包括光伏发电装置和余热温差发电装置。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光伏板,位于光伏板背部的热管以及两者之间的导热层;余热温差发电装置包括作为热端的集热器以及作为冷端的冷却器;热管的背部紧贴余热温差发电装置的冷端表面。在环境温度较高时,通过热管将光伏板的热量传递到冷却器,从而实现光伏板的降温;在环境温度较低时,通过控制冷却器中冷却介质的流向使冷却器中冷却介质温度上升,通过热传导在热管内部工质达到沸点后利用蒸发潜热原理将热量传递到太阳能光伏板,实现太阳能光伏板的温度上升。本发明能够使光伏板保持适合的发电温度,还提高了化石能源的利用率。

    一种尾气协同净化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933945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110162609.9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尾气协同净化装置,主要包括:球形混合器、雾化器、叶轮、尾气出入管道以及固定、密封装置。本发明所设计的装置:1、气流驱动混合器旋转,节能环保,运行成本低;2、采用的球形混合器,气液混合时间长;3、混合器内部的特殊结构,使得非均质气体在腔内旋流搅拌充分,强化传质能力;4、根据净化气体的不同选用不同的处理液,实现多种尾气协同净化;5、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

    动静式多曲盘旋转填料床尾气催化净化装置、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623055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110710698.6

    申请日:2021-06-25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静式多曲盘旋转填料床尾气催化净化装置、方法及系统,包括壳体、转子曲盘、定子曲盘、催化填料、主轴、电机,两组曲盘间为吸收液的雾化区;催化净化方法内容为:吸收液进入雾化区,在转子曲盘上形成液膜,在超重力作用下剪切、破碎,形成雾滴,并与尾气混合,完成雾化、混合的气体、液体进入催化填料中完成反应,净化尾气中的NOx、SO2等有害气体;系统包括次氯酸钠预氧化系统、超重力反应系统和电控系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结合了超重力雾化技术和SCR技术,将多曲盘集成化,尾气与吸收液在雾化区的超重力场中混合,具有结构紧凑、雾化效果好、混合充分、净化效率高等优点。

    一种基于催化氧化炉的温差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78519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562035.9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催化氧化炉的温差发电装置,涉及挥发性有机物净化技术领域和半导体温差发电领域,包括氧化炉本体及发电装置,所述氧化炉本体包括冷气风道及热气风道,所述冷气风道与所述热气风道位于氧化炉本体内,所述热气风道从冷气风道的内部穿过,形成一个套筒结构,所述发电装置包括半导体温差发电组,所述半导体温差发电组固定在所述热气风道与冷气风道的交叉区域,所述半导体温差发电组固定在所述热气风道的出口外壁面。在催化氧化炉中使用了半导体温差发电技术,不仅不会对原有的催化氧化炉处理效果产生影响,还实现了催化氧化炉余热的高质量回收,由热能转换为电能。

    一种超重力式柴油机尾气协同净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715072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581576.7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重力式柴油机尾气协同净化装置,装置采用旋转填料床增强气液混合能力,强化气液间传质,能实现多种污染物协同净化,尾气净化效率高。旋转轴为部分中空轴,在轴上中空部分安装喷嘴,吸收液从中空部分进入喷嘴。通过轴的旋转使吸收液从喷嘴喷孔喷出实现一次雾化,再进入旋转填料床形成超重力状态,实现二次雾化并与尾气混合。本装置中静止的供液管与旋转的中空轴之间采用胶盖轴承接触连接方式,在旋转轴外部端面用胶盖和螺钉加以固定。转子右侧设置有挡板,可增长气体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净化装置设有减震装置,并且尾气进气口采用柔性体连接,大大加强了尾气净化装置在船舶上的适用能力。

    一种柴油机颗粒物吸湿装置及颗粒物吸湿的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58246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259343.4

    申请日:2018-10-26

    Applicant: 南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机颗粒物吸湿的评价方法,其中,柴油机尾气从排放管路中进入柴油机颗粒物吸湿装置,然后通过减速进入测试管路,在测试管路中用颗粒物浓度检测仪以及粒径测试仪测量颗粒物浓度以及粒径,同时测量温度以及湿度,然后打开水雾器对尾气进行湿润,在片刻后读取颗粒物浓度检测仪以及粒径测试仪读数,并记录相应温湿度。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柴油机颗粒物吸湿的评价方法,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从发动机的排气管中取出器排气量的1/10-1/5,使得尾气在取样管路中的速度降到一个较低的状态,温度能够处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取样管路内的尾气密度较为均匀。

    一种颗粒物沉降评估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9266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793945.3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颗粒物沉降评估装置,包括环境舱、燃烧室,实现了柴油在燃烧室内定量燃烧产生颗粒,将颗粒物传送至环境舱,并将环境舱作为柴油燃烧颗粒的扩散空间,在环境舱不同位置安装颗粒传感器用于长期监测颗粒浓度,可用于颗粒物的扩散和沉降的定量评价。本装置具有使用方便、功能强和成本低的优点,可以用于燃油类动力装置的燃烧颗粒物扩散和沉降的定量评价,作为环保领域的测量设备。本装置也可为采用限定空间内的通风实现燃烧颗粒物的有效控制提供研究工具,作为建筑环境领域的测量设备;还可为动力机械装置燃料优化设计提供研究工具,作为动力机械设备制造领域的测量设备。

    一种蒸发器除霜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07575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137883.1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蒸发器除霜系统及方法,该蒸发器除霜系统包括制冷系统、余热回收系统和摄像组件,制冷系统包括冷凝散热器和蒸发器;余热回收系统包括进风筒和除霜组件,其中,进风筒用于吸收冷凝散热器排出的高温废气,除霜组件用于通过述高温废气对蒸发器的表面进行除霜;摄像组件,用于监测蒸发器表面的霜冻程度。本申请通过余热回收系统回收了制冷系统制冷时冷凝散热器冷却排放的热量,并将热量输送至除霜组件,用于对蒸发器进行全方面的除霜,实现霜冻高效去除,降低了能耗和成本,同时摄像组件还将图像识别技术与除霜组件结合,更加智能控制除霜组件。

    一种室内换气率无线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577992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211616.8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室内换气率无线测量装置,涉及空气质量检测设备技术领域,所述室内换气率无线测量装置包括前端数据采集端、运算处理端及用户端软件,其中,所述前端数据采集端用于对室内、外的颗粒物浓度进行采集,并将检测到的数据传输到运算处理端,所述运算处理端用于对检测到的数据进行运算得出换气率,所述用户端软件用于显示检测到的数据及运算的结果,且所述用户端软件用于对所述前端数据采集端及所述运算处理端的启闭进行控制。本发明克服了现有基于CO2衰减法检测的诸多局限性,能够便携有效地检测室内换气率,大大节约了检测成本,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性。

    一种微电网系统负荷可靠供电的混合储能容量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30150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911397312.X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微电网系统负荷可靠供电的混合储能容量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统计微电网一年内日产能及日负荷历史功率数据;S20统计各采样周期的功率偏差分布情况,并进行功率偏差的频率分析,分离出高频功率与低频功率序列;S30通过时间积分计算获得每天高频功率积分序列以及低频功率积分序列的最大值和最小值;S40计算超级电容以及电池日前调度容量参考值;S50对一年中的日前调度容量需求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基于概率统计及核密度估计法得出超级电容与电池最终的容量配置数据。本发明获得的利用置信区间及核密度估计法,选定最终的特定微电网的混合储能容量配置量,有效避免用电高峰因微电网产能不足而对公用电网调度造成的不良影响。

Patent Agency Ranking